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領導>何厚鏵>要聞
全國政協領導同志分別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討論
全國政協領導同志24日分別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有關界別與委員們一起討論。
到有關界別參加討論的領導同志有:何厚鏵、梁振英、夏寶龍、楊傳堂、巴特爾、蘇輝等。
何厚鏵梁振英夏寶龍參加界別協商會議
24日下午,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梁振英、夏寶龍參加特邀香港人士、特邀澳門人士界別協商會議。與會人員圍繞“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議題開展協商討論。會上,10位港澳地區全國政協委員作了發言;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人民銀行、國務院港澳辦負責同志介紹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有關情況,回應了委員們關心關切的熱點問題。
在聽了與會人員發言后,夏寶龍表示,完全贊同政府工作報告和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兩個報告通篇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很精練、很務實?;浉郯拇鬄硡^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是粵港澳三地共同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是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重大決策。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更好發揮港澳所長,也有利于促進港澳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福祉,讓更多發展成果惠及廣大民眾。希望港澳委員把“兩會”精神學習好、解讀好、貫徹好,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團結港澳社會各界,共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促進粵港澳實現更好發展。
楊傳堂參加農業界別協商會
24日下午,全國政協副主席楊傳堂參加農業界別協商會。
楊傳堂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經濟界委員聯組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了“重農固本,鞏固農業基礎性地位”,這為農業界、農業和農村委員會的工作進一步指明了方向。農業界委員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和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要求,圍繞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堅定實施擴大內需、著力釋放消費潛力、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等黨和國家重點工作履職盡責。
楊傳堂強調,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新時代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重要內容,是我國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基礎工作,也是人民政協建言資政、凝聚共識的重要著力點。未來,委員們要深入調研影響我國糧食產業存在的結構性矛盾和突出問題,圍繞“建鏈、補鏈、強鏈”建真言、獻良策,推動形成大產業、大市場、大流通發展格局。
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主任羅志軍,全國政協副秘書長韓建華,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駐會)張效廉出席會議,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農業農村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部委相關負責同志參加討論。
巴特爾參加少數民族界界別協商會議
24日下午,全國政協副主席巴特爾出席少數民族界界別協商會議。
巴特爾在發言時說,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民族地區作為脫貧攻堅主戰場,推動出臺差別化區域政策,發展特色產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取得決定性進展。下一步,應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致富根本之策,精準定策、精準發力,確保民族地區同全國一道決勝全面小康、實現現代化。一是應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謀劃推動民族地區發展。民族地區發展的著眼點、著力點在于增進團結、改善民生,關鍵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應將其作為制定國家相關規劃的重大原則。二是應發揮民族地區發展旅游業的優勢,進一步抓住機遇,制定差別化的區域政策,推動民族地區優勢資源更多更好地轉化為脫貧攻堅和加快發展的新動力。三是應持續加強西部地區、民族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這些地區在數字經濟時代不掉隊、不落伍,不斷拓展支撐國家發展的新空間。
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主任王偉光,副主任鄧宗良、楊小波(駐會)參加會議。
蘇輝參加臺盟界別協商會議
5月24日下午,全國政協臺盟界別圍繞“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召開協商會議。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蘇輝出席并發言。
蘇輝表示,作為由居住在祖國大陸的臺灣省人士組成的參政黨,臺盟的每一位盟員心中不僅有思鄉的牽掛,更會有家國的期盼,會升騰起最熱烈的民族情感。歷史有多真切,兩岸同胞的親情就能有多密切;祖國有壯闊,臺灣同胞的發展就能有多廣闊;復興有多偉大,祖國統一的潮流就會有多宏大。
她指出,推動兩岸交流給予我們很多深刻啟示,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對臺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中共中央對臺大政方針,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這是包括臺盟界別政協委員在內,全體盟員源自初心的使命、矢志竭力的方向、一往無前的征途。
蘇輝強調,歷史已經證明,海峽兩岸歷史和文化的聯系是任何人也抹殺不了的,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事實也是任何人都改變不了的,祖國統一的大勢是任何人也阻擋不了的。臺盟界別政協委員一定要貫徹落實好全國兩會精神和汪洋主席在民革、臺盟、臺聯界委員聯組會上的講話精神,發揮優勢,履職盡責,堅持不懈地開展有利于促進兩岸交流合作、增進同胞福祉的工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