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委員讀書>委員說書

春風作伴不亦“閱”乎

——全國政協委員讀書活動閱讀體會摘錄

2020年04月22日 20:11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第二部分:疫情下的閱讀 掩卷后的思考(包松婭整理)

張雁靈:逼近的瘟疫,深沉的思考

《逼近的瘟疫》一書從西方的角度,記述了二戰以來,隨著全球化的發展,病毒如何加速傳播的歷程。除了從書中汲取到寶貴的知識,結合個人專業和工作經歷,從中國“戰疫”的角度有很多思考:

人類與病毒也是“命運共同體”關系,疫病是人類歷史的基本參數和決定因素之一。病毒走出一個生態系統后,在人類群體中的傳播是不講國別、膚色、民族、政治,也不講民主;但它很講自由,自由傳播與擴散,且呈波浪式或爆炸式傳播。科學家早就研究證實,地球上有人類就有了病毒和微生物。人類與病毒如何共存于地球,四個字“相生相克”,相生,就是共同促進;相克就是相互制約。

從科學的角度讓大眾認識傳染病,任何宣傳和科普都沒有這次疫情教育來得深入人心。這次疫情給全世界人民上了一堂認識生命與疾病的教育課,公共衛生事件不僅是衛生行業的事情,更是政府和全社會的事情,要從政府、公共衛生系統、公民教育等各個層面提前布局,面對疾病才能從容應對,降低綜合成本;這次疫情也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現在也成為全世界的大考。在全世界多種抗疫模式中,中國模式受到了多國肯定。我們有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的堅強領導和正確指揮;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有改革開放奠定的綜合實力和能力;有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全民參與,我們贏得了大考,同時也要總結經驗教訓、虛心學習借鑒,進一步增強公共衛生安全、預防預警和應急反應對策,同時在醫學人才培養上要更加適應發展的需求。

張大慶:加強病毒風暴的預警系統

《病毒來襲》其原名為《病毒風暴:一場新的大流行病時代即將來臨》。人類與微生物共同演化具有漫長的歷史,但真正發現微生物以及認識到其與傳染病之間的關系至今才150多年,人類對病毒的認識時間更短,在電子顯微鏡下認識病毒才不足90年,是人類“最熟悉的陌生人”

對于病毒來講,既能自身擴散又不對寄居的人體造成致命性損傷,是一個長遠的眼光,這類病毒通常與人類長期相處。但人類與微生物的較量也不是被動的,人體免疫可以殺死入侵的病原體,也可以通過熟食避免微生物的侵襲。在人類歷史的大多數時間里,人類與病毒的交流是緩慢的,現代文明改變并縮短了傳播路徑,以及當下人類與動物之間頻繁接觸導致的互動改變,人畜共患危害嚴重傳染病成為可能,因此,傳染病的爆發并不完全是隨機事件。

我們處于連通的世界中,盡管新病毒傳播速度加快,但我們與之斗爭的本領也在上升。溝通和改變人類行為是抵御這些病毒爆發的最佳防御手段。我們應該很好地總結此次疫情的流行以及防控的經驗教訓,為今后能夠避免流行病大災難提供資鑒,同時民間社會和公共部門在監控流行病風險上應加強協作,隨著科學、技術和全球意識的不斷提高,病毒風暴的預警系統有著更好的前景。

呂忠梅:法律人的讀書心得

作為法律人,我在《逼近的瘟疫》《病毒來襲》兩本書中都讀出了“風險”二字。既然新流行病出現的最大的風險之一是人與動物的密切接觸,尤其是與野生動物。在現代社會,我們可以通過法律手段去規范或改變人的自身行為。現代法律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征就是,面對不確定風險時,通過確立法律上的風險預防原則,來應對未知的挑戰。

結合這次疫情,全國人大作出了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立法安排,就是在今年把《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修改納入立法計劃,同時推動我國生物安全法的制定。但當前對立法要不要立以及怎么立出現一些爭論,我認為對風險立法有賴于“法律+科學”,在立法之前需要充分科學的決策和預判,法律出臺后才能達到防范風險的目的。因為面對這種風險的決策,需要跨學科、多領域、多部門合作進行,建議可以利用人民政協的平臺優勢進行立法協商,把各個層面的專家委員們聚集在一起,把道理說透、把依據找好,為立法決策者提供堅實的科學基礎。

編輯:李敏杰

01 02 03

關鍵詞: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内自拍愉拍中文字幕 | 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麻豆国产 | 亚洲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久久toko | 天天影视综合网色综合国产 |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密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