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瞭望》封面專題 重磅推介河南
編者按
時光的腳步邁入了21世紀新一個十年。在全省上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之際,新華社河南分社和河南日報報業集團首度合作,聯袂在2020年最新一期新華社《瞭望》新聞周刊刊發封面專題報道,從高質量發展、糧食生產、文化繁榮、干部作風等方面,全方位、立體化講述新時代河南出彩故事,展現河南奮勇爭先、共謀出彩的形象風采。河南日報客戶端特此轉載,以饗讀者。
中原出彩正當時
河南省洛陽博物館俯瞰(2018 年6 月4 日攝) 河南日報供圖
作為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歷史上濃墨重彩的河南,正奔赴一個崛起振興的千年之約。
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調研河南時殷殷囑托:“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中原更加出彩。”
2019年9月,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寄語河南:“在中部地區崛起中奮勇爭先,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心系中原大地,對河南發展寄予殷切期望。十年間,習近平同志先后四次到河南考察調研,多次就河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河南擘畫出一幅崛起振興的壯美宏圖。
行走中原,時時刷新對厚重河南的傳統認知。以古聞名的河南,正踐行“更加出彩”的囑托。
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經濟總量連續邁上3萬億元、4萬億元臺階,2019年突破5萬億元已無懸念,工業總產值位居全國第五、中西部第一,高質量發展可圈可點。
糧食產量邁上1300億斤臺階,用全國1/16的耕地生產了全國1/10的糧食、1/4的小麥,食品工業位居全國第二,高標準維護糧食安全。
打造“陸、空、網、海”四條絲路、進出口總值突破5500億元穩居中部第一、鄭州機場客貨運規模保持中部地區雙第一,高水平開放成為亮點。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近700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對全國減貧貢獻率超過8%,高速度推動脫貧進度。
目下,大糧倉、大樞紐、大市場,“米”字形高鐵網、空中絲綢之路,新興工業大省、內陸開放高地,已經成為定義河南的新標識。
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河南省委十屆十次全會表達了乘勢而上的決心和信心——“河南實現新的大發展正當其時、恰逢其勢,也更有條件、更有能力在服務全國大局中發揮更大作用。”
河南某種程度上是中國的縮影,其經濟發展狀況在我國具有代表性,經濟結構矛盾具有典型性,經濟轉型也有一定的探索性,中原出彩與中國夢緊密相連。
近年,作為經濟總量穩居全國第五的經濟大省,河南戰略地位更加凸顯,有責任有潛力因時應勢,以自身的“出彩”成為高質量發展新動力源之一,促進全國區域協調發展。
從歷史的宏觀視野看,河南正迎來時代之“機”。當前,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世界產業轉移浪潮經歷了美國—日本、歐洲—亞洲四小龍—中國東南沿海幾個階段后,正由東南沿海加速向中西部地區梯次轉移。
隨著陸權、空權的再度勃興,“一帶一路”建設深入推進,內陸地區同沿海一樣躋身開放前沿,以河南為代表的中部地區,面臨著重要的發展窗口期。
同時,當前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中原城市群躋身七大國家級城市群之列,鄭州入選國家中心城市、晉身數字一線城市,河南在區域協調聯動式發展上的地位當仁不讓。
從自身稟賦和基礎看,河南正強化基礎優勢,蓄積發展之“勢”。
區位上,河南承東啟西、連南貫北,被譽為中國的“十字路口”,2小時高鐵經濟圈覆蓋中部地區近4億人口的貨物集散和消費市場,2小時航空圈覆蓋約占全國90%的人口和95%GDP的廣大地區。
產業上,河南是中部第一經濟大省,已經培育出裝備制造、食品制造兩個萬億級產業和19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正從“河南制造”向“河南智造”轉變。
“陸、空、網、海”四條絲路,再加上綜合保稅區、功能性口岸、中歐班列(鄭州)、跨境電商如火如荼,構筑了讓人刮目的開放通道優勢。
此外,1億多人口形成的廣闊市場優勢、人力資源優勢,糧食生產優勢,文化資源優勢等比較優勢,再加上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河南自貿區等眾多國家戰略平臺,尤其是中部地區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兩大國家戰略交匯疊加,讓河南積蓄已久的強勁勢能充分釋放,愈發有了繼續領跑中部的底氣。
牢記囑托再出發。在新的起點上,河南一定大有作為,河南必將奮發有為。 (文/《河南日報》記者 王大慶 夏遠望 薛世君)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河南 全國 發展 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