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 最政協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南陽市政協創新工作機制破解"兩個薄弱"

2020年06月17日 17:24 | 作者:陳明麗 王有強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河南南陽市政協創新工作機制破解“兩個薄弱”

陳明麗 本報記者 王有強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協工作會議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0周年大會上指出,各級黨委要把人民政協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重點解決市縣政協基礎工作薄弱、人員力量薄弱的問題。這一講話為加強和改進市縣政協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確了任務。近年來,河南省南陽市政協在河南省政協和南陽市委的支持下,探索建立了聚焦主業的“3+3+N”工作機制,實施黨的組織、黨的工作、政協組織、政協工作和委員之家“五個全覆蓋”,通過引領帶動、市縣連動、責任驅動,有效激發了全市政協系統的工作活力,形成了上下“一盤棋”的工作格局,交出了新時代市縣政協“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的“南陽答卷”。

1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青山如黛,榴花似火,碧波蕩漾的丹江水向北奔流不息。水庫沿岸,花海梯田依次鋪展,一座4A級景區芳容漸顯。

“淅川縣政協提出的‘弘揚南水北調精神、打造飲水探源品牌’,如今已經上升為南陽市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內容”,淅川縣政協主席徐虎言語里透著欣喜:“這要歸功于南陽市政協開展的大協商。”

徐虎口中的“大協商”,源于南陽市政協創新實施的“3+3+N”工作機制。2019年,南陽市政協動員全市政協力量專題協商“助推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徐虎在會上發了言。

正本:市縣聯動回歸主業主責

2018年9月,張生起當選六屆南陽市政協主席。彼時,全國政協系統正深入開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重要思想學習研討活動。新時代賦予政協新使命,新使命呼喚政協新作為!基層政協該如何回答時代之問?

3

甫一上任,張生起便遇“大考”。

南陽是“醫圣”張仲景故里、“智圣”諸葛亮躬耕地,厚重的文化底蘊造就了張生起愛讀書、善思考的秉性。從鄉黨委書記、縣委書記到副市長、政法委書記、政協主席,一路走來,張生起早已習慣于“站在天安門城樓看問題,到田間地頭找答案”。

一番調研下來,問題逐漸清晰,答案隨之浮出水面。

由于歷史原因,在基層,“四大班子”領導往往“捆綁”起來使用,縣區政協直接參與中心工作多,謀劃政協工作少,存在著職能模糊、責任模糊,工作方式模糊等一系列問題 。

怎么辦?政協是專門協商機構,在國家治理體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站位新時代,謀好政協篇;緊跟新時代,當好政協人;奮斗新時代,干好政協事。”張生起為全市政協定下“主旋律”。

帶著縣區干,做給縣區看。引導全市政協系統突出主題、做好主業、強化主責,著力在推動協商民主上求創新,在務實為民上求突破,在凝聚共識上求提升,強化作為、規范作為、有效作為的“3+3+N”工作機制由此應運而生。

所謂“3+3+N”工作機制:第一個“3”為規定動作,由市政協班子牽頭,市政協全體委員、機關委室、縣區政協共同參與,市縣融和聯動,每年集中聯合開展一項重大調研、一項專題協商、一項民主監督;第二個“3”為特色動作,市政協由分管副主席牽頭,各委室根據自身職責,縣區政協班子牽頭圍繞各縣所需,每年開展一項調研、一項專題協商、一項民主監督,“N”為自選動作,由市、縣政協各專委會結合本職工作,自主決定開展若干項活動。

綱舉目張。“3+3+N”工作機制將政協三項職能落地為三道“必答題”,實現了政協職能全覆蓋;將市縣兩級領導班子、機關干部和政協委員全部納入工作體系,實現了責任主體全覆蓋;工作內容涵蓋全局大事、領域要事、民生實事,點、線、面結合,大、中、小兼顧,實現了職責全覆蓋。并明確規定委員要交“作業”、常委交“作文”、機關委室和縣級政協要創出質地精良的“作品”。

相關配套措施隨之跟進。重大調研、協商議政、民主監督等工作細則,機關委室、縣(區)政協年度工作、優秀政協委員評選表彰評價辦法,重點工作通報、學習履職統籌的工作機制相繼落地實施。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履職有標準、過程有幫帶,結果有檢查,環環相扣,使想干事的有舞臺,能干事的有擂臺,干成事的有陽臺,推動著政協系統嚴起來、緊起來、動起來。

“以前政協機關只有辦公室忙,專委會上半年一個調研、下半年一個視察就完成全年任務了。現在市政協帶著我們干,真是丟下掃把摸鍤把,一年到頭不閑著。”淅川縣政協經濟委主任王福獻是多年的“老政協”,談起這兩年的變化,一副“痛并快樂著”的表情。

2019年5月21日,南陽市政協作為河南省唯一一家市級政協代表,在全國地方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上介紹了“3+3+N”工作機制,引起全國各級政協組織的廣泛關注。“‘3+3+N’不是簡單的加法,它直指基層的‘痛點’,把軟任務變成硬任務,軟指標變成硬指標,軟尺子變成硬尺子”,擁有180萬人口的鄧州,是南陽人口最多的縣級市,對于“3+3+N”工作機制,市政協主席李錫強最有發言權,“兩級政協上下聯動、通力推進,有效防止了政協履職務虛多務實少、小事多大事少、隨意多統籌少的問題,強化了市政協的帶動作用、專委會的基礎作用、政協委員的主體作用,有效促進了政協職能的充分發揮。”

固元:補齊短板夯實工作基礎

汽車行駛在渠首大道上,高低粗細整齊劃一的法國梧桐形成一條直線向遠方延伸,這是張生起在分管農業副市長任上親自督導栽種的。“大苗、大穴、高封土,樹干要一樣高,樹冠要三個枝杈”,善抓關鍵環節,要干就干成一流,張生起的工作作風可見一斑。

委員是政協的主體,如何充分調動起委員的履職熱情?張生起一直在思索。“要搭臺,給委員提供更多的履職平臺,讓每名委員都能在政協舞臺上唱大戲!”張生起說,委員有了擔當,政協就有力量。

把政協組織向基層延伸,織密織細協商網絡,打通政協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月季之鄉宛城,千百年來,生活在這里的人都知道,根苗越接“地氣”,花兒就越綻放。

5

2019年,南陽政協系統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在專委會建立功能性黨支部,黨員委員聯系黨外委員、政協委員全部入委;在各縣(區)在鄉鎮設立委員聯絡室,明確聯絡室主任由鄉鎮(辦)黨委副書記兼任并配備一名工作人員;以功能性黨支部和委員聯絡室為依托,組建市、縣、鄉三級“委員之家”。8月份桐柏現場會、10月份新野推進會、12月份全市大觀摩,力推黨的組織、黨的工作、政協組織、政協工作、委員之家“五個全覆蓋”全面落地實施。

一子著地,滿盤皆活。

“五個全覆蓋”使政協工作基礎實現了質的提升:鄉鎮黨委副書記由“聯系”政協工作變成“兼任”委員聯絡室主任,工作力量得以加強;立體多層的組織體系織密了協商網絡,讓每一位政協委員都能就近有一個開展工作的平臺,每一位群眾都能就近找到政協組織,讓人民政協為人民的根越扎越深;化整為零的活動方式,賦予委員更多創新空間,大家定期聚在一起,學習、研討、商量著開展活動,委員的歸屬感、榮譽感、責任感和積極性大大增強。據南陽市政協委員電子履職檔案顯示:2019年,全市委員履職6215人次,人均參與活動10次,“年委員、季常委”成為歷史。

“學習有了陣地,工作有了抓手,說話有了底氣。”淅川縣九重鎮委員聯絡室主任王君表示。去年,九重鎮整治空心村復墾土地3000畝,鎮政府以為潛力已盡準備“收工”。鎮委員聯絡室組織轄區委員跑遍15個村調研,又挖掘出800畝潛力,又為鎮政府增收3200萬元。

如果說搭建平臺、密織網絡是強化“硬件”,那么提升政協干部和委員履職能力就是升級“軟件”。全員增強政協意識,全面加強學習培訓,這是南陽市政協破解“兩個薄弱”的又一“秘密武器”。

6月1日,南陽市政協黨組中心組學習,邀請省政協相關負責人就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做專題輔導,和主席們一起學習的,還有在視頻分會場的17個縣區的政協參加單位和 1366名市縣兩級政協委員。

此外,南陽市政協還委托北京大學、浙江大學開辦政協常委、委員綜合能力提升研修班,每年兩次對全體委員和政協工作者集中培訓。重大調研、協商和民主監督活動前,邀請有關專家學者做專題輔導;重要的考察、調研活動邀請縣區政協主席和委員參加,在實踐中增長才干。

所有“高端”的學習實踐活動,都惠及全體政協人。

市政協常委、南開大學博士生導師孫軍每次常委會議都從天津趕回來參加,他由衷地告訴記者,通過市政協得到的學習提升很多。

花開:協商民主飄香基層治理

2019年夏,南陽市委書記張文深帶領相關部門負責人到臥龍綜合保稅區現場辦公。促成此次現場辦公的,是市政協《關于推進南陽臥龍綜保區提質發展的協商報告》。“看了這份報告,感到質量很高。尤其是所提六條建議,具有實操性。近期到綜保區搞一次現場辦公。”當天,張文深批示。

2019年冬,南陽市政府常務會議室。市長霍好勝帶領政府班子成員進行集體學習。擺在他們面前的,是市政協提交的《助推南陽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調研報告》。這份報告,是市政協發動全市政協委員、各縣區政協、市直有關部門和近20名文化旅游專家聯合參與,歷時一年深入調研的結果。

……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3+3+N”和“五個全覆蓋”實施后,南陽市政協系統整體面貌煥然一新,呈現出爭創一流、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各項工作正在由“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作出什么成效”悄然轉變。

4

“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協商會開進南陽市郊的黃山村遺址發掘地,“現場”協商使協商會更接地氣;雙月協商會制作播放專題片,深化參會各方對協商主題的認識;搭建基層“有事來商量”平臺,探索開展小微協商、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新形式,讓網絡協商用遠在線、委員思想永不離線、智慧永不掉線、工作永不斷線……創新形式、提質增效已成為南陽政協人的自覺擔當。

2

從“句句真言”、“全部采納”的頻頻點贊到推動相關部門出臺政策,從市長帶頭學習到書記現場辦公,樁樁件件記錄著南陽政協人主動擔當、爭創一流的不懈追求。

新野縣北關社區,“委員之家”就設在居民區。委員活動日,老百姓抬腳進去就反映情況:灑水車與小學生上學時間重合,咋不能錯時作業?健身器材分散在居民區不是更方便全民健身?……“開門”活動使“委員之家”成了政協與群眾的“聯絡站”。如今,灑水車推遲作業,散布在居民房前屋后的健身器材已成為“政協更近、委員更親”的新野“名片”。

“找到家了”,這是委員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能幫助群眾解決一些問題,很有成就感。”馮廷立是一家民營醫院的院長,他告訴記者,大家群策群力完成委員‘作業’,及時了解最新政策,再傳達給周圍的群眾,做委員“越來越有感覺”。

社會主義協商民主一旦在基層落地開花,立刻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桐柏縣重點項目茶旅小鎮落戶城關鎮,項目區里472座墓地讓鎮政府頗感棘手。為難之際,丁利、擺洪宇兩名委員帶頭遷墳并做通村民思想工作,讓鎮政府松了一口氣。“政協與政府,字面有別,而目標一致,如果說政府是社會治理的主力軍,那么政協就是社會治理的生力軍。”桐柏縣城關鎮鎮長胡保國由衷地感慨。

學習提升境界,履職強化責任。政協委員主體意識勃發、競相擔當,在今春抗擊疫情中表現尤為突出:鄧州政協委員吳海燕攜手南陽政協委員金勝利帶領廣大義工,從大年初二開始不間斷為武漢輸送“愛心菜”450噸,一雙白嫩的美女手變成了粗黑的村婦手;淅川縣養殖合作社李漢強生意受損仍將一箱箱土雞蛋捐贈戰“疫”前線,只是因為“我是委員”!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基層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陣地,我們要以守正創新精神和‘繡花’功夫,切實把人民政協的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張生起說。

聚是一團火,散做滿天星。遍布全市的221個鄉鎮委員聯絡室、329個“委員之家”猶如一座座加油站,3762名政協委員在這里碰撞智慧,匯聚力量,再將光與熱傳遞給社會和人民群眾,為南陽經濟社會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強大的正能量。

編輯:曾珂

關鍵詞:河南南陽市政協創新工作機制破解“兩個薄弱”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在线不卡v免 | 思思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 精品国产精品国在线 | 日本人成视频免费观看看 | 又色又爽又高潮的视频日本 | 亚洲伊人精品午夜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