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綠·聲音
全國政協委員李原園:
把水資源作為最大剛性約束“可以說水格局決定著發展格局。國家的水安全具有基礎性、控制性和先導性的作用。”全國政協委員、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李原園在為國家“十四五”規劃建言時提出,應將全面提升我國水安全保障能力作為重要內容納入規劃,作出戰略性、全局性的安排。
據李原園介紹,雖然經過多年建設,我國水安全保障能力不斷提升,總體上基本保障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但目前依然面臨水資源短缺、水生態損害、水環境污染、水災害加劇等新老水問題。
例如,全國53%的國土面積處于水資源超載或臨界超載區域。特別是北方地區,以占全國19%的水資源量,支撐64%的國土面積、60%的耕地、46%的人口和45%的GDP。
由于水資源短缺,這些地方長期超采地下水,透支生態環境用水,本地水資源面臨著無水可供局面,更談不上水源儲備。即便南水北調東中線通水后,華北地區缺水雖有緩解,但是仍然難以彌補長期的欠賬和生態累積性虧空。
即便在水源相對充足地區,如江淮地區、長三角、珠三角等,雖然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相對較高,但也面臨著水流動力不足、河湖水環境污染、水生態問題突出等問題,過著“守著湖群沒水喝”的日子。
近日,南方的洪澇災害威脅依然嚴峻,更加凸顯了水安全保障的重要性。李原園指出,目前海河、遼河等部分大江大河堤防尚未達到規劃確定的防洪標準,全國約有487萬平方公里的區域受山洪災害威脅;但另一方面,調蓄工程對洪水和徑流調節能力不足,保障防洪安全的任務依然艱巨。
在這樣的嚴峻形勢下,李原園呼吁,在“十四五”期間,“首先要強化水資源最大剛性約束作用。堅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
他建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城市規劃和產業布局規劃等均應開展水資源承載能力評價和水資源論證工作。根據水資源承載能力,合理確定區域發展規模和人口上限。在水資源超載或者臨界超載的地區,要停止和限制新增取水許可審批,建立涉水產業準入負面清單,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嚴格限制和控制增量,控制人口增長和產業發展規模。
第二,要加強水資源戰略儲備能力建設。在國家層面,加強水利基礎設施體系頂層設計,建設集防洪排澇、水資源調配等功能的協調、共享的國家骨干水網;在區域層面,完善流域和省區、重要城市群、重要能源基地、糧食主產區的水源布局。
第三,要推進華北、西北、東北等地區河湖及地下水生態修復治理,納入國家重要生態系統治理修復保護計劃。同時協調好水資源與國土開發、農業種植糧食指標等政策關系,適度調減北方水資源超載地區的高耗水糧食灌溉面積,降低糧食生產考核指標,并通過調整優化財政政策、精準補貼引導種植面積和種植結構調整。
“今年的洪澇災害影響面廣和江河洪水位不斷攀升的形勢,暴露出我國防洪安全體系還存在突出的短板和薄弱環節。”李原園強調,“十四五”期間要加強洪澇災害防御能力和超標準洪水應對能力提標升級。
在全面加強大江大河和重要支流防洪治理的同時,加大中小河治理,城市防洪排澇能力建設,加強山洪溝、農村水系綜合整治。要在開展防洪安全短板和安全隱患排查的基礎上,按照“一般情況確保安全、超標情況大局不亂、突發情況能有效并適當留有余量”的要求,高標準推進防洪體系建設。
編輯:秦云
關鍵詞: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