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精準要聞 精準要聞

牽手書寫扶貧協作的首善答卷

2020年09月20日 17:03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內蒙古和北京地緣相近、人緣相親,兩地扶貧協作實施以來,北京市委、市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始終高度重視、持續高位推動北京和內蒙古扶貧協作工作,傾注真情實意,堅持真抓實干,動員各方力量,全方位、實打實地助力內蒙古脫貧攻堅,切實以首善標準的實際行動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扶貧協作答卷。

1. 帶頭扛起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政治責任

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是我們黨立下的軍令狀和向人民做出的莊嚴承諾,是社會主義本質的必然要求,更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最直觀、最生動的體現。北京作為首都,各方面工作具有代表性、指向性,要自覺帶頭扛起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政治責任,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增強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助力如期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是其中的底線任務,也是最緊迫、難度最大的硬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北京把扶貧支援作為光榮的政治任務、義不容辭的責任和分內之事,在扶貧協作工作中堅持首善標準,體現政治擔當。

全面實現小康,少數民族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內蒙古地處祖國北疆,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攜手內蒙古各族人民共同奔小康意義重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大戰略,是加強區域合作、優化產業布局、拓展對內對外開放新空間的大布局,是實現先富幫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大舉措。北京和內蒙古牽手扎實做好科技、教育、醫療、文化、人才等領域支援合作工作,是兩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更好地發揮兩地的比較優勢,進一步推動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合作交流,攜手邁向共同富裕的重要舉措。

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對接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出發,把扶貧開發工作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黨的十九大要求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北京市把助力內蒙古等欠發達地區脫貧致富作為自己的分內事,把支援合作與對接“一帶一路”建設、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重大任務有機結合起來,盡全力服務于國家重大戰略。

2. 因地制宜,精準發力

脫貧攻堅是干出來的,堅持精準方略,提高脫貧實效,關鍵在于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因地制宜,精準發力,充分發揮貧困地區廣大群眾的能動作用,不斷拓展合作領域、提升合作質量、擴大開放程度,實現機遇共享、發展共贏。北京市在工作體系上架構起組織、政策、動員、責任、培訓、監督、考核、宣傳八大工作體系,同時強化督導檢查,全市3200多家學校、醫院、鄉鎮、行政村扎實開展結對幫扶,構建起全市扶貧協作的“一盤棋”格局。

堅持精準方略。脫貧攻堅是一場硬仗,攻克貧中之貧、難中之難、堅中之堅,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也在于精準。精準扶貧,一定要精準施策。堅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北京市在對口扶貧支援工作中,對標對表“精準”,奔著問題去,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結合脫貧攻堅大普查結果,有針對性地進行幫扶,做到貧困群眾需要什么就支持什么,缺什么就補什么,注重精準脫貧與京津冀協同發展、完善區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籌辦冬奧會等工作的有機結合,在健康扶貧上下功夫,聚焦深度貧困縣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確保脫真貧、真脫貧。

強化扶貧措施。加大干部人才、資金、項目、政策措施的支持,把作風頑強、能打硬仗的干部人才派到扶貧一線去,幫扶項目力爭早完工、早見效。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特殊困難人群,咬定目標任務,實施掛牌督戰,精準分類施策。發揮首都優勢,分類推進教育、健康、產業、就業、消費扶貧,打造扶貧協作特色亮點。深化“攜手奔小康”行動,開展“萬企幫萬村”、社會組織結對幫扶,提高精準脫貧實效。保持政策穩定,鞏固脫貧成果,健全長效機制,激發受援地區內生動力,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保證扶貧成效。扶貧要扶到點上、扶到根上,堅持把精準理念、精準政策舉措落到實處。在北京和內蒙古扶貧協作工作中,北京市盡全力做好目標確定、項目下達、資金投放、組織動員、檢查指導等工作。抓好重點領域幫扶,推進產業、就業、“組團式”教育和健康幫扶,深入開展消費扶貧,推廣金融扶貧、科技扶貧。建立防止返貧長效機制,做到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

3. 融入發展新格局,深化東西扶貧大合作

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黨中央基于國內外形勢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意味著必須著力打通國內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的各個環節,持續擴大內需,推動有效投資,維護并健全國內產業鏈與供應鏈,這為北京和內蒙古兩地在資源快速流動、內需體系重建、市場深度融合等方面提供了契機,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帶來了新的機遇。當前,脫貧攻堅已到百米沖刺階段。北京市繼續加大資源投入,不斷深化幫扶協作,切實鞏固脫貧成果,咬定目標、一鼓作氣、頑強作戰,堅決完成北京和內蒙古扶貧協作任務,助力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保持攻堅力度,加大資源投入。脫貧攻堅勝利在望,在最后沖刺階段要確保力度不減、要求不降、措施不松。為此,北京市強化組織領導,扶貧支援辦繼續發揮好牽頭作用,統籌協調各項任務的落實。在內蒙古的掛職干部繼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展現能打硬仗的頑強作風。各級書記繼續切實擔起責任,落實好“攜手奔小康”工作,各相關部門積極作為,抓實工作。繼續選配精兵強將到扶貧一線歷練,精準選派專業技術人才,加強受援地扶貧干部人才培訓。加大資金、項目等資源支持力度,確保北京和內蒙古扶貧協作重點項目年底前完工。

聚焦重點領域,深化幫扶協作。脫貧攻堅要堅持問題導向,精準施策,有針對性地進行幫扶,做到貧困群眾需要什么就支持什么,缺什么就補什么。針對常態化防控下外出務工難的問題,北京市繼續加強就業扶貧車間、貧困人口就業創業服務中心的建設,“點對點”精準幫助返崗轉移就業,扶貧項目重點安排當地貧困勞動力,促進貧困勞動力穩崗就業。針對農副產品銷售難問題,北京市持續開展消費扶貧,組織北京地區大型批發市場和超市赴內蒙古開展“點對點”直采,進一步建設好消費扶貧基地,用好消費扶貧雙創中心和各類線上平臺拓寬銷售渠道。針對醫療條件落后的問題,通過繼續選派優秀醫護人員、運用遠程醫療手段等方式,積極開展健康幫扶。

建立長效機制,鞏固脫貧成果。為了充分發揮北京和內蒙古長期協作積累的經驗和優勢,建立防止返貧的長效機制,持續鞏固脫貧成果,北京市緊緊圍繞新發展格局的構建,特別是暢通國內大循環、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等重大舉措,不斷深化拓展兩地協作機制,引導北京的企業開展產業幫扶,推動北京的市場、技術、管理等資源和內蒙古的農牧業資源相結合,助力內蒙古自治區走好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進一步打通北京和內蒙古兩地內部扶貧協作產業生產要素跨區域流動渠道,促進各類要素的充分流動和有效組合,為兩地注入新的內生增長動力。

(作者: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執筆:韓憲洲、孔軍、嚴旭陽、李焱)

關鍵詞:牽手書寫扶貧協作的首善答卷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午夜看片免费 | 日本国产一区二区动漫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免费线上A∨ | 日本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