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調研 調研
“司莫拉”起航再出發
6月5日下午,記者到保山市所轄騰沖市清水鄉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一場夏雨剛過,潔凈的空氣中彌漫著清香味,樹木郁蔥,綠意盎然,生機勃勃。今年1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到這里,了解脫貧攻堅工作情況。跟隨總書記的腳步,記者隨同騰沖市政協委員,回訪總書記關注的那些人和事。
“精氣神越來越足”
走進司莫拉佤族民俗文化陳列館,前來參觀的游客絡繹不絕,人聲鼎沸。1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率先到這里參觀考察。如今,包括陳列館在內的整個司莫拉佤族村,已經成為外地游客必來的網紅打卡地。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敲過的木鼓。”騰沖市政協委員趙家芬是該村村民,是典型的佤族婦女。她介紹說,習近平總書記來時,該木鼓位于廣場上,總書記親自敲響三聲佤族木鼓,祝福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為保護好木鼓,將其移至陳列館內。游客們都想沾沾喜氣,來到此處都要去敲打三聲。
“習近平總書記詳細參觀了陳列館,對佤族傳統文化做了深入細致了解,并對村里發生的巨大變化充分肯定。”騰沖市政協委員、清水鄉黨委副書記徐麗介紹。
“這張照片就是我拍攝的,當時我還在市文聯工作,照片反映了當時村里的現狀。”在一組新舊照片對比圖前,騰沖市政協辦公室副主任解宏偉指著圖片介紹。
通過照片對比發現,近年來,村里的道路等交通硬件設施發生了巨大變化。徐麗介紹,以前,村里都是土路,近年來,村里鋪上了火山石硬化的道路,重新翻修了公廁、衛生室等,成立了“黨支部+合作社”,司莫拉佤族村成功申報為3A級景區,整個村莊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人居環境不斷改善。
“硬件變化只是其中一方面,變化最大的還有干部群眾的精神面貌,大家的精氣神越來越足。”徐麗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到來,有力地激發起村民們感恩奮進的澎湃熱情,激蕩起同心筑夢的硬核力量。如今大家信心百倍,努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隨著游客的增多,村民們越來越注重個人儀容儀表,下決心要把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轉化為干事創業邁向幸福生活的強大動力。
“樣樣好賣”供不應求
離開陳列館,記者來到司莫拉佤族村小賣部,小賣部位于陳列館出門右手邊,習近平總書記曾深入小賣部了解年貨供應情況。
“歡迎光臨樣樣好賣,收款25元。”“歡迎光臨樣樣好賣,收款90元。”“歡迎光臨樣樣好賣,收款185元。”
走進小賣部,66歲的老板趙家海正在忙著給游客們翻找各種售賣物品,他的手機每隔幾分鐘就會響起微信收款聲,背后折射著貨物確實“樣樣好賣”。
趙家海手抱習近平總書記到小賣部調研時的照片,驕傲地向記者介紹當時的場景。“我做夢都沒有想到總書記會到我家的小賣部來,當時總書記詢問我生意是否可以?貨物銷量如何?每年有多少利潤?我都逐一作了回答。總書記離開時,還特別祝福我生意興隆。”回憶起習近平總書記到來時的情景,他激動不已。
趙家海介紹,以前,小賣部每天營業額僅有100多元,現在每天都不低于300元,好的時候銷售額可以達到600多元。”趙家海介紹,隨著外地游客的增多,銷售貨物種類越來越多,如今,小賣部每月凈利潤可以保持在2500元以上。
隨行的徐麗介紹,趙家海的收入不止于此,在市駐村辦、鄉黨委、政府的關心下,村里完善了激勵機制,選定趙家海家小賣部作為“愛心脫貧超市”,群眾平時通過各種考核獲得的積分,可以直接拿到小賣部換取物品,趙家海再拿著積分,到村上兌換現金,今年已經兌換9000多元。預計今年換取的物品價值在3萬元以上,折算下來,他家每年也有幾千元利潤,加上小賣部的收入,每年至少也有幾萬元收入,家庭實現脫貧致富,不再是夢想。
“祝您生意興隆,樣樣好賣,日子越過越紅火。”離開時,委員們為趙家海送上了誠摯的祝福。
“大米粑粑”甜到心里
“我做夢也想不到,習近平總書記會到我家,關心我們的生活,細致到住得暖不暖,吃得好不好,孩子學費怎么辦。”隨后,記者來到村民李發順家,這個44歲的佤族漢子回憶起習近平總書記到他家的場景,仍激動萬分,“我們全家心里一直感到熱乎乎的,太激動了,太幸福了!”
走進李發順家,位處客廳正中央的電視機,一遍又一遍播放著習近平總書記到他家考察的那段新聞聯播。他指著電視向記者介紹,1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他家時,共停留了半個多小時,一一察看自家的客廳、臥室、廚房、衛生間、豬舍等,了解居住環境。隨后,習近平總書記和他聊起家常,詳細詢問家庭的脫貧情況。
李發順介紹,自己曾因發生車禍治病致貧,家庭生活一度陷入困境,為了還債,以及供兩個娃娃上學,前幾年妻子不得不外出打工,康復后的李發順則在家里制作大米粑粑、養殖生豬等,逐漸擺脫了貧困。
“現在媳婦也不用外出打工了,家里忙著制作大米粑粑。”李發順介紹,大米粑粑是當地的節日傳統食品,習近平總書記來時,曾在院子里和他們家一起制作大米粑粑。現在,來家里參觀學習的人絡繹不絕,很多人來了都要買幾個大米粑粑嘗嘗,每天僅大米粑粑售賣就可以收入300多元。
李發順介紹,習近平總書記現場做了兩個印上“福”和“囍”的大米粑粑。總書記離開后,家里把珍貴的合影照片掛在了墻上,把兩個大米粑粑收藏了起來,一家人心里充滿著大米粑粑的甜蜜。
“如今,我們最大的愿望就是教育好兩個孩子。”李發順表示,他們始終鉚足了勁地干,因為兩個孩子是他們的希望、拼搏的動力。女兒如今已是北方民族大學的學生,兒子在騰沖一中就讀高三。兩個孩子曾當面向習近平總書記報告:一個想讀研將來報考公務員為人民服務,一個想報考軍校立志從軍報國。
兩個孩子同時上學是否會給家里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這一家人還有沒有返貧的隱患?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李發順家關注的重點。李發順說,習近平總書記問得最多的是孩子的教育問題。他算了一筆賬,讀高中的兒子每年能得到包括國家助學金、生活補助等各項補貼,共7900元左右。讀大學的女兒能得到包括助學金、學費獎勵等8000元左右的補貼,還能得到每年6000元的助學貸款。這些政策基本上保障了兩個孩子上學和生活花銷,家里負擔輕了,孩子們也能心無旁騖地學習。
“發憤圖強興家業,奮勇拼搏奔小康”,橫批“自強不息”。李發順家中堂的這副對聯,最好地詮釋了包括他們一家在內的司莫拉村民自強不息、不等不靠的時代精神。離開他家時,這副對聯顯得格外耀眼。
阿佤人民唱新歌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結束離開莫拉佤族村時,鄉親們唱著《阿佤人民唱新歌》,簇擁著習近平總書記走出村口,歌聲笑聲在村寨久久回蕩。新華社記者將這溫暖的一幕,用相機永遠定格下來。騰沖市政協委員、清水鄉民族聯誼完全小學校長尹啟宗特意下載了照片,保留在手機中。
“當時,簇擁著習近平總書記走出村口的鄉親,其中包括了我們學校的51名學生。”尹啟宗拿著手機向記者介紹,“你看,站在總書記右手邊的那個學生,就是我兒子尹興騰。”
尹興騰寫下了這難忘的一幕:送別時,習爺爺與我們一同唱起了《阿佤人民唱新歌》,我興奮得摸了摸習爺爺的手,感覺習爺爺的手溫暖、寬厚,就像一縷春風溫暖了我的小手。“習爺爺能在百忙之中到邊遠的司莫拉小村莊,是我們的榮幸,更是我們的自豪。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小學生,一定好好學習,奮發圖強,努力拼搏,不辜負習爺爺此行對我們的關心。”
“為更好的激勵學生,學校決定和保山市、騰沖市檔案局、檔案館以及關工委聯合搞一次‘夢想儲蓄活動’。”尹啟宗表示,學校發動學生給多年以后的自己寫一封信,這封信將由市檔案館保存,等學生們長大后,再來開啟信函,看看當年的夢想實現了沒有。“這是我們學校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的一個細節,相信這一行為將更好地激勵同學們更好地成長。”尹啟宗表示。
“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鑼,阿佤唱新歌……哎哎哎,道路越走越寬闊、越寬闊……”離開村里時,幾個委員再次唱起《阿佤人民唱新歌》,歌詞中的描述,正好映射著身后美麗的司莫拉佤族村,道路越走越寬闊。
“司莫拉”,揚帆起航再出發。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總書記 習近平 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