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線傳真 一線傳真
“農戶+”打開合作共贏之門
□本報全媒體記者
涓滴成流,聚沙成塔。在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任務較為艱巨的南疆地區,現代農業發展正推動廣大農民從一家一戶的種植、管理、銷售中走出來,在農業產業化、規模化、市場化道路上通過各種形式抱團發展,從而實現穩定脫貧、持續增收。
“合作社+農戶”帶動增收
“我們家能住上這么漂亮的房子,日子越過越好,離不開合作社的幫助。”4月27日,在溫宿縣依希來木其鄉依來克村鑫旺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正在喂雞的依來克村村民艾沙·托乎提尼亞孜告訴記者。
艾沙原是村里的貧困戶,2018年7月,村里有了存欄蛋雞20萬只、日產新鮮雞蛋6000公斤的養殖合作社后,他和另外幾名村民被吸納到合作社就業。
溫宿縣審計局駐依來克村“訪惠聚”工作隊隊員迪力木拉提·木臺力甫介紹,合作社不僅解決5戶貧困戶就業,還帶動16戶農戶通過養殖蛋雞增收。這些農戶原來缺乏技術,單靠自己種地和打零工增收緩慢,加入合作社后抱團發展,技術、銷路、收入都有了保障。
4月24日,在洛浦縣杭桂鎮托庫孜喀拉村驢繁育養殖示范基地內,村民如孜古麗·亞爾麥麥提和丈夫擠完驢奶后,動作麻利地將驢奶消毒并包裝好,等待物流企業運往內地。
洛浦縣通過抓產業、促就業,采用“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于2016年由和田禾益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托管,在托庫孜喀拉村成立驢繁育養殖示范基地,拓寬了農戶增收途徑。在合作社的帶動下,該村650戶村民參與到驢產業中。
“企業+農戶”利益聯結
先下訂單再種植,訂單式種植讓農戶多了一份希望,讓產品多了一條銷路。今年,洛浦縣與多家企業合作,在各鄉鎮農家庭院、大田、果園訂單式種植辣椒、豇豆、花椒、糯玉米、南瓜等經濟作物。
洛浦縣一家蔬菜產銷企業的負責人介紹,農戶找不到銷路就找企業,企業給他們聯系客戶,種出的果蔬部分由企業收購,部分存儲在保鮮庫,農戶自行銷售。去年,該企業幫農戶銷售果蔬5000噸,企業和農戶實現雙贏。
訂單式種植和蔬菜批發市場建設有效補齊了洛浦菜農從種植到銷售各個環節的短板,為蔬菜種植注入了活力。菜農與企業抱團發展后,主動種植蔬菜的積極性越來越高,洛浦縣蔬菜種植規模連年擴大,已成為不少農民增收的“短平快”項目。
“我家耕地少,自從家門口有了企業后,我來到這里上班,現在每月有穩定的收入,而且還能照顧到家庭。”4月25日,在喀什市英吾斯坦鄉墩艾日克村的衛生用品生產車間內,村民麥爾耶姆姑麗·亞森說。
依托扶貧企業,墩艾日克村探索出“戶企雙贏、利益聯結”的脫貧機制,有效鞏固了全村的脫貧成果。今年,喀什市加大各鄉鎮企業的專項資金幫扶力度,積極發揮好企業對貧困戶的組織和帶動作用,強化企業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讓更多農戶從中受益。
“農戶+農戶”攜手前進
“這兩年,我在村里致富帶頭人、種植大戶的幫助下種上了馬鈴薯等大棚蔬菜,經濟效益比原來種小麥、玉米要高很多,而且一年可收獲好幾次。”4月27日,喀什市英吾斯坦鄉阿瓦提艾日克村村民吾孜別克·阿西木說。
到吾孜別克家蔬菜大棚里指導次數最多的,是村里的致富帶頭人艾斯克爾·吾守爾。艾斯克爾說,他和村里幾名種田能手掌握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較早,在村“兩委”的引導和幫助下,村民之間互相幫助,抱團發展,參與到設施農業發展中的村民越來越多,全村的蔬菜大棚現在達到了200座。
4月26日,在拜城縣克孜爾鄉拜格其買里斯村葡萄種植基地,吐尼沙古麗·艾買爾熟練地給長出嫩芽的葡萄藤做綁扎固定。本村和周邊村也有人在此干活,不時有說笑聲回蕩在葡萄園。
去年,拜格其買里斯村組織像吐尼沙古麗這樣的家庭婦女到家門口的葡萄種植基地干活,每天有固定的務工收入,讓她們干勁十足。今年,為了讓更多農戶實現就業增收,村里組建起田間服務隊,到葡萄種植基地勞務創收,大家在互相交流、互幫互助中有了穩定收入,還學到了葡萄種植管理技術。
(記者張治立,參與記者韓沁言、拍熱扎提·阿不都、阿克蘇記者站劉紅文)
關鍵詞:“農戶+”打開合作共贏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