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人物對話 人物對話
駐村又“駐心” 扶貧更扶志
本報記者 隋二龍 趙蓓蓓
清晨,當?shù)谝豢|陽光照進村落,沉睡的村莊漸漸“蘇醒”。
沿著遼源市龍山區(qū)工農(nóng)鄉(xiāng)大良村干凈整潔的柏油馬路,只見一座座房屋錯落有致,綠樹環(huán)繞,一幅鄉(xiāng)村美景徐徐展開。難以想象,幾年前這里還是一個省級貧困村。
村部辦公室走出一個皮膚黝黑、中等身材的人,他叫鞏大明,是大良村的第一書記,也是貧困戶眼中的“貼心人”。自打他來了以后,大良村便好事連連:貧困村成功“摘帽”,扶貧產(chǎn)業(yè)風生水起,貧困戶人均收入翻番……
2018年5月,鞏大明被龍山區(qū)選派到大良村駐村工作隊開展扶貧工作,同年10月?lián)蔚谝粫洝?/p>
大良村地處遼源市東北部,幅員7.5平方公里,共有貧困戶21戶47人,是龍山區(qū)唯一一個建檔立卡的省級貧困村。
村集體收入為零,貧困戶生活沒著落,村容村貌臟亂差,面對這樣的大良村,如何改善困難群眾的生活條件,提振貧困戶的脫貧信心?
“腳上不沾土,工作就沒譜,駐村也要‘駐心’?!鄙先蔚诙?,鞏大明便開始了入戶走訪工作,他每天起早貪黑,很快便掌握了每家貧困戶的具體情況,并將他們遇到的實際問題記錄在本子上。
針對貧困戶的實際情況,鞏大明為每戶精準貧困戶都建立了扶貧檔案,制作包保單位聯(lián)系卡,在精準識貧的基礎上,按照致貧原因,一戶一策、一人一策,實施分類包保,推進精準扶貧。
為了夯實脫貧基礎,鞏大明堅持用好用活政策,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建設16棟大棚,打造“大良村親子采摘園”,壯大村集體收入;通過入股經(jīng)營轄區(qū)顧大山莊、夠夠購蛋品等企業(yè),為貧困戶增加收入?,F(xiàn)在大良村集體經(jīng)濟收入每年達30余萬元。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近兩年,在鞏大明的鼓勵下,不少貧困戶從“要我富”轉(zhuǎn)變?yōu)椤拔乙弧保孕判暮蛫^斗能力明顯增強。
“大明來了,快進屋坐會兒?!笨吹降谝粫浽俅蔚皆L,83歲的2組貧困戶胡登山熱情地迎接。
兩年前,胡登山與兩個身患殘疾的兒子相依為命,老人又得了癌癥,生活雪上加霜。
鞏大明至今都記得第一次與老人見面的揪心場景?!凹依锾F了,能不能幫我們一把,不想再過窮日子了!”胡登山拉著鞏大明的手激動地說。
兩人聊了很久,了解到胡登山想養(yǎng)牛卻苦于沒有資金,鞏大明立即協(xié)調(diào)銀行貸款,十幾天后,2萬元扶貧資金到位,他又找人為其挑選肉牛。經(jīng)過幾個月的精心飼養(yǎng),“扶貧牛”產(chǎn)下了小牛犢,這讓胡登山喜出望外,如今,他已順利脫貧,家中還有3頭牛。脫貧不是目的,小康才是目標。這兩天,老人又找鞏大明幫忙協(xié)調(diào)貸款,準備再養(yǎng)幾頭牛,徹底擺脫貧困。
在大良村村民眼中,鞏大明不僅能“變著法”地帶領大家致富,還經(jīng)常為大伙兒“出頭”解決實際困難。
3組貧困戶于志君發(fā)生車禍后,補償款一直沒有落實,鞏大明多次向司法局和法院溝通協(xié)調(diào),最終爭取了5萬元補償資金。從那以后,逢年過節(jié)于志君都會為他送去雞蛋或黏豆包等,表達感激之情,而每次收下“心意”后,鞏大明都會以米面油等物品回贈。
在他的努力下,有勞動能力的7名貧困戶全部被安置在家門口就業(yè),通過低保+分紅+就業(yè)+五點雙享兩救助四重保障,每個貧困戶年均收入可達4000余元。他又多方爭取資金19.8萬元,為貧困戶新建磚瓦房2間,維修住房3戶,建彩鋼倉房1個,建保溫棚3戶,打井1口,購買過冬用煤3噸。2019年末,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實現(xiàn)脫貧。
“自打鞏書記來到我們村后,班子凝聚力提升了,工作干勁兒也足了,貧困戶的生活和精神面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贝罅即妩h支部書記于長敏由衷地稱贊。
鞏大明對村里的未來充滿了期待,眼下,大良郊野公園項目正在有序推進,民宿、蓮花池和水上樂園等設施建完后,村集體收入還會增長,貧困戶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
關鍵詞:駐村又“駐心” 扶貧更扶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