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畫好同心圓 建功新時代—議政江蘇>活動 活動
南京市建鄴區興隆街道“3+X”模式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2020年,南京市進入城鄉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期,隨著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和物質消費水平的大幅提高,切實做好垃圾分類,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
4月28日上午,“綠色發展 美麗興隆”垃圾分類“先行先試”大家談暨建鄴區垃圾分類先行先試工作發布會在建鄴區興隆街道辦事處舉行,會議邀請到南京市及建鄴區城市建設管理局的相關領導、專家、建鄴區公眾委員、社區書記、居民代表、物業公司等,就如何進一步深入推進小區生活垃圾分類進行了座談。
自2017年以來,興隆街道全面落實南京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南京市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實施方案(2017-2020)》,現已完成48個小區、52個(包括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學校、醫院)單位的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全覆蓋。街道居民生活物品分揀貯存(資源回收)中心、機關食堂小型餐廚余處理機、坤晨新安農貿市場果蔬處理機全時段運行,分類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取得了顯著成效;垃圾分類宣教館,成為向市民宣傳垃圾分類知識的重要窗口。
作為河西新城區的興隆街道,積極發揮新城優勢,多措并舉,建立“3+X”垃圾分類機制模式,切實深入推動垃圾分類先行先試工作。一是宣傳教育機制,培養居民從“不習慣”到“應該分”的轉變。完善街道垃圾分類宣教基地功能,打造建鄴特色示范基地;利用電子顯示屏、小區公示欄、小區業主微信群等有效載體,進行垃圾分類宣傳,提高居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的意識;積極開展垃圾分類廣場互動及教育培訓活動,讓更多社會群體了解如何進行垃圾分類;發揮小區樓棟長、退休黨員干部等作用,通過鄰里信任和威望,融入居民家中,達到垃圾分類宣傳家喻戶曉;二是跟蹤指導機制,引導居民從“隨手扔”到“定點投”的轉變。組建垃圾分類指導員隊伍,手把手操作,指導居民按標準分類,按要求定時、定點投放;建立以物業公司、居民代表為主的志愿者隊伍,關注和服務特殊群體。三是激勵獎懲機制。強化居民從“違受罰”到“行可獎”的轉變。實施垃圾分類智能化積分兌換政策,應用垃圾分類智能化管理手段,量化居民垃圾分類數據,鼓勵居民通過積分等方式,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定期開展垃圾分類先進家庭評比,對參與率、分類準確率高的居民戶進行表彰和獎勵;同時,以出臺后的《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為管理依據,加強違規者的處罰,實現政府推動、全民參與的垃圾分類治理格局。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