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精準觀察 精準觀察

夢想照進烏蒙深處——烏蒙山片區脫貧攻堅記

2019年12月24日 16:59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成都12月23日電題:夢想照進烏蒙深處——烏蒙山片區脫貧攻堅記

新華社記者董小紅、楊靜、駱飛

烏蒙山片區覆蓋云、貴、川三省毗鄰的38個縣(市、區),是脫貧攻堅的“硬骨頭”,貧困人口數量多,區域性貧困問題突出,致貧原因復雜多樣。

搬新家、住新房、產業旺,過上好日子、養成好風氣……近年來,隨著脫貧攻堅戰如火如荼開展,集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遠山區、貧困地區于一體的烏蒙山片區打出“組合拳”,摘窮帽、奔小康的夢想照進烏蒙山深處。

集中力量補“短板”生活更紅火

搬進新家住上新房,突出抓好通路、通水、通電、通網絡工程,烏蒙山片區集中力量補“短板”,讓群眾的生活越來越好。

云南昭通市鎮雄縣是云南省貧困人口最多的縣區,也是烏蒙山片區脫貧壓力最大的縣區之一。截至2018年底,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還有23萬余人。今年以來,全縣累計整合投入扶貧資金20余億元,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加速補齊短板。

“以前用電要5塊錢一度,現在一度電不到4毛錢?!痹颇险淹ㄊ墟傂劭h以古鎮黨委書記李超介紹,該鎮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后,村民用電更便宜了。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以古鎮的基礎設施變化特別大,以前全鎮只有一條柏油路,現在鎮里的8個村都通了柏油路。同時,部分村子季節性缺水問題也得到了解決,自來水已經通到了村民家門口,挑水吃、背水吃成為過往。

家住以古鎮巖洞腳村的譚朝品是村里的貧困戶,57歲的他在本月將告別住了40多年的石頭房,搬進位于縣城附近的嶄新安居房?!叭司?5平方米,直接拎包入住,興奮得睡不著覺了?!币幌氲今R上就要住上新房了,譚朝品有些激動。

和譚朝品一樣,59歲的麥吉車古覺得現在的日子“有點像做夢”。

麥吉車古是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沙馬拉達鄉馬布村村民,受益于易地扶貧搬遷政策,自己只花了6000元-7000元,就拎包住進了新房子。2018年底,馬布村已實現整村脫貧。

“以前住在對面山上,水電都不通,走下山要半個多小時,進趟縣城要一天,非常不方便,大家基本不出去。”麥吉車古說。

現在,麥吉車古家的新房非常漂亮,廚房、衛生間、牲圈單獨分開,門口還有個小菜園子,每家每戶都通了水電,村委會門口的路也修通了,“騎個摩托就去縣城了,大家都喜歡出門耍了。”麥吉車古說。

近日,一架“巨無霸”直升機緩緩降落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阿布洛哈村,從直升機上卸下了修路的挖掘機,“轟隆隆”的聲音讓這個寧靜的深山小村子熱鬧起來。

為了打通大涼山最后一條通村公路,施工單位四川路橋集團租用的一架米-26重型運輸直升機克服高山峽谷、天氣多變等不利因素,從布拖縣城吊運挖掘機、裝載機、潛孔鉆機等修路設備到阿布洛哈村,為兩端分頭掘進施工提供大型機械保障。

“修這條路雖然非常艱難,但體現了在脫貧攻堅路上我們不會落下一村一戶,堅定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四川路橋集團涼山片區負責人趙靜說。

轉換思路“換窮業”激發“造血”能力

近年來,各級政府通過產業振興,不斷推進脫貧攻堅,烏蒙山片區正在撕下“貧困標簽”,迎來產業旺、群眾富的脫貧致富新面貌。

隆冬時節,記者走進位于貴州省畢節市威寧縣城西南部的雙龍鎮紅光村蔬菜大棚里,眼前千畝蔬菜基地綠意盎然,地里栽種的蓮花白、大白菜、白蘿卜等生長茂盛,一改往日高寒山區冬日草枯葉黃的凋敝,規?;N植的蔬菜產業正成為助推當地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

紅光村村支書耿忠勸說,村里平均海拔2200多米,氣候高寒,以往這片土地都是種植玉米、土豆等傳統農作物,產量產值都低,有的老百姓家里人多地少,往往一年收成甚至不夠半年吃。

威寧縣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員祖貴東介紹,縣里發展蔬菜產業其實很有優勢,高寒氣候反而有助于提升蔬菜品質,尤其是高海拔、強日照、早晚溫差大等特點,讓種植高山冷涼蔬菜水分充足、品相好、病蟲害少。以前縣里沒條件,缺乏資金技術,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結合省里的產業發展政策,威寧縣搶抓發展機遇,因地制宜大規模推進高山冷涼蔬菜產業發展,逐漸實現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一大早,貧困戶李平香便來到紅光村前營組的蔬菜大棚基地務工。由于愛人有殘疾,一家人的生活幾乎都壓在她一個人身上,家里的土地大部分流轉給村里種植蔬菜,她更多時間都在基地務工。

“自己沒啥技術,出門打工也是干苦力。在家門口的蔬菜基地務工,既能照顧家,收入也不錯?!崩钇较阏f,以前家里的兩三畝地,種玉米、土豆只夠牲口吃,現在在基地種蔬菜,一個月有2400元工資,還管吃管住,很省心。

“村里很多村組山高坡陡,土壤貧瘠,種植玉米一畝地管理好些也就能收六七百斤干包谷子,市場價最好的1元一斤,一畝地也就六七百元,如若除掉勞動力、肥料等,有時還要虧。”耿忠勸說,過去傳統產業不行,村民大都外出務工,整個村莊也比較貧窮落后。

耿忠勸的言語里,透露著烏蒙山片區貧困村的普遍“痛點”:產業發展滯后,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老百姓種植積極性不高。

脫貧攻堅離不開產業支撐,烏蒙山片區努力通過調整產業結構,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幫助貧困山區老百姓“換窮業”。

云南省昆明市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堅持生態補償脫貧與特色產業脫貧并重,念好“山”字經、唱好“林草”戲,實現了生態保護與脫貧攻堅“雙贏”。

近年來,祿勸縣結合貧困人口脫貧需求和森林資源管護需要,選聘生態護林員,有效帶動70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穩定增收脫貧;同時,大力發展核桃、板栗、青花椒種植等林業產業,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確保脫貧成果穩得住。目前,當地通過發展特色林業產業項目,共惠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超過7.6萬人。

扶智扶志轉風氣“挖窮根”

“通過脫貧攻堅,群眾的精氣神變化最明顯,大家對教育的認識也有質的飛躍?!痹颇蠋r洞腳村第一書記劉讓云說,過去全村沒有幾個大學生,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都不多,但今年考上一本的學生就有10多人。

2018年3月,畢業于北京大學的劉讓云從昭通市政府辦公室派駐到村里擔任第一書記。她發現受交通條件的限制,巖洞腳的村民和外界的聯系不多,封閉曾讓這里有較為嚴重的重男輕女現象,“純女戶”在周圍人眼里就是“弱勢家庭”。

自她來到村里擔任第一書記后,每次走村入戶的時候都會以自己為例子給群眾講“男女平等”,“女性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成就自己,也可以成為家庭的依靠?!眲⒆屧普f,通過持續的宣傳談心,以及親眼見證女大學生的作用,村民重男輕女的觀念已經改變,大家都愿意把女孩子送到學校讀書了。

昭通市副市長吳靜介紹,近年來,昭通市在教育扶貧方面做了很多嘗試和探索,在保障貧困家庭學生“上得起學”的同時,還根據貧困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合理分流,實現普通高中教育與職業教育同步發展,幫助山區學生成長、成才。

2017年12月,四川省中西醫結合醫院主治醫師黃河銀前往涼山州普格縣大槽鄉大槽村擔任脫貧攻堅駐村第一書記,借助專業優勢,他將中醫藥的文化內涵和彝族當地文化進行了融會貫通,創新了黨建月會的新形式——每月定期組織中醫義診,順便給村民講解中醫藥文化,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催生移風易俗和脫貧奔小康的新動力,走出了一條別開生面的中醫文化扶貧路。

黃河銀說,群眾日子越來越好,生活風氣也在改變,“等靠要”的落后思想逐漸轉變為努力上進的心態。

“當貧困戶不光彩,還是要靠自己奮斗?!贝迕褡T朝品說,各級扶貧干部經常到村里來走訪,給他量身定制推薦發展產業。現在他拿出家里的4.5畝地準備加入村里的合作社種植方竹,后續還在謀劃發展養殖產業。

“靠自己的雙手,一定能把日子越過越好!”譚朝品說。

關鍵詞:夢想照進烏蒙深處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综合一区二区不卡 | 亚洲色偷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2021 | 在线中文字幕永久在线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95 | 亚洲变态另类天堂AV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