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科技提升防控疫情戰斗力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得到淬煉的中國科技,必將更加強大,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更大貢獻
連日來,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接診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開始陸續出院。這兩座用極短時間建成的醫院,不僅緩解了武漢病患收治的難題,更向全社會傳遞了戰勝疫情的信心。在為參與設計、施工的單位衷心點贊的同時,我們也為創新支撐的“中國速度”感到自豪。
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是集診療、護理、生活為一體的應急醫院,規模大、功能齊全,涉及數十道工序的精密設計、成千上萬的線路管道以及專業的污水處理系統等。高效率高質量的完工,離不開一整套成熟的醫用科技體系。醫院投入使用后,由于一線醫護人員緊張,兩座醫院就搭建了遠程醫療系統,讓北京等地的專家通過視頻連線,共同為病患會診。遠程診斷得以順利開展,離不開5G通信、云平臺、存儲等技術的有力支撐。各種高科技的靈活運用,讓這兩座由板房搭建、看似“簡陋”的醫院變得格外硬核。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我國科學家在第一時間就測出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并上報世界衛生組織、與國際同行分享,贏得國際同行的交口稱贊。這種快速的響應,正是源于近年來我國生命科學技術的迅速提升。在獲取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后,我國多家科技公司很快就研發出核酸檢測試劑盒,為病毒檢測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由武漢市政府、華大基因等單位共建的“火眼”實驗室,更是實現了每日萬人份的檢測能力。而在前幾年,我國體外診斷行業的核心設備還以國外品牌為主。
在疫情防控一線,一系列新技術派上了大用場。針對公共場所發熱篩查的痛點,采用人臉識別、紅外線等技術的人工智能測溫系統,讓群防群控有了智慧手段;針對病患輕重程度判斷的難點,借助醫學影像大數據,新冠肺炎篩查有了人工智能輔助系統;針對人員接觸可能帶來的交叉感染風險,一些無人超市保證了物資的供應;我們還看到,藥物研發融合了智能算法,社區消毒用上了無人機、自主移動機器人,人員遷徙有了精準的大數據;5G、人工智能、大數據、移動協同辦公等前沿技術的價值,在本次疫情防控中得到了進一步的應用和檢驗。這些科技成果應用到抗疫戰場,極大地提升了疫情防控的戰斗力。
17年前,我們經歷了非典疫情的大考。17年后的今天,面對更加隱蔽、潛伏期更長、波及范圍更廣的新冠肺炎疫情,科技進步帶來的巨大改變,為我們增添了戰勝疫情的底氣。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得到淬煉的中國科技,必將更加強大,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更大貢獻。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疫情 防控 科技 醫院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