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從抗疫“逆行者”成為疫苗志愿者
從抗疫“逆行者”成為疫苗志愿者
口述:武漢理工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2018級學生 麥麥提艾力江·阿卜杜艾尼
整理:胡林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雷宇
我叫麥麥提艾力江·阿卜杜艾尼,來自新疆喀什,是一名95后維吾爾族大學生。我的第二故鄉在武漢,那里有我的母校。在武漢戰“疫”3個多月,我從志愿服務抗疫一線的“逆行者”成為新冠肺炎疫苗志愿者。我想,自己只是做了一名大學生應該做的事情。
去年年底結束期末考試后,我到上海參加一個學習集訓。1月20日,我從上海回到武漢,準備1月23日從武漢乘飛機到西安再轉喀什。
不料,武漢疫情防控形勢越來越嚴峻。看著手機上不停跳出關于疫情的新聞,我也很害怕和緊張。新冠病毒有14天的潛伏期,我擔心萬一自己停留在武漢的這幾天感染了病毒,回家后出現癥狀,豈不是害了一家人。
綜合考慮后,我決定留在武漢。從高中開始,我就在內地生活,長年在外求學。為了讓家人安心,我說自己每天在家上網課、不外出,最終爸爸才勉強同意。
一位熱心的足球教練收留了我,他名叫仲偉沛,是我在大學踢足球時結識的。他喜歡做公益,為人善良、熱情。武漢宣布“封城”后,剛開始,我們與大多數武漢市民一樣,堅持在家隔離。但看著醫護人員奮戰在抗疫一線,還有人不停地給武漢捐贈物資,身在武漢的我們就想為這座城市做點什么。
最初,我們聯系上火神山醫院的一個施工隊,想去幫忙干體力活兒,但對方聽說我是學生,拒絕了。我們又通過新聞、微信朋友圈尋找其他需要幫助的地方。
公共交通停掉后,武漢市有許多醫護人員上下班沒有交通工具。教練就帶著我,召集有車的朋友組建志愿車隊,義務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每天早上7點出門,晚上10點多回來。
后來,武漢市政府為有需要的醫護人員保障了車輛,我們就轉向其他“戰場”,幫助運送各地捐贈的口罩、消毒液、食物等物資。教練還帶著我在朋友中發起募捐行動,3天內我們募集到現金1萬多元,用于為一些醫院購買防護物資。
記得一天晚上,我們剛回到住處,突然接到一通電話。對方告訴我,家里的老人和丈夫都確診了,只有她和兩個孩子在家,家中防護物資緊缺。
我們迅速趕到求助者家附近送物資。她看起來特別憔悴,但看到我們后,她卻站在馬路的另一頭,不讓我們過去,說怕自己萬一攜帶病毒會傳染我們,讓我們把送來的物資放到地上。那一刻,我發現災難面前,人其實特別脆弱。但人心底的善,總能給予他人溫暖。
1月25日上午接送醫護人員下班,下午給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送泡面和牛奶;1月26日上午自行購買泡面和牛奶送到醫院,下午在微信上進行募捐活動……最初的1個月是疫情的至暗時刻,我們曾在72小時內將山東省捐贈和自行募集的數十噸物資運送至湖北省中醫院、武漢理工大學校醫院等6家醫院、7個社區醫院、4個社區服務中心以及東湖高新區特警支隊、洪山區消防中隊、武漢市應急管理局等多個抗疫一線單位。
記得方艙醫院剛剛建好時,我們接到任務,要運送50臺呼吸機到石牌嶺中學方艙醫院。但對方人手緊張,只有一個人與我們對接,穿著防塵隔離衣的我們,只能硬著頭皮進入里面的工作區。里面就是病區,我們當時心里也特別害怕。剛好有一批醫護人員要進去,他們圍成一圈打氣加油,看到我們要進去,也給我們加油。那一刻,我們感覺做的事很值得!
3月中旬,重組新冠疫苗Ⅰ期臨床試驗開始招募志愿者。我經常踢足球,是武漢理工大學足球隊的主力成員,身體素質好,就想報名成為志愿者。
可招募條件中要求報名者10天內沒去過醫院,沒有接觸過新冠肺炎疑似人員。當時我還在做志愿者,經常去醫院,不符合條件。
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武漢也“解封”了,我連續3個多月的戰“疫”畫上圓滿的句號。
這時,重組新冠疫苗Ⅱ期臨床試驗開始招募志愿者。我得知后,立即報了名。4月12日,我通過篩查成功入選,接種了腺病毒載體重組新冠疫苗,編號為134。
疫苗接種是件大事。接種前,我撥通了父母的電話,將自己做志愿者的事情告訴了他們。他們“又氣又驕傲”,他們氣我一開始沒告訴他們,但也為我感到驕傲,覺得我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接種當天,我發了一條微信朋友圈:“有些事情總得有人去做。”
4月26日是免疫后第一次抽血復查的日子,那天我特地穿了一件胸前印著“戰勝”二字的T恤。連續兩周的觀察期里,我的身體沒有任何異常;5月10日是結束疫苗接種后第二次復查,身體一切正常。接下來,我將等待6個月后的第三次復查。
在抗疫一線做志愿者時,我也曾感到猶豫、害怕,但我覺得,遠在新疆的家人周圍,一定也有像我一樣的志愿者在幫助他們,我們都在不同的城市守衛我們共同的家。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武漢 志愿者 疫苗 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