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似與不似之間”是什么?

2020年03月31日 18:11 | 作者:劉樹人 | 來源:美術報
分享到: 

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這一極富哲理的藝術論斷,揭示了中國傳統藝術和傳統審美思想的精義,標明了中國繪畫審美的最高境界。

藝術圈的人可能都知道,油畫家冷軍以其超現實主義的畫作,吸引了許多人的眼球。他把少女身上毛衣的極為細碎的纖維,似乎都一根根地畫了出來,真是比照片還要照片的絕對高清!他的細致入微的表現能力,令人嘆為觀止。這種藝術表現的難度無疑是極大的。類似冷軍這種精細表現的能力,書壇其實也大有人在。曾有一些省、市書協為促進書法家練好基本功舉辦臨帖展,有些書法家臨帖的功夫十分了得,有的真可謂已經達到“亂真”的程度。

但是,從中國傳統藝術觀點來看,狀物類形無論如何逼真,仍不是最高的藝術境界。那么最高的藝術境界是什么呢?就是齊白石的名言:“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

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這一極富哲理的藝術論斷,揭示了中國傳統藝術和傳統審美思想的精義,標明了中國繪畫審美的最高境界。美是客觀的,審美是主觀的。繪畫藝術家在創作中,借描繪山水人物花鳥等審美對象,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受、性情,通過作品使主客觀達到統一。就中國繪畫而言,自文人介入后,偏于精致描繪自然景物的宮廷畫被視為有“匠氣”,而誕生了更能表達畫家情性的寫意畫,從而豐富了中國畫的內涵,提升了中國畫的品格和境界。所以,傳說中西方大畫家畢加索看到齊白石的畫,認為真正的藝術在中國,要到中國來學畫。

書畫同源,書畫也同理。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書法是否也有“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問題?作為一門藝術,書法同樣也要講藝術審美境界。一般說來,就是看書家對于傳統經典的深入和作品中表現出的個性風格的成熟程度,簡言之,就是傳統共性和書家個性的和諧統一。這里既有技法掌握的難度,也有理解傳統的深度,更有藝術創新的高度,這樣的作品,就會令人產生審美愉悅,感受到書法藝術的魅力。在這里,書法創作中“似”的對象,就是傳統經典,比如漢隸、唐楷,比如王羲之、顏真卿,優秀的書法作品或曰精品,就是既“似”傳統經典——繼承了其精神,又“不似”傳統經典——不是一味模仿,單純追求逼真亂真,而是寫出了個人的風格面貌。為何“妙”在二者之間?因為寫出了繼承和創新的統一,寫出了書家自己!

妙在似與不似之間,作為藝術審美的高級境界,應該是藝術家包括書法家進行藝術創作的目標追求。王國維《人間詞話》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境界非獨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王國維的“境界”說,是一個十分科學的藝術標準和美學標準。因此,不僅詩詞講境界,各門藝術都須講境界。去年底我到宜興拜訪儲云先生,他講到,好的書法作品要有“弦外之音”,意謂書法創作不是單單看寫了什么文字內容,而是要寫出書法本身的節奏、虛實、呼應,寫出書家的情性,這樣的作品才有意境,才能耐人尋味。書法的“似”不很難,認真學習十多年可以做到;書法的“不似”也不算難,因為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每個人寫的字與古人、與別人都不可能一模一樣。但割裂二者的聯系,孤守于兩極,那樣的作品,只能是一覽無余,味同嚼蠟。當下書壇有一種保守現象,認為只要寫像書史上的某一經典書家或經典作品就是成功,“一招鮮吃遍天”。于是許多人終日簡單臨寫、重復書寫,以求“似”為終極目標,凝固思考而樂此不疲。當然,功夫不到家而任筆為體、侈談創新的書家,也不在少數。夏蟲不可語冰。對于這些缺乏辯證思想、不能獨立思考的書家,是談不上書法境界之說了。

“妙在似與不似之間”是藝術的高級境界,這也啟迪我們把追求“似與不似之間”作為一種創作思路。實現“在似與不似之間”,就可以得到“妙”,即達到理想的藝術效果。上海一位書畫家在其創作隨感中提出“走極端”,我覺得很有意思。走極端,往“似”的方向走,就是把某家某帖寫得逼真亂真,但“太似為媚俗”,為高境界的藝術創作所不取;往“不似”的方向走,就是把某個想法、體驗寫到極致,向規定性的邊緣、度的盡頭不斷探索,追求形成個性鮮明的藝術風格,但在“不似”面前要止步,不能越雷池。因為“不似為欺世”,比如那些借書法為名搞出的行為藝術、江湖雜耍之類。把握“似與不似之間”當然不是容易的事,而須具備一定的書法修養。首先要明確“似”的標準、范本,然后要明確“不似”的邊界、界限,這樣才能在二者之間探索發掘、創新前行。比如,在筆法上,范本是方筆?圓筆?能否化方為圓或化圓為方?在字法上,如何根據唐楷重心偏上的“黃金分割率”,進行夸張變形?在章法上,如何變常見的平實安排,強化疏密對比,形成“疏可走馬,密不透風”?在墨法上,如何運用漲墨、枯筆,豐富作品的表現力?等等,諸如此類,不一而足。最重要的是,對這些問題的探索要形成系統,達到成熟,能夠“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條書法成功之路十分漫長,也許力不能致,但應心向往之。


編輯:楊嵐

關鍵詞:藝術 境界 書法 傳統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综合人成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字幕 |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尤物 | 在线观看AV永久免费网址 | 日本无遮真人祼交视频 | 中文字幕无线在线视频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