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畫好同心圓 建功新時代—議政江蘇>政協新聞 政協新聞
聚焦“長江大保護” 張家港市政協常委會議為做好生態修復獻計
“隨著大保護工作的走深走實,許多容易解決的問題都解決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日前,張家港市政協召開十二屆二十三次常委會議,60多政協常委、委員和與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及相關單位“一把手”,就推進“長江大保護”工作進行專題協商,市政協主席黃雪元提出:“特別是在岸線清理、生態修復等方面,工作量大、時間緊,各板塊都到了最吃緊的關頭,來不得半點馬虎,必須加快推進。”
張家港市政協常委參觀長江大保護“張家港灣”生態提升工程
地處江海交匯的張家港市擁有長江岸線80多公里,是蘇州境內長江岸線最長的地區。剛剛啟動的江蘇“長江大保護和綠色發展重點工作”方案中,該市張家港有4個項目名列其中。如何進一步落細落實,對于張家港而言,既是市委、市政府面臨的重點工作,也是市政協關注的重要課題。去年,該政協就將“長江大保護”工作列為主席會議協商課題;今年再次圍繞“長江大保護”,不僅組織委員專題視察,開展民主監督,而且舉辦“知情明政直通車”活動,召開常委會進行專題協商。
“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了岸線生態修復進度,夏季高溫時節即將到來,要搶抓有利時機,確保生態成活率”“ 生態修復,要講究生物多樣性,不要一味地種樹種草,也要規劃保留一些濕地”“從區域來看,碼頭利用率不高,不僅影響了沿江生態環境,也制約了港口轉型”“生態修復,不能一修了之,要不定期進行‘回頭看’,確保‘銷號’的問題不反彈”…… 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王春松、朱長明委員分別對“大保護”工作如何進一步走深走實、不留尾巴,直言不諱。會上,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發改、水務、生態環境和規劃等部門與委員進行了面對面交流,從不同角度談問題、提建議,共同探討“大保護之策”。
張家港市政協常委在聽取江蘇永鋼集團污水處理“零排放”項目工程介紹
“希望政協系統和廣大委員履職為民,擔當有為,進一步加強民主監督,督促部門改進工作,幫助政府落實落細。”委員們的發言得到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韓衛充分肯定,他希望委員們充分發揮身在基層、熟悉情況的優勢,更加主動地關注、關心這項工作,緊扣岸線高效利用、沿江環境整治等,進行調研,多獻有見地、有分量、可落地的意見建議。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