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線傳真 一線傳真
江西吉州:小康路上一個都不少
近年來,吉州區緊緊圍繞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等各項措施,讓貧困群眾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目前,該區19個貧困村已全部退出,全區在庫建檔立卡貧困戶1471戶4486人,已脫貧1427戶4392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08%,取得了明顯成效。
興產業,讓群眾持續增收
“嘰嘰嘰、咯咯咯、喔喔喔……”吉州區曲瀨鎮長樂村肉雞養殖合作社里,雞叫聲此起彼伏,工人正忙著給雞喂食、打掃雞舍。
曲瀨鎮長樂村肉雞養殖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占地面積10余畝,先后建成3棟現代化養雞舍,另配有飼料房、管理房。合作社采取“農場+合作社+村委+入股”的運營形式,每年養殖各類肉雞8萬多羽,年純收益約20萬元。“我平時做一天有70元的工錢,每年還有1500元的分紅,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正忙著給雞喂食的貧困戶黃美清說。
近年來,吉州區牢牢把握產業扶貧政策導向,立足地域特色優勢,構建產業扶貧格局,形成了以油茶果蔬種植、光伏發電站、禽畜養殖三大產業為主的扶貧產業體系;通過自主發展、入股帶動、利益聯結等模式發展產業,助力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同時,該區創新扶貧新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渠道,區領導走進直播間,為吉州特色農產品“代言”,現場線上助力農產品銷售;通過“電商+直播”活動,將平臺的流量、農產品和消費者三方結合起來,帶動農產品推廣與銷售,變精準流量為銷貨訂單,讓扶貧產業主體、建檔立卡貧困戶分享到信息化發展成果,幫助農戶脫貧致富。
扶教育,斬窮根斷窮路
“扶貧扶志,關鍵在教育。”該區發揮教育的巨大作用,讓教育成為斬窮根斷窮路的有力武器。
劉蘇萍是該區興橋鎮沙江村的貧困戶。她的父親由于小兒麻痹癥喪失了勞動能力,且需長期服用藥物,支出較大,母親也是殘疾人,家中還有一位80歲的奶奶,全家靠低保和政府救濟維持生活,生活十分困難。這讓劉蘇萍的求學之路更是艱難。
該區教育局得知情況后,迅速采取措施,每年不定期到劉蘇萍家走訪,了解她的生活、學習情況,并幫其解決困難。劉蘇萍也樹立了信心,學習上有了明確的目標和動力。去年,劉蘇萍考上了河南工程學院。“我們每學期幫助她享受高中助學金1250元,還有高考助學金5000元等教育扶貧政策,讓她不因貧失學。”該區教育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說道。
劉蘇萍是無數教育扶貧受益者中的一員。僅去年,該區累計幫扶貧困學生人數1.4萬人次,發放資金總計1100余萬元。該區圍繞教育精準扶貧“教育全覆蓋”和“資助全覆蓋”的工作目標,組織教師深入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家中,將教育資助金、雨露計劃等教育扶貧政策落實到位;發揮社會資助作用,成立貧困學生資助基金,改善貧困學生學習生活條件;扎實開展農村美麗校園建設、推進農村公辦園建設,夯實扶貧基礎。
保就業,增加貧困群眾“造血”功能
今年年初,吉安創德精密電子有限公司員工夏侯春萍因疫情影響無法外出務工,生活沒了經濟來源。一次偶然的機會,夏侯春萍在手機上看到了區人社部門開通的“在線人才市場”,于是通過“線上招聘”在家門口找到了心儀的工作。
今年以來,吉州區把解決人民群眾就業問題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就業之穩促經濟之穩、社會之穩、人心之穩,助力脫貧攻堅。該區堅持“線上線下、
移動固定”雙向發力,利用公眾號平臺進行線上招聘,依托疫情防控點開展現場和巡回招工招聘宣傳,為求職者和企業牽線搭橋。該區人社局負責人介紹,通過“線上+線下”的招工模式,幫助勞動者與企業精準有效對接。今年以來,通過這種方式助力園區企業招工3000余人,解了企業用工難題。同時,通過用活公益性崗位,不少文化低、技能少、就業難的貧困戶也實現了就地就近就業,收入有了保障。
該區圍繞“六穩”“六保”工作要求,在拓寬崗位空間、增加就業渠道、鼓勵多元化就業上下功夫。今年以來,該區就業局開發公益性崗位367個,安置了409名服務對象上崗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95人。
今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吉州區正以昂揚的斗志、飽滿的熱情、旺盛的干勁,緊扣目標要求、真抓實干、迎難而上,在脫貧小康路上闖出一片具有吉州特色的脫貧攻堅新天地。
關鍵詞:小康路上一個都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