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萬眾一心戰疫必勝>要聞 要聞
隔空不隔愛——他們為啥錄制《我是湖北人》
人民政協網2月11日電(記者 紀娟麗)“湖北在哪里?
滔滔江水出三峽。
流向武漢,蜿蜒千里…… ”
2月8日,由上海戲劇學院71名教師、學生、校友隔空錄制的詩歌《我是湖北人》在學院官網推出。一句句、一聲聲,將疫情發生后湖北人的心里話和盤托出。
“錄制人員里只有十幾個湖北人,但所有人都呼喊著同一個聲音, ‘我是湖北人’,這是我發起這個活動時沒有想到的。”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戲劇學院工會專職副主席王蘇告訴記者。
湖北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一直牽動著王蘇的心。“一直很揪心,我愛人祖籍是湖北的,也有一些親戚朋友在湖北。”1月29日,愛人的姐姐發給她一首詩歌《我是湖北人》。“這首詩從武漢市民的角度來講這次抗疫的故事,讓人感同身受。”作為上海戲劇學院工會專職副主席、品讀工作室負責人,她腦海中冒出一個想法,請學校湖北籍的老師、同學錄制這首詩,為湖北加油,為中國加油。當天,她組建了“我是湖北人”微信群并開始組織工作。
沒想到活動得到了大家的踴躍支持,那兩天,微信群異常活躍。“有70多位上戲人接龍積極參與,大部分還都不是湖北人。他們說,活動很有意義,疫情面前,大家都是湖北人,要為湖北加油,為中國加油。”雖然超出了想象,但王蘇被大家的熱情打動,隨即開始了這場史無前例、大規模的隔空群誦活動。
“作為湖北人參與這次錄制,我特別感動。2019年是我進入上戲20年,大家都惦記著你,都在為你加油。”上海戲劇學院湖北籍校友馬小益現在是武漢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主持人,一直在報道抗疫工作的他說,疫情出現后,他與其他湖北人一樣,開始很樂觀,等意識到問題嚴重之后,大家積極配合封城隔離。直到現在,一些湖北人還在全國各地隔離。
每一個人,都在為抗疫做貢獻。“隔空不隔愛。身在武漢,我一直感受著,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是一個城市,乃至全國人民在一起戰斗。”馬小益說。
“湖北在哪里?
滔滔江水出三峽。
流向武漢,蜿蜒千里…… ”
作品錄制完成,當詩句伴隨著音樂響起時,參與錄制的湖北籍校友張晶晶眼淚止不住往下流。本在上海工作的她,春節回家探親遭遇封城,至今還滯留在武漢。
“我原以為就是幾個湖北籍的老師、校友來錄制,沒想到這么多人,不論是不是湖北人,大家都積極發出 ‘我是湖北人’的聲音,與我們站在一起。”張晶晶說,從歡度春節的祥和到疫情暴發,再到被困武漢,她經歷了輕松、緊張、崩潰、緩解再到適應的過程。被困湖北后,她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各種關心和鼓勵,所以錄制《我是湖北人》時,她格外感動。“一聽到這個作品我就想哭,心里滿滿都是感恩和感動,感謝那些積極支援湖北的人,感謝那些默默鼓舞湖北的人。”
參與者分隔各地,隔離在家,只能用手機錄制,71人提交的朗誦錄音后期合成的難度可想而知。“雖然每人選進作品里的朗誦只有短短一句半句,最后的作品也并不完美,但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大家團結一心為湖北加油。”王蘇說,“我們相信,只要大家齊心協力,一定能打贏這次抗疫戰,希望湖北人平安,大家平安。”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