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推薦 推薦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連年豐收、庫存充足,能應對各種考驗
連年豐收,庫存充足—— 我國糧食供應能應對各種考驗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一些糧食出口國限制大米和小麥出口。聯合國糧農組織稱,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致使勞動力短缺和供應鏈中斷,可能影響一些國家和地區糧食安全。
面對國內一些對糧食短缺的擔憂,相關部門負責人和權威專家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糧食連年豐收,糧食庫存充足,稻谷和小麥庫存均能滿足1年以上的消費需求。中國有信心應對有可能到來的全球性糧食危機,牢牢端穩“飯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糧食庫存總量居歷史高位
農業連年豐收、庫存充足是我國有能力有底氣應對有可能到來的全球性糧食危機的重要“資本”。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王遼衛表示,“我國糧食16年連續豐收,當前糧食庫存總量處于歷史高位。國家糧食市場宏觀調控能力不斷增強,總體上保持了市場價格平穩運行,對穩定物價總水平、宏觀經濟行穩致遠發揮了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糧食產量連續5年穩定在6.5億噸以上,谷物自給率保持在95%以上,稻谷和小麥兩大主糧完全實現了自給自足。庫存充足是糧食市場“穩壓器”。我國糧食庫存主要包括政府儲備、政策性糧食和企業周轉庫存。其中,政府儲備包括中央儲備和地方儲備。中央儲備糧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宜存率達到98%以上。地方儲備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第一道防線”,主產區儲備規模保持3個月的銷量,主銷區保持6個月,產銷平衡區保持4個半月的銷量。
大中城市還建立了滿足市場供應10天至15天的成品糧油儲備。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儲備品種結構中,小麥和稻谷等口糧品種比例超過70%。除上述政府儲備外,2004年以來,我國對稻谷、小麥實行最低收購價收購,政策性糧食庫存高企。另外,多元市場主體還建立了用于正常生產經營的商業庫存。
從目前來看,我國小麥和稻谷等口糧品種庫存處于歷史最高水平。稻谷供給充裕,預計2019年度結余1430萬噸,已連續多年結余,階段性過剩特征明顯;小麥供求平衡有余,國家糧油信息中心估算2019年年度結余1400萬噸,同比增加870萬噸,已連續7年產大于需。稻谷和小麥不僅沒有短缺,還面臨著去庫存的壓力。
“疫情導致主要糧食出口國采取的限制出口措施,可能會加劇國際市場糧食價格的波動,但對目前我國糧食市場的影響不大。”王遼衛說。
適度進口,以優化糧食供給結構
適度進口是我國新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近年來,我國積極發展糧食國際貿易,已經成為世界上重要的糧食進口國,每年還要進口超過1億噸的糧食。“這是因為我國糧食存在結構性短缺問題,有效供給不足。雖然稻谷和小麥連續多年產大于需,但是優質小麥和大米供給不足,玉米存在產需缺口,大豆自給率不足20%。需要通過進口調劑余缺,優化供給結構,從更高層次上提升國家糧食安全的整體水平。”中國農業大學經管學院教授李軍說。
從品種看,我國小麥和大米進口量很少,以2019年為例,大米和小麥全年進口量僅占當年產量的1.8%和2.3%。因此,一些國家限制糧食出口對我國口糧供應影響不大。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在進口糧食的同時,也在出口糧食,2019年我國大米出口多于進口20多萬噸,成為大米凈出口國。
我國糧食進口主要以飼料糧和大豆為主。玉米是三大主糧之一,也是主要飼料糧之一。2019年我國進口玉米479.3萬噸,同比增長36%;與此同時,大麥、高粱、玉米酒糟和木薯等玉米替代品進口均有所下降。大豆是我國進口的主要農產品,其中大豆進口量占農產品總進口量超過70%,是我國食用植物油和蛋白飼料的主要原料。飼料糧和大豆是一些糧食生產大國刺激經濟發展的重要農產品,目前還沒有成為這些國家限制出口的農產品。
糧油市場供應充足運行穩定
糧食安天下安,糧價穩百價穩。“我國糧食供求總體寬松,完全能滿足人民群眾日常消費需求,能夠有效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考驗。”王遼衛說。
全球性糧食危機頻繁發生,不斷考驗著各個國家應對糧食危機的能力。近年來,我國經歷過2003年非典、2008年南方雨雪冰凍災害和汶川地震等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和自然災害的重重考驗,經歷過國際市場幾次“過山車”式的糧價大幅波動,特別是在面對2008年世界糧食危機期間,30多個國家出現糧荒甚至引發社會動蕩,但中國糧食市場依然保持穩定。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國再次成功化解了交通物流不暢環境下糧食供應的問題,確保糧油市場供應不脫銷、不斷檔,國內糧油市場平穩有序運行。據了解,疫情前期,群眾居家不外出會多購買儲存一些糧食,由于超市、賣場等零售市場貨源充足,短暫的群體性集中購買也得到了滿足。目前居民采購米面油心理穩定,國內米面油供應有充分保障。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劉 慧
編輯:李澤杰
關鍵詞:糧食 庫存 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