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網絡時代的公民權利保護 民法典與九億網民息息相關
網絡時代的公民權利保護——
民法典與九億網民息息相關
“我死后,我的QQ賬號怎么辦?”這個網絡時代的“靈魂發問”在今天上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以下簡稱民法典草案)中或許能找到答案。
民法典草案繼承編對遺產范圍的界定,改變了現行《繼承法》“列舉+概括”的方式,擴大為“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立法專家委員會專家楊立新接受采訪時表示,只要是自然人合法取得的財產,都屬于遺產,可以被繼承,最大限度地保障私有財產繼承的需要。“這一彈性規定有很大的好處,比如我們說到的網絡財產、虛擬貨幣等等,都概括在里面了,是可以作為遺產來繼承的。”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為9.0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4.5%。
誕生于互聯網時代的民法典,自帶“互聯網光環”。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撰文稱,民法典草案自起草肇始就貫穿著“互聯網+”的時代印記,也格外注重網絡延伸出的民事權利保護。
如今,一部手機幾乎綁定了我們所有的個人信息,承載了大部分的社交、網購、安全驗證行為。企業、機構在互聯網上采集的個人信息泄露了怎么辦?我們發在社交平臺上的個人照片會不會被人盜用AI換臉?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移動總經理魏明曾表示,個人信息大量被非法收集、濫用,嚴重侵害公民人身、財產安全。一些App“越界”收集甚至非法竊取用戶信息,令人防不勝防,公民個人簡直成了“透明人”;有些App服務“綁架”信息收集條款,如果不同意就無法使用。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有43.6%的網民在過去半年上網過程中遇到過網絡安全問題,其中遭遇個人信息泄露問題占比最高,達23.3%。
除了傳統的個人信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各地的“健康寶”“綠碼”等程序通過人臉識別收集個人信息,以保障行蹤可追溯。其實,“人臉識別”與此前在機場、公園等地“刷臉”類似,都屬于新興的個人生物信息驗證。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律師協會副會長車捷表示,完善隱私權與個人信息保護制度,這些都表達了民法典草案對人的全面、終極關懷。要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社會管理的同時,明確責任主體,確保數據安全,有效進行管理,保證公民信息不被非法使用和泄露。
此前杭州野生動物世界要求游客注冊、使用人臉識別,否則無法入園,浙江理工大學特聘副教授郭兵作為消費者將其告上法庭。
郭兵認為,園區通過人臉識別收集的面部特征屬于個人敏感信息,一旦泄露、被濫用將極易危害包括他在內的消費者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郭兵的擔心并非空穴來風。一些涉黃網站將色情影片主人公“換臉”,國內外一些明星藝人飽受困擾。手機App“換臉”游戲也給普通民眾帶來不可確定的安全隱患。
民法典人格權編草案專設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一章,規定了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信息屬于隱私,詳盡界定了個人信息的范圍,個人生物識別信息,將受法律保護。
即便不“刷臉”,在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平臺,用戶上傳的文字、照片和視頻,除了容易被AI換臉外,還會被不法分子用以追蹤、鎖定個人背景信息。
例如震驚世界的韓國“N號房”事件中,犯罪分子最初獲取未成年人信息的渠道之一即是通過當事人上傳到社交平臺上的日常動態,分析出當事人的年齡、家庭、學校等信息,引誘、威脅、恐嚇未成年人走向性虐待甚至性侵害深淵。
清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程嘯參與了民法典草案編纂。他介紹,《網絡安全法》中有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但主要從網絡安全管理的角度來規定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也提及了消費者“享有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但個人信息包括什么并不明確。如今,民法典草案解決了這個問題。
民法典草案中針對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深度偽造”他人的肖像、聲音,侵害他人人格權益,甚至危害社會公共利益等問題,規定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
互聯網的普及應用還催生出多項前所未有的權利類型。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律師協會副會長馮帆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她特別關注民法典草案中有關網絡購物平臺和網絡虛擬財產的規定,“互聯網時代下,網絡購物平臺和網絡虛擬財產早已深入我們的生活,需要法律對這些成為了常態的互聯網產物有所規制。”
針對網絡虛擬財產權、信息財產權等,民法典草案作出積極回應,明確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應當依法取得他人信息并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個人信息。
“網絡虛擬財產到底是不是一個物?”楊立新表示,早在寫民法總則的時候,就出現了大量關于網絡虛擬財產的爭論。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曾審理過我國“網絡虛擬財產第一案”。原告李某在網游中的頂級裝備被另一玩家盜走,李某找游戲運營商交涉未果后,以游戲運營商侵犯私人財產為由提起訴訟。庭審焦點集中在李某丟失的這些虛擬的東西到底算不算財產。
楊立新評論認為,虛擬財產是有價值的,是花錢買的,或付出勞動得來的,怎么能說沒有價值?你把人家的“武器”保管丟了,不要承擔賠償責任嗎?所以在這個案件中,網絡虛擬財產這個概念就開始提出來了。“寫民法總則的時候,盡管爭論很大,不過最后還是寫到了總則里。”
朱巍表示,從字面意義上理解,虛擬財產屬于合法財產,應屬于繼承范圍。不過,一些虛擬財產具有強烈的人身權屬性,比如,微信賬號既有支付信息和現金,也有通訊等社交信息。一般認為,網絡賬號的人身權部分,按照網絡安全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屬于實名注冊信息,不能隨便繼承,但賬號中的財產權利,則屬于可繼承的“合法財產”范圍。
本報北京5月22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耿學清 王亦君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曾珂
關鍵詞:網絡時代的公民權利保護 民法典與九億網民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