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張榆澤:紀錄片也互動 那還是紀錄片嗎?
作者:張榆澤
從人類發明影像至今,我們都在盡力尋找能夠讓自己全身參與其中的途徑。不管是懷舊童年的小霸王插卡游戲,還是視頻網站的彈幕,都在賦予觀眾更多沉浸到屏幕中的權利。
最近5集紀錄片《古墓派·互動季》完結,這部被稱為“中國第一部互動紀錄片”的作品,把探案融入到觀看的過程中。影像本身除了傳統中我們設想的“做選擇題”,還包括滑動按鈕打開棺蓋、點擊屏幕扇動扇子、提取丹砂中的水銀;或長按屏幕,為古尸拍攝X光片、拼接關鍵證據……這些需要“動手”的操作,把觀眾帶入一個與傳統紀錄片不同的場景中。觀眾在片中的互動表現在結尾處會得到一個評級,你是“博古通今”還是“牛刀小試”,原有私人的觀看體驗被數值量化。
互動性的加入打破了以往觀眾與紀錄片的穩定關系。以往線性的影像變成節點式的“游戲”,改變的其實是紀錄片生產與消費的兩端。創作者需要在劇本結構、美術設計和視頻剪輯等多方面重新考量;觀眾要重新思考自己的身份及所處的場景,我們被迫動手去推動時間線的發展。
玩法變多后,互動紀錄片是否會消解掉紀錄片原本的特點和功能呢?美國紀錄片學者阿蘭·羅森沙爾在《紀錄片的良心》一書的前言中提到紀錄片的使命——闡明抉擇、解釋歷史、促進人類互相了解。
紀錄片相對小眾,知識性遠遠大于娛樂性,尤其是有些作品中知識呈現方式的無趣加深了與大眾的隔閡,最后知識的傳達率也難以考察。但在互動紀錄片中,知識的接受甚至變成一種強制性的沉浸行為,因為觀眾自己必須做選擇題。比如《古墓派·互動季》中重回當年的考古現場,你是“就地開棺”還是“運回實驗室”?甚至還有一些更專業的互動,在第三集《致命死因》中,觀眾需要判斷這兩具尸體的死因,究竟是死于吞金、投毒,還是別的原因呢?不同的選擇會觸發不同的劇情或者醫學解讀。
正因為這種設定,沒有讓工具性的娛樂喧賓奪主,紀實性及相應的文化勾勒,都保證了它紀錄片的特征。雖然時長有限,但宋朝福建一帶的地理氣候、經濟政治、人文風俗都沒有落下,向觀眾傳遞歷史的厚重。
人們對于影像交互體驗的實驗從未停歇,但較成熟的互動紀錄片是這兩年才走向市場。一是因為媒介技術的積累已經到了一定程度,不管是3D、VR、AR等都有過較為豐富的實踐,我們最后所看到的互動紀錄片也是一種綜合的多媒體產物;二是社會對游戲的需求有增無減,此次新冠疫情期間,全球游戲產業迎來了用戶量和消費額的雙重增長,這種整體性的社會娛樂轉向也必然促使傳統紀錄片行業進行變革。
2007年,還真有制作者推出過一部被稱為“紀錄片游戲”的作品,《消失的關塔那摩》中用新聞影片和3D技術重建了一座與現實世界相同的關塔那摩監獄,觀眾通過一個角色“化身”在仿真世界進行探索,與計算機“對話”。能夠看到,游戲和影像之間的界限正在變得模糊,此時,仿佛只有“真實性”這個最核心的原則才能定義它究竟是一部紀錄片,還是只是一款借用現實背景的游戲;也只有通過作品與觀眾的互動模式來判定,它是以娛樂性為目的,還是借用有趣的方式傳達相關的情感訴求和知識議題。
但不管是實驗作品還是商業產物,面對新技術人類總是會有習慣性的擔憂:我們最終會被“控制”嗎?所謂的互動紀錄片是人類創造性的知識生產,還是淪為技術娛樂陷阱中的奴隸?
目前的互動紀錄片還停留在為觀眾設定游戲,然后闖關挑戰的模式中。這種封閉的互動,像創作者開發的游戲,他們帶著傳統的紀錄片生產思維,游戲的終點雖然多了幾個結局,但并沒有改變創作者絕對主導的地位,有一些模板的意味。有學者直言,只有當讀者有能力改變作品本身之時,真正的互動才可能出現。之前國外有一些影像實驗者也嘗試把觀眾寫進影像中,完成更多維意義上的互動,比如《在埃及的18天》中觀眾可以不斷上傳自己拍攝的影像,讓其成為整體作品的一部分;《北緯34°西經118°》中觀眾可以在真實的物理空間一邊行走一邊收看影像片段,“過去的”也變成“現在的”。
能夠看到,“互動”本身有著非常復雜的內涵,像《古墓派·互動季》這種類型的互動作品也的確在傳統紀實影像生產的基礎上有較大突破,在視聽語言、敘事方式和美學原則上都有一定程度上的開拓,但關于“互動”的想象其實可以更大膽一些。
近年來,不只是紀錄片,電影、劇集和綜藝節目都嘗試在“內容+互動”上做文章,有學者甚至直接否定了互動影像是傳統影視作品的延續,“電影以精心構思好的方式進行敘事,而互動敘事則是隨著情節的發展逐步建立起來的,不可能具備電影里那種精巧的敘事結構。因此,電影與互動敘事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媒體”。
所以,當我們以為自己在討論的是一種新鮮的影像形態時,其實更重要的是思考虛擬感官與社會現實究竟是怎樣的關系,新技術下人又應該如何保持主體性。觀眾與創作者之間不只是一種此消彼長的權力爭奪,而是用互動產生有效的對話,觀照更多人的情感訴求、更多層面和角度的社會現實。(張榆澤)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紀錄片 互動 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