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協商 協商
重慶南川區政協雙月協商“三社”融合發展
重慶南川區政協雙月協商“三社”融合發展
奏響農村經濟“美好暢想曲”
黃典 王世平
本報訊(記者 黃典 通訊員 王世平)“推進‘三社’融合發展的核心是激活農村經濟,關鍵是讓農民的腰包鼓起來……”6月5日,重慶市南川區政協向區委遞交《關于“三社”融合發展雙月協商情況的報告》。
這份報告來自于今年區政協首場雙月協商座談會上的意見建議。里面提到的“三社”融合,是重慶市供銷合作社在全市范圍內推動的促進供銷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三位一體”融合發展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
雙月協商座談會上,區政協農業農村委副主任王超開門見山:“調研發現,基層對‘三社’融合的認識上還有偏差,工作舉措還不夠有力。”他建議,建立協同機制,加強組織領導,重視宣傳推介,整合工作合力,特別要積極發動農民參與進來。
“基層供銷社的根基比較薄弱,服務能力離‘三社’融合發展的要求還有不小差距。”區政協委員、區供銷社主任冉茂蓮表示,將按照有資產、有能人、有產業、有制度“四有”標準,提升改造恢復一批基層供銷社,通過改革改制擴大經營范圍和服務領域,更好地發揮經濟組織功能和作用。
“目前金融機構的貸款以抵押、質押和擔保貸款為主,農民及合作社依靠合格貸款抵押物貸款的比率較低。”區政協委員、重慶農村商業銀行南川支行行長陳為彬認為,要加快完善信用評級體系,拓寬對合作社新型金融產品的研發范圍,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質效,大力發揮金融機構在支農貸款中的支撐作用。
“全區現有農民專業合作社1300余家,但質量參差不齊,小、散、弱問題和‘空殼社’‘掛牌社’現象仍然存在。”區政協委員、重慶特珍食品公司執行董事陳建建議,深入推進示范社創建、加強規范化管理,重點圍繞南川“3+1”特色農業產業培養一批有基地、有優勢、有技術、有品牌、市場開拓能力強的新型農民專業合作社。
“‘三社’融合還不夠緊密,利益聯結機制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在南城街道辦事處工作的政協委員黎貴友提出,要從頂層制度設計上打破壁壘,更大力度推動城市資本、技術和人才下鄉,采取共同出資、共創品牌、共享利益等方式,形成服務農村經濟發展的合力。
一條條意見和建議匯聚成政協組織的集體智慧,這份“接地氣”的協商報告由此產生。
區政協主席簡支全表示,區政協通過雙月協商平臺,最廣泛地匯聚眾智、凝聚共識,助力‘三社’融合發展,奏響了農村經濟“美好暢想曲”。
編輯:曾珂
關鍵詞:重慶南川區政協雙月協商“三社”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