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地方政協全會>共同關注 共同關注
民進江蘇省委:防止大運河文化帶沿線低水平重復建設
人民政協網1月16日電(記者 江迪)隨著大運河文化公園建設方案的頒布,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迎來史無前例的發展機遇。民進江蘇省委調研發現:一些地方利用“世遺”名片的意識強,而保護的責任意識不足,對遺產資源過度利用;在大力發展運河文旅產業時,重拆遷建設“新文物遺址”,輕環境保護和文物維修,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涉及省里多個行政部門,重大問題協調難度較大,綜合執法機制尚未形成。
江蘇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上,民進江蘇省委建議,在省級層面作好規劃與統籌,以“運河館”建設、生態保護和濕地建設、水利和航道工程建設、古運河工程和遺址保護等方面為內容,著力以經典之作呈現千年運河深厚底蘊,以精品項目煥發運河生機活力,奮力打造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江蘇樣板工程。全省整體謀劃、形成特色,指導運河古街(小鎮)科學開展創建活動。要統一制定包括文化遺產保護、生態環境治理、文旅產業規模等內容的創建標準,統一設計運河古街(小鎮)標識,要推動運河文化保護的監督工作從省級層面有效延伸到街區、鎮村和重要節點。
民進江蘇省委注意到,大運河文化的申遺活動和文旅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各地“運河館”的建設熱潮。建議在省級層面整合資源、合理布局、科學引導。規劃全省運河館的場館體系,形成“國家級館+省級館+市級館+景區(社區、單位)館”的場館框架;重點指導“運河之都”——蘇州、揚州、淮安三地興建國家級“運河館”,展示獨具特色的吳越文化和淮揚文化,支持沿線城市建設一批不同主題、各具特色的省級重點“運河館”;鼓勵運河沿線城市的景區、單位、社區建設體現當地文化特色的小規模場館,傳承文化、寓教于樂,造福當地居民。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建設 文化 大運河 運河 江蘇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