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資訊
未來五年,中國經濟怎么干?
——全國政協委員為“十四五”建言擷影
8月25-27日,以“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為主題,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在京召開。
未來五年,中國經濟怎么干?常委們提出了很多具有前瞻性、針對性的建議,把思想火花匯聚成智慧火炬。
形勢——
深刻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本質是國際主要行為體力量對比發生重大變化,國際形勢波動幅度加大,全球治理體系及治理規則深刻變化。全球化趨勢不可逆轉,國際力量對比更趨均衡。”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戶思社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們要有效推進大國協調,堅定不移維護和穩定中美關系,推動全球治理擺脫困局,提供更多國際公共產品,為維護國際秩序穩定平衡作出應有貢獻。同時保持戰略定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提高自身參與全球治理的能力,積極宣介中國與世界合作共贏的事實,建立中國特色的話語體系,講好中國故事。
“我國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發揮我國制度優勢是延續戰略機遇期的決定性因素。”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廖澤云說,“十四五”時期,要依靠科技創新驅動,加快高質量發展,全面深化改革,堅持開放包容,著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全國政協常委、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斯澤夫表示,發展還是我們當前和今后的第一要務,要始終牢牢抓住,為后30年打好堅實基礎。同時,把制造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擴大開放,吸引世界上優秀企業到中國投資,也讓更多中國企業融入世界。
任務——
新發展理念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
在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政協主席黃莉新看來,“十四五”時期,要以新發展理念指導新實踐、破解新難題、增創新優勢。強化創新引領,大力促進結構優化動力升級。加強區域統籌,切實提升發展的整體協同性。狠抓生態保護,促進綠色轉型,推動“美麗中國”建設更加可觀可感。著力擴內需穩外需,提升開放層次,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持續保障改善民生,加強社會治理,共建共享人民期盼的美好生活。
全國政協常委、華潤集團原董事長傅育寧認為,落實新發展理念,首要是創新。就目前我國企業創新而言,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如創新管理亟待理論和實踐的突破,國有企業創新制度性制約多等。為此,傅育寧建議: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給予引入創新人才政策支持,將優秀企業研發中心納入國家創新體系;擴大國有科技型企業股份激勵暫行辦法適用范圍,在依法合規和勤勉盡職、專業誠信的基礎上,取消科技創新責任人終身追責制度,鼓勵國有企業針對旗下創新機構設立獨立的管理體系,對國資監管的行政規定改為負面清單,等等。
路徑——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促進新舊動能轉換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獲取未來競爭優勢的關鍵領域。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速持續快于總體經濟增長水平,為實現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原副主任黃丹華表示,“十四五”時期,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面臨諸多風險和問題,如,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性穩定性問題更加嚴峻、關鍵核心技術方面還存在諸多短板、高端人才供給不足、制度環境尚待完善等。
為此,黃丹華建議:一是進一步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統計指標體系,注重產業政策普惠性,完善產業政策導向。二是強化自主創新,全面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三是有序搭建協同發展平臺,加快培育優勢產業集群。四是完善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夯實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基礎。五是整合現有政策,創新政策工具,多措并舉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
在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政協主席葛慧君看來,推進傳統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必須組合出招、精準施策。如,在科技創新上給予有能力有條件的地區適當傾斜,盡快取得一批原創性、標志性、引領性成果,加快轉換新舊動能;引導企業深度嵌入全球產業鏈分工,以“一帶一路”為重點促進國際技術和產能合作,突出機制建設,構建嶄新格局,打破有礙公平競爭的隱形壁壘,形成讓優秀企業脫穎而出的制度基礎。
托底——
接續推進全國脫貧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全國政協常委、涼山彝族自治州人大常委會主任達久木甲建議,研究編制“十四五”鄉村振興實施規劃,明確相對貧困的具體標準,加強鄉村本土人才隊伍建設,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深入挖掘、繼承和創新鄉村優秀傳統文化,培育文明鄉風,建設文明鄉村。同時加大對貧困地區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優化調整幫扶力量,延續用好已有的工作機制、驗收評估機制和工作考核體系。
“接續推進全國脫貧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應保持現有扶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保持中央財政幫扶力度,將現有的東西部對口幫扶政策延續至‘十四五’期末。同時建立防止返貧的動態監測預警和幫扶救助機制,對已脫貧人口開展動態排查監測,完善幫扶救助機制,防止返貧和產生新的貧困。以鄉村振興鞏固提升脫貧成果,深化農村改革,激發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活力,持續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加大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建議將貴州作為生態宜居地質災害移民搬遷試點省份給予政策支持。”全國政協委員、貴州省政協主席劉曉凱這樣建言。
編輯:秦云
關鍵詞: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