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線傳真 一線傳真

瀘水:打好脫貧“組合拳” 奔向幸福新生活

2020年10月17日 17:04 | 來源:云南日報
分享到: 

本報記者 李壽華

截至2019年底,瀘水市69個貧困村中還有31個村未達到出列標準。面對最后的貧困堡壘,今年以來,瀘水市 6000余名干部下沉村組,省、州、市、鄉(鎮)、村五級聯動,對26個貧困村掛牌督戰,瞄準靶心,下“猛藥”,向最后貧困堡壘發起總攻,堅決打贏深度貧困攻堅戰。 

背包進山,開藥方除病根

淅淅瀝瀝的雨中,瀘水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六庫鎮大密扣村包村督戰領導田玉芝和駐村工作隊員領著巖腳小組村民清掃房前屋后垃圾,手把手教群眾整理家庭內務衛生。

巖腳是大密扣村最邊遠、最貧困的村組。掛牌督戰工作開展以來,田玉芝和駐村工作隊員多次背包進山入戶,查找村民致貧癥結。

田玉芝說,結合巖腳交通、土壤、氣候實際,駐村工作隊積極爭取項目,在全力做好農村危房改造的同時,修建公路,引進云木香產業,開展人居環境提升,讓貧困群眾有好房子住、有穩定收入來源,有好日子過。

“現在,家家住進新房子,戶戶都在云木香基地里干活,日子越來越好了。”巖腳小組組長馬古火說。

掛牌督戰中,圍繞“百日攻堅”交叉排查問題清單,瀘水市一個處級干部包一個村,以座談訪談、明察暗訪、查閱資料等方式,盯緊未脫貧戶、邊緣戶、脫貧監測戶,一戶一戶地過、一項一項地核,深入查找存在的突出問題。根據督戰情況,整合各類資源,協調市、鄉(鎮)督導組,開好攻堅“藥方”,采取“日督進度、周督結果、月報小結”的方式,逐條逐項整改銷號。目前,2019年國家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問題7大類27個問題,瀘水市完成整改25個具體問題,2019年省級脫貧攻堅考核中的14個問題,瀘水市已全部完成銷號。

盡銳出戰,興產業富百姓

清晨,洛本卓白族鄉色德村高山雨霧繚繞,734畝茶園郁郁蔥蔥。

“再過兩年就可以采摘了,每年預計可收益10萬余元,群眾又多了一條增收門路。”色德村委會副主任李秀華說。

色德村地處碧羅雪山之巔,生存條件惡劣,415戶1957名村民中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29戶1729人。

今年,瀘水市開展深度貧困“百日殲滅戰”“大走訪、大排查”和脫貧攻堅“百日提升”等專項行動。色德村督戰領導、掛聯單位、駐村工作隊、背包隊、就業小分隊打出搬遷安居、特色產業、兜底保障等組合拳,精準施策到戶到人。

如今,色德村基礎設施大變化。行政村公路硬化,新建4個黨員活動室以及公共活動場所,村幼兒園、衛生室新建完成,村委會所在地有了排污排水工程,安裝太陽能路燈212盞。中華蜂養殖、高山茶種植業蓬勃發展,外出務工就業成為村民新時尚,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決定性勝利,貧困發生率“歸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

“一批又一批扶貧干部來到我們窮山村,幫我們修公路、發展特色產業,一心一意讓貧困老百姓富起來。共產黨的政策,真的沒得說,共產黨的干部,真是了不起?!鄙麓?0歲老人陸瑪干深有感觸地說。

瀘水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色德村包村督戰領導姬林二說,省、州、市督導幫扶人員全面推廣“鄉村能人”“脫貧能手”培育培訓,持續開展“自強、誠信、感恩”主題實踐活動,引導貧困群眾擺脫思想貧困、精神貧困和技能貧困,努力實現貧困群眾近期脫貧,長期致富的目標。

洛本卓白族鄉、古登鄉、稱桿鄉、大興地鎮4個鄉鎮,是瀘水市大部分“直過民族”聚居區,社會發育程度低,群眾文化素質偏低。加上特殊的一江夾兩山的地理環境,有山無地、有地缺物。大部分群眾分散居住在高黎貢山、碧羅雪山山腰和山脊上,在陡峭的山巖上種包谷、洋芋謀生,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現象突出,是瀘水市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難中之難。

瀘水市舉全力,在中交集團、珠海市、水電十四局等幫扶下,資金、項目、人才向北四鄉傾斜。在大興地鎮沿江壩區建起了455畝火龍果,古登鄉陡峭山地有了香櫞產業,稱桿鄉高山村寨發展起規模養牛,洛本卓搬遷農戶在扶貧車間務工增收……

干部入組,包干到戶,莽莽群山瓜果飄香,村村寨寨笑聲朗朗。瀘水市像色德村這樣一窮二白、極端貧困村寨,在各級干部日復一日的鏗鏘腳步中、辛勤汗水中,一個個破繭成蝶,欣欣向榮。

目前,瀘水市累計投入產業就業扶貧資金14.09億元,發放小額扶貧貸款2.18億元,建成扶貧車間18個,實現產業對有條件、有意愿的貧困戶有效帶動全覆蓋,實現貧困戶戶均轉移就業1.53人。發展核桃、草果、花椒、芒果、中藥材等長效主導產業92.79萬畝,建立龍頭企業綁專業合作社、專業合作社綁貧困戶的“雙綁”利益聯結機制,組建培育425個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覆蓋4501戶15753人。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2437戶,實現“危房不住人、住人無危房”的目標。

進村入戶,攜手共建美麗家園

走進瀘水市稱桿鄉自把村,一幢幢小平房掩映在綠樹紅花中。房前屋后,干凈整潔。

自把村位于高黎貢山大山深處,是典型的傈僳族村寨,21個村民小組473戶群眾散落在崇山峻嶺間,人均只有幾分山地,經濟發展落后,全村貧困發生率高達84.16%。

“過去走的是泥巴路,住的是茅草木板房。去一趟集市,來回得走一天?!痹谧园汛骞ぷ髁?5年的村黨支部書記喬進章說,因為不通公路,上學不便,一些住在山上的孩子失學輟學。

如今,一條柏油路跨澗繞山,進村聯戶,村里“種草養畜”產業、土雞養殖業蓬勃發展,村寨里農用車多了、磚瓦房多了,草果、核桃等農產品賣到了全國各地。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達到100%,還辦起幼兒園,年年都出大學生,“甩掉窮帽子、過上好日子”的自把村底氣和干勁更足了。

今年以來,州、市、鄉領導干部掛牌蹲點督戰,整合資源,建立村規民約,實施人居環境提升行動,開展“最美庭院”“十星級文明戶”等文明創建活動,堅持村容村貌每周一大掃除,家居衛生每日一曬。

自把村舊貌換新顏,成為美麗和諧宜居村莊。道路干凈平坦,建起了太陽能路燈,有了文藝隊,被評為怒江州“鄉風文明示范村”,為未來發展鄉村旅游創造了良好條件。

瀘水市聚焦貧困鄉村人居環境突出問題,深入開展“七改三清”工作,實施農村廁所革命,強化農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建成自然村公廁320座、戶廁2253座,建成村內戶間道路158.62萬平方米,鄉(鎮)、村寨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分別達100%、86%。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瀘水市累計選派242名能力強、有擔當的科級以上優秀干部擔任71個村的第一書記、工作隊長;選派2191名科級后備、涉農部門、有基層經歷、有駐村經驗、懂民族語言的“五類干部”下沉脫貧一線駐村,全面構筑起了“處級干部掛鄉包村、部門掛村包組、干部掛戶包人、全面下沉作戰”的脫貧攻堅戰斗網,形成了盡銳出戰全面總攻的態勢,脫貧攻堅工作由集中作戰調整為常態化推進,啟動實施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推進脫貧攻堅組織保障、體制機制、項目儲備等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如今,瀘水市各族人民住房更好了,收入更高了,保障更實了,環境更美了,貧困群眾動力更足了。”瀘水市扶貧辦主任劉德華說,截至目前,瀘水市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總體得到解決,31個貧困村、4507戶16753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退出標準。

關鍵詞:打好脫貧“組合拳” 奔向幸福新生活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人成在线 | 五月天亚洲婷婷综合 |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 |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网站 |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噜噜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