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萬眾一心戰疫必勝>要聞 要聞
國家衛健委詳解:無癥狀感染者如何防控? 咋識別?
關于新型冠狀病毒無癥狀感染者的防控工作答問
一、 什么是新型冠狀病毒無癥狀感染者?
新冠病毒無癥狀感染者(以下簡稱無癥狀感染者)是指無相關臨床癥狀,如發熱、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癥狀與體征,但呼吸道等標本新冠病毒病原學檢測陽性者。無癥狀感染者可分為兩種情形:一是感染者核酸檢測陽性,經過14天潛伏期的觀察,均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癥狀與體征,始終為無癥狀感染狀態;二是感染者核酸檢測陽性,采樣時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癥狀與體征,但隨后出現某種臨床表現,即處于潛伏期的“無癥狀感染”狀態。
二、 我國關于新型冠狀病毒無癥狀感染者的防控要求
國家衛生健康委在1月28日發布《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中就將新型冠狀病毒無癥狀感染者納入防控管理,在其后的修訂過程中均對無癥狀感染者的報告、管理等提出了明確具體的要求。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發現無癥狀感染者,應于2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h(區)級疾控機構接到無癥狀感染者報告后,24小時內完成個案調查,并及時進行密切接觸者登記,將個案調查表或調查報告及時通過傳染病報告管理信息系統進行上報。無癥狀感染者應集中隔離14天,原則上集中隔離滿14天且兩次連續標本核酸檢測陰性者(采樣時間至少間隔24小時)可解除隔離;如果核酸檢測仍為陽性者,則繼續隔離醫學觀察。隔離醫學觀察期間如出現臨床表現,應及時轉歸為確診病例,進行規范治療。無癥狀感染者密切接觸者也要進行14天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三、 無癥狀感染者通過什么途徑發現?截至目前我國發現了多少例無癥狀感染者?
目前我們主要通過以下途徑主動發現無癥狀感染者:一是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開展醫學觀察期間的主動檢測;二是在聚集性疫情調查中開展的主動檢測;三是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的傳染源追蹤過程中對暴露人群主動檢測;四是對部分有境內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旅行史和居住史人員開展主動檢測。
截至2020年3月30日24時,接受醫學觀察的無癥狀感染者為1541例,其中境外輸入205例。
四、 無癥狀感染者有無傳染性?
根據國家和部分省份開展的密切接觸者監測數據,無癥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存在二代病例續發,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個別由無癥狀感染者導致的聚集性疫情,有小樣本量的研究顯示無癥狀感染者呼吸道樣本中的病毒載量與確診病例沒有太大差異。綜合目前的監測和研究,無癥狀感染者存在傳染性,但其傳染期長短、傳染性強弱、傳播方式等尚需開展進一步科學研究。部分專家認為鑒于無癥狀感染者的呼吸道標本能檢出病原核酸,但由于無咳嗽、打噴嚏等臨床癥狀,病原排出體外引起傳播的機會較確診病例相對少一些。
五、 無癥狀感染者的風險評估及其防控
無癥狀感染者存在著傳播風險。一是傳播的隱匿性。由于無癥狀感染者無任何明顯的癥狀與體征,其在人群中難以被發現,其導致的傳播也難以預防。二是癥狀的主觀性。癥狀輕微或不典型者可能認為自己沒有感染新冠病毒,不主動去醫療機構就診,在日常的診療工作中難以被發現。三是發現的局限性。由于存在檢測窗口期,采用核酸檢測和血清學檢測方法難以發現全部無癥狀感染者,現有的無癥狀感染者主要是通過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主動篩查、感染來源調查、聚集性疫情調查和對高風險地區人員的主動檢測發現的,尚有部分無癥狀感染者難以被發現。
為此,要突出做好無癥狀感染者監測,有針對性加大篩查力度,將檢測范圍擴大至已發現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重點地區和重點人群等。一旦發現無癥狀感染者,要立即按“四早”要求,嚴格集中隔離和醫學觀察,對密切接觸者也要實施隔離醫學觀察。
由于部分無癥狀感染者始終無癥狀,實際防控工作中無法將發現和隔離無癥狀感染者作為主導措施。因此我們仍將繼續著重于及時發現隔離確診患者,并做好密切接觸者管理。我國經驗表明,做好確診病例的及時發現和隔離,并適度采取減少人際接觸等措施,可以基本阻斷疫情傳播。
六、 下一步如何做好無癥狀感染者防控管理?
一是完善防治方案。抓緊在疫情重點地區抽取一定比例樣本,開展無癥狀感染者調查和流行病學分析研究,完善防控措施,修訂完善防控方案和診療方案,科學應對無癥狀感染者帶來的感染風險,遏制可能形成新的疫情傳播。
二是加大篩查監測。有針對性加大篩查力度,將檢測范圍擴大至已發現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重點地區和重點人群等。結合復工復產復學實際,加強對重點城市、重點人群、重點場所的監測,最大程度發現隱患。做好疫情跨境輸入輸出防范,對所有入境人員進行核酸檢測。發現無癥狀感染者后,及時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查清來源,公開透明發布信息。
三是強化管理救治。一旦發現無癥狀感染者,要立即按“四早”要求,嚴格集中隔離和醫學管理,對密切接觸者也要實施隔離醫學觀察。隔離期間出現癥狀,立即轉運至定點醫療機構進行救治。
四是加強群防群控。堅持群專結合,加大防疫知識科普宣傳力度,指導公眾科學防護,廣泛開展培訓,提高基層疾控人員、醫務人員和社區工作人員等的防控能力和水平。從4月1日起在疫情通報中公布無癥狀感染者報告、轉歸和管理情況,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七、 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公眾要加強自我保護和健康文明意識,強化環境衛生及個人衛生防護,養成勤洗手、戴口罩、講究手衛生、一米線、開窗通風、清潔消毒、分餐制、生病時減少去人員聚集場所和科學戴口罩等健康生活行為方式。要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本著既保護自己,也要保護他人健康的理念,將健康知識傳播到每個家庭和個人,形成良好衛生習慣和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和健康素養水平。如個人核酸檢測陽性后不必恐慌,要主動配合醫療衛生機構做好健康監測和隔離醫學觀察,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后及時報告,接受醫療機構規范診治。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