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惜時如金趕進度——蒙西工業園區企業走訪見聞
新華社呼和浩特5月28日電題:惜時如金趕進度——蒙西工業園區企業走訪見聞
新華社記者于長洪、任會斌、朱文哲
車間里馬達轟鳴,滿載柴油、石腦油、石蠟等產品的車輛不時駛出廠區。“今年以來,制油裝置一直在滿產。”伊泰煤制油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志功拿起一只只裝著樣品的玻璃瓶,為記者一一介紹相關產品的用途和市場行情。
這家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大路工業園區的現代煤化工企業,成功建設了煤炭間接液化生產線,近期產品在向精細化學品和新材料升級,年產200萬噸的擴建工程也在建設之中。
張志功說,今年以來,企業通過完善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科學安排生產和檢修,有效降低了各類不利影響,現在公司員工熱情高漲,全力確保完成年度生產目標。
園區是觀察工業發展形勢的重要窗口。連日來,記者在內蒙古西部部分工業園區走訪時看到,企業紛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全力推動生產、建設秩序恢復常態,車間里生產線馬力全開,工地上一片繁忙施工的景象。
大路工業園區是我國現代煤化工產業創新發展的一塊高地。“56個建成項目生產基本恢復正常,15個在建項目也在加緊施工,現在大伙都想千方百計把疫情耽誤的進度補回來。”園區黨工委書記韓濤說。
大路工業園區內的久泰能源內蒙古有限公司一期甲醇生產裝置,設計年產能100萬噸。記者在中控大廳看到,上百個工位上的控制人員聚精會神地盯著電腦上的各類技術參數,墻上的大屏幕實時顯示著生產線的運行狀態。
久泰能源內蒙古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成說,去年3月,該公司年產60萬噸烯烴項目投產,產業鏈進一步延伸。“受疫情影響,2月中上旬生產負荷一度下調。目前,甲醇和烯烴生產裝置的生產負荷分別達到110%和105%,預計今年可實現銷售收入60億元,與去年相比將有明顯增長。”
抓生產,提負荷,趕工期……在一處處工業園區里,企業正以不同的方式,為“六穩”“六保”貢獻著力量。
走進鄂托克經濟開發區內的建元煤焦化有限責任公司,記者看到廠內已經立起一座座銀色的反應塔,耳畔不時傳來叮叮當當的施工聲。“目前,500萬噸焦化項目正在提產,焦爐尾氣制乙二醇、焦油制針狀焦等一批下游配套工程正加緊施工,全面建成后將實現焦煤資源的綠色梯級利用。”建元煤焦化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高恒說。
高恒告訴記者,疫情響應級別下調后,園區管委會、建設單位和企業協同努力,加快復工復產。目前,相關項目用工5000多人,預計今年完成投資約50億元,實現收入120億元,全面建成后,用工和產值還將大幅增長。
在鄂托克前旗上海廟經濟開發區,山東能源內蒙古盛魯電力有限公司的兩臺超超臨界發電機組已經安裝到位,進入調試階段。原計劃1號、2號機組分別在今年7月和8月投運,從目前的進度看,預計要延期1個月。
上海廟能源基地是上海廟(內蒙古)至山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的起點。目前,多座大型發電廠和儲煤等配套設施正在加緊施工,一座座冷卻塔拔地而起,今年部分配套能源項目將建成投產。
一臺鍋爐設備的焊點就有8萬多個,作業既要提高效率,又要細致準確。“早一天投運,就能早見一天效益,讓輸電工程更好地發揮作用。”盛魯電力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亞侖正在廠區指揮施工,言語間充滿了緊迫感。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工業園區 企業 進度 生產 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