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 最政協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張連起:
“最寒冷的冬天已經過去了!”
“受疫情沖擊,一季度GDP短期回落較多,同比下降6.8%,增速創上世紀70年代以來的新低。應該看到,當前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復工復產復市復學和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危中有機,工業增加值降幅已大幅收窄,生產逐步恢復。”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張連起這樣表示。
在張連起看來,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3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1.1%,降幅相比前兩月收窄了12.4個百分點。3月以來復工推進較快,工業生產逐漸恢復,也可能存在前期部分積壓訂單的趕工,環比有明顯的改善。服務業生產中,新業態也是亮點。3月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下降9.1%,降幅比前2月收窄了3.9個百分點。在1-2月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下降12.2%的背景下,互聯網相關服務、軟件信息技術服務仍逆勢增長了10.1%和0.7%。農業是幾乎沒有受到太大影響的領域。“從3月份數據降幅收窄來看,說明經濟已經進行了比較快速的修復,從投資、消費和出口來看,消費數據回升相對較慢,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消費本身的特性,就是恢復比較緩慢,不可能說恢復就恢復;二是國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但是仍需要防控海外輸入,所以居民消費依舊受到影響。”張連起表示。
展望二季度經濟形勢,張連起表示,二季度經濟整體會比一季度好,下半年的情況會比上半年好。但是受海外疫情影響,二季度經濟恢復到正常水平還有一定壓力和風險。從投資來看,二季度應該會呈現較快恢復,一方面是一攬子紓困政策因素,另一方面是擴大基建形成實物工作量。同時,從出口來看,二季度依舊會面臨較大壓力,因為主要經濟體還在疫情防控中,對我國的進出口貿易也會有壓力。
“從國際看,疫情向全球蔓延無疑會影響中國經濟;從國內看,疫情會帶來就業形勢嚴峻、物價結構性上漲壓力增大、地方政府收支缺口擴大等后續影響。”張連起這樣說。他同時表示,總體上,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下半年經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補償性恢復:“疫情不會改變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具有的自我修復能力、完備的產業體系具有的抗沖擊能力、強大的社會動員組織機制具有的重建能力,都將在疫情后充分顯現。疫情后中國經濟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進程將明顯加快。應對疫情短期沖擊,要以救助中小微企業、困難群體和暢通經濟循環為主。中期則要實施疫情后經濟恢復和振興一攬子方案,同時要發揮社會資本和企業創新的力量。”
“總的來說,中國經濟最寒冷的冬天已經過去了,持續‘回暖’的態勢已經形成。在此情況下,積極的財政政策將更加積極有為,保中小企業、保就業、保基本民生的政策取向將會使‘天氣’一步步好起來。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把經濟恢復的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一攬子經濟復蘇的計劃制定得更周延一些,適時動態調整,精準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張連起這樣說。
編輯:李澤杰
關鍵詞:疫情 經濟 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