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長大以后我就成了你——兩代醫者的醫路與心路
新華社沈陽1月8日電 題:長大以后我就成了你——兩代醫者的醫路與心路
新華社記者 于力、李錚、于也童
整潔的綠色手術服,色彩亮麗的手術帽,記者對面的譚文斐一身標準醫生行頭。日前,這位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麻醉科醫生撰寫的《給父親的一封信》,被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在官網首次以中文形式載發。
“向偉大的醫生致敬,感謝兩代人的堅守”“醫生的價值不該只在受傷害時才被重視”“感謝您成為醫生,感謝您的父親讓您行醫”……這封飽含深情的家書很快走紅網絡,成千上萬網友被兩代醫者的堅守與付出打動。
1970年,一群大連醫科大學65期畢業生踏上了去往貴州織金的旅程,他們積極響應號召去援助這個陌生的城市。1977年,其中一位年輕人下鄉到畢節大方縣雙山區醫院做外科醫生,這就是譚文斐的父親譚方倫。
一如在貴州付出11年青春的父親,2016年,譚文斐主動申請援疆。
新疆塔城的老風口風區風速之高世界罕見。“大風曾將牧區的牲畜刮出境外,飛機根本飛不進去,當地醫療水平有限,居民犯了急性病束手無策。”譚文斐說。
譚文斐的到來提高了當地醫療團隊的水平,改變了當地居民“有病干等”的情況。上到78歲高齡的老人,下到出生僅26天的嬰孩,都在他手中順利度過麻醉這一關。
2016年8月,譚文斐帶領塔城地區人民醫院麻醉科團隊完成塔城地區首例全麻復合超聲引導下髂腹下和髂腹股溝神經阻滯,為3歲患兒解除術后疼痛困擾。“看到孩子重新奔跑,我心里無比驕傲。”譚文斐說,“那一刻,我理解了父親。”
而這種父與子之間的默契,并非一開始就有。
“白天做手術,晚上搞科研,父親總是抱著厚厚一摞病志回家,總是有著無休止的手術。小時候醫院急診和我家就隔一條街,我總能聽到對面大喊‘譚醫生,來急診了’。那時,我排斥醫生這個職業。”譚文斐說。
高考時,下決心“堅決不學醫”的譚文斐主要報考建筑專業,只報了一個大連醫科大學“兜底”。“結果……”譚文斐攤攤手,正如他信中所寫“誰也無法抗拒命運的安排”,他最終學了醫。
年少叛逆加上抵觸學醫,大學時期譚文斐很少回家。“每次都匆匆就走,一次父親追出來叮囑我在學校好好吃飯,我答應一聲頭也沒回,騎車走了很遠,我回頭看到穿著單衣的父親還在寒風中目送著我,眼淚刷的就掉下來了。”
1998年父親去世,譚文斐“一夜之間長大”。“外科醫生離不開麻醉醫生,麻醉工作風險高,沒人愿意從事,你是我的兒子,我希望你能勇挑重擔。”牢記著父親彌留之際的殷殷囑托,他成為一名麻醉科醫生。
“后來我發現,麻醉和電影、繪畫一樣,具有獨特的藝術性。”譚文斐說,“很多人認為麻醉就是給患者‘打一針’。實際上麻醉醫生要把各個藥物和方法都研究透徹。在手術時給出最適合患者的藥物和劑量。手術結束后,病人驚嘆毫無痛苦,不相信手術已經完成,這是我工作中最大的獲得感。”譚文斐說。
與父親那一代人不同,譚文斐慶幸自己趕上了“好時代”。“這20年,中國麻醉技術飛速發展,國內的很多麻醉設備和技術水平幾乎和歐美國家持平,甚至超過它們。醫大一院麻醉科團隊也給年輕醫生創造了最好的成才環境。”
“我的人生從‘絕不活成父親希望的樣子’到‘我做的一切都是他所希望的’,這也算一種傳承吧。”譚文斐說。(完)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譚文 文斐 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