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畫好同心圓 建功新時代—議政江蘇>活動 活動

疫情之后,世界名校更偏愛什么樣的“中國娃”?

南京智庫聯盟線上直播大講堂第二講順利開播

2020年04月29日 20:15 | 作者:俞婷
分享到: 

4月28日下午3點,由南京智庫聯盟主辦,全球諾貝爾獎獲得者創新中心、國聲智庫聯辦的南京智庫聯盟大講堂“智引金陵2020”系列直播第二講正式開啟。此次直播,由劍橋大學中國遴選中心主任、致公黨中央教委副主任、南京托馬斯實驗學校理事長張梧華為大家講解——疫情后,世界名校更偏愛什么樣的“中國娃”。

智庫

用中外融合的教育方式培養創新人才

張梧華認為,這場疫情在全球范圍的爆發,改變了各國人民的工作方式、生活習慣、以及觀念和認識,甚至政治關系也發生了變化。這就會導致各國對于創新人才的培養比以前更加迫切了,因為疫情改變了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使得國家跟國家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疫情對于國家跟國家之間對人才的搶奪,以及對于人才的封鎖,可能帶來了更大的變化。所以需要更早地開始進行創新人才培養,要從幼兒園抓起。

疫情之后,對中國國際教育發展可能帶來的變化,張梧華表示,“在未來一段時間,海外一流的對于中國教育的發展帶來助力的國際教育資源,進入中國可能會有所減少,對于中國開放可能會有所減少。所以要加快世界優質教育資源的融合,推動本土化,我們要盡最快的速度,盡可能吸引國外的一流教育資源跟我國的教育進行融合、本土化。因為只有融合的、本土化的才能對中國的教育人才培養起到真正的作用,要把你的變成我的,這才是我的。”

學校的教學模式、教學方式、教學理念、教學手段等等方面在張梧華看來也將發生很大的變化,因為創新人才培養是需要對傳統的培養進行很大改變的。兩種培養的方式有一致的地方,但是也有不一致的地方,有共性,但也有各自的特點。“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創新型學校,用創新型的方式、方法、手段來培養創新人才,這樣的學校會得到社會和政府的期盼和支持,因為這符合社會的需求,也符合政府的要求。”

世界名校錄取標準不會降低

針對很多家長較為關心的后疫情時代牛津、劍橋等世界名校的招生政策會有怎樣的變化?張梧華也發表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疫情對各國的經濟打擊很大,也就是說各國把大量的資源投入到抗疫以及恢復經濟上,這就很有可能對教育的投入會產生影響。“在教育方面,學校、大學、經費,在未來的兩三年之內可能面臨著不足,這就意味著這些一流大學,包括其他大學,都需要留學生,因為留學生特別在英國劍橋、牛津等其他大學,是他們經濟收入的一個非常主要的來源。所以我認為短期之內不會影響我們中國學生到國外一流大學去念書,甚至有反彈,但是錄取標準不會降低。”

從長期來看,進入世界名校的難度“會增加”。“因為疫情之后,國際政治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國際關系肯定會調整。所以當然會影響到政府對于中國留學生的政策,比如說人才競爭。原來這個國家很有可能特別歡迎留學生。那么現在可能對留學生有不同的看法,這就使得留學的申請以及留學本身的難度可能會有所增加。”

擁有學術、個人雙成就的學生更受歡迎

在談及世界名校更為偏愛哪一類學生時,張梧華認為,具備“學術成就+個人成就”的留學生更會被青睞。

所謂學術成就,指的是掌握所有學科知識的能力,通過這種能力得到的成就,就是學術成就,通俗點說就是我們日常的考試成績。而個人成就從某種角度上也叫個人素質,這種個人素質所展現出來的能力,就是個人成就,比如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對知識舉一反三的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

面對中國將來的教育,張梧華說,我們需要的學校是創新型的,能夠培養出創新人才的。在南京的江北新區,今年新開了一所從幼兒園到高中全學段的國際學校,叫托馬斯實驗學校,就是有針對性的從幼兒園開始培養,形成一個系統的教育鏈條,提前規劃,分布教育,分步實施。引進國外先進的學習知識的方式,將其吸收并本土化。參與辦學的還有斯坦福大學和劍橋大學。前者提供教師隊伍的培養,后者則進行以問題、項目為導向的教學方式,用這樣的配置培養一流的學生。為南京帶來一股新的教育力量,讓南京的教育高地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线久久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久直播 | 中文字幕aⅴ日本欧美视频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品 | 亚洲日韩欧美中字在线 | 亚洲欧美码在线H播放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骚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