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2019年,教改讓人生有更多教育選項

2019年12月29日 20:50 | 來源:科技日報
分享到: 

教育,是我們最容易產生“共情感”的話題。從踏入幼兒園,到走出大學或者高職校門,再到開啟終身學習“副本”,每一步,我們的人生都牢牢嵌套在教育體系中。

教育,中央關心、社會關注、群眾關切。

教育,是我們最容易產生“共情感”的話題。從進入“新手村”踏入幼兒園,到走出大學或者高職校門,再到開啟終身學習“副本”,每一步,我們的人生都牢牢嵌套在教育體系中。

2019年,是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開局之年。在義務教育階段,我們重申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高中教育階段,我們不再只盯著最后的升學考試;就算上不了高中,也沒什么大不了,職業教育作為和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人才培養機構,為我們的人生提供多樣選擇;升入普通高校的本科生,也有所變化,本科教育質量攻堅戰已經打響,要讓學生“忙起來”……

要改革,也要落實。愿生機勃勃的教育,為更多奔跑的追夢人插上翅膀。

職業教育改革方案出爐

不擠高考獨木橋也能出彩

掌握一技之長,縱使不擠高考這條獨木橋,你同樣能站得直、行得穩。

1月24日,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職業教育改革提出了全方位設想——經過5—10年的時間,職業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舉辦為主向政府統籌管理、社會多元辦學的格局轉變,由追求規模擴張向提高質量轉變。

《方案》指出,要完善學歷教育與培訓并重的現代職業體系,推動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

建設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是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關鍵和難點。《方案》指出,到2022年,“雙師型”教師要占專業課教師總數一半以上,分專業建設一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

和學生息息相關的是,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即1+X證書制度試點。它鼓勵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積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不同類型、同等重要的兩類教育,努力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翟天臨事件”引熱議

嚴管學術環境應是“本分”

很多2019年的大學畢業生都覺得,學校對畢業論文的要求變嚴了。他們在討論時,經常會提到一個名字——翟天臨。

今年春節期間,演員翟天臨被指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存在學術不端問題,隨后被北京電影學院撤銷學位。教育部也在公開回應此事時指出,決不允許出現無視學術規矩、損害教育公平的行為。

2月底,教育部印發通知,就研究生考試招生和培養管理工作提出更加嚴格的規范性要求,指出要狠抓學位論文和學位授予管理,重點要抓住學位論文開題、中期考核、評閱、答辯、學位評定等關鍵環節。

要嚴把畢業出口關,營造風清氣正的學術環境,有些畢業生們抱怨“都賴翟天臨”,其實也是找錯了埋怨對象。實際上,獨立完成論文,遵守學術規范,應是研究者的“本分”。不過,也有專家指出,要提高育人質量,學校不能僅僅在畢業論文這一關設立高門檻,還應建立高質量課程體系,將“育人”貫穿學生求學過程始終,給學生系統的科學研究方法訓練和學術素養培養。建設優良學風,還需久久為功。

人工智能專業來了

35所高校獲建設資格

3月底,教育部公布了新增本科專業目錄,呼聲極高的人工智能專業位列其中,全國共有35所高校獲首批建設資格。

人工智能專業并非“高大上”院校的專屬。首批高校中,既有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這樣的全國性老牌名校,也有江蘇科技大學、安徽工程大學這樣專業特色鮮明的地方性高校,還有長春師范大學這樣的師范類高校。

在教育部此前下發的《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中就提出,要“引導高校通過增量支持和存量調整,加大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培養力度”。專家指出,人工智能本科專業的設立,對我國各級各類院校的高層次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專家建議,人工智能不能孤立發展,它應該一個“專業類”,可創新人工智能與智能科學和技術專業的協同發展模式,構建與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相適應的知識結構和課程體系,實現人工智能和其他專業的有機復合與交叉。當然人工智能專業的路還很長,既有眼前的待解難題,也有未來的發展空間。

高校吃下定心丸

科研管理自主權有了政策保障

黨中央、國務院在完善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方面,出臺了系列文件;但如果好政策落實不到一線,科研人員就無法真正“脫綁解困”。

4月9日,教育部黨組對部屬各高校黨委印發《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抓好賦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權有關文件貫徹落實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一步提升高校落實科研自主權的操作性。

這份文件,進一步明晰高校在科研項目管理、經費管理、成果轉化應用及科研經費使用問題處理等方面的權力,劃出政策紅線底線,解除高校后顧之憂,讓高校吃下定心丸。

《通知》的整體思路,是堅持推進放管服改革、堅持放權不濫權、堅持放權不越線,同時簡潔管用,不求面面俱到成體系。

教育系統紀檢監察、審計、巡視巡察部門也要對高校落實科研自主權給予支持和保障,要最大限度降低對科研活動的干擾。

“《通知》從充分保護科研人員的角度出發,著眼于抓早抓小,改進工作機制,強化科研管理部門責任,層層設置‘防火墻’。”相關負責人說。

破“五唯”清華有新規

博士能否畢業不全看論文

名校的每一項制度改革,都具有某種風向標的作用。

4月22日,清華大學發布了新版《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規定》(以下簡稱《規定》)。

原《規定》要求博士生須達到學校和所在學科的學術論文發表要求方可審議學位。雖然“讀博要論文”這一觀念由來已久,但它其實并不符合新時期國家在教育和科技評價上克服“五唯”傾向的要求。修訂后的《規定》將這一表述改為:“博士生在學期間學術創新成果達到所在學科要求,方可提出學位申請。”一方面,鼓勵依據學位論文以及多元化的學術創新成果評價博士生學術水平,不再以學術論文作為唯一依據,激勵博士生開展原創性、前沿性、跨學科研究。另一方面,由各學科制定學術創新成果要求,不再設立學校層面的統一要求,尊重學科特點和差異。

實際上,這一改變的背后,是清華大學此前發布的一份統領性文件——《關于完善學術評價制度的若干意見》。

一流大學要有一流的學術標準和完善的學術評價制度。一流的學術標準體現了大學對學術質量的追求,學術評價制度反映了大學的自身定位和追求。

副課刷了回存在感

首個義務教育意見力挺“五育”

義務教育學段跨度長達9年,是在讀規模最大、學齡最長的教育階段,是與每個家庭、每個孩子命運息息相關的教育階段。

為了給學生未來發展奠定基礎,6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關于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文件——《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義務教育意見》)。

《義務教育意見》指出,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堅持“五育”并舉,也就是全面發展素質教育,強化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的應有地位。

那些曾“莫名其妙”被主課占用的副課,也理直氣壯地刷了回存在感。在體育上,《義務教育意見》提出了硬性要求,體育科目將被納入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計分科目;在美育上,要增強藝術熏陶,學校需幫助學生學會1至2項藝術技能;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勞動教育課時不能少于一半。

《義務教育意見》對黨政有關負責人也提出了要求:嚴禁下達升學指標或片面以升學率評價學校和教師。

此次改革旨在大力營造良好的教育生態,讓孩子在其健康成長的每一步,都有家庭、學校、政府和社會保駕護航。

北大退檔風波平息

被補錄不應成他們的“標簽”

今年錄取季,兩名河南考生體驗了一把坐過山車的感覺。

8月11日,北京大學就此前社會關注的退檔河南國家專項計劃考生一事做出聲明,指出招生辦公室的退檔理由不成立,決定按程序申請補錄已退檔的兩位考生。

因為此事,北京大學一度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

國家專項計劃定向招收貧困地區學生,2019年北京大學計劃在河南省國家專項計劃理工類招生8人,其中第7名和第8名的考生比第6名低了100多分。北京大學對這兩位學生進行了退檔,錄取了第二志愿報考的高分考生。

這一退檔流程圖,被他人拍照并上網傳播,迅速發酵成為網絡熱點,也掀起了公眾關于高校錄取自主權的討論——高校究竟有沒有權利拒絕自己不想要的學生?

8月15日,河南省教育廳發布信息稱,兩名退檔學生的補錄工作已經完成。至此,風波已近平息。

兩人已經在未名湖畔開始了大學生涯,他們身上,也不必再有“退檔被補錄”的標簽。

愿這段波折成為他們人生的插曲,愿他們抓住并珍惜這失而復得的機會,將自己的大學生活過得和其他人一樣精彩。

讓大學生忙起來

22項舉措推動本科教學改革

為了提高本科生培養質量,教育部也是蠻拼的。

10月8日,教育部印發《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本科教育意見》)。這份文件推出了22項舉措深化本科教學課程改革,落實“學生忙起來、教師強起來、管理嚴起來、效果實起來”的系統部署。

《本科教育意見》強調,要提高培養人才各環節教學質量,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堅決取消畢業前“清考”,嚴肅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要完善教師考核評價制度,推動教授到教學一線為本科生講授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

當然,提高本科教學質量,不是一蹴而就。去年,在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就強調,要打一場振興本科教育的攻堅戰。

一年多來,新工科、新農科、新醫科和新文科的建設正在推進,“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一流本科專業、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一流本科課程等文件陸續發布……在宏觀方面,“以本為本”成為上上下下最大共識;在中觀方面,本科教學在書記校長重點工作中位置靠前了;在微觀方面,學生忙起來了,本科畢業開始“難”起來了。

首批備案名單公布

教育APP迎來包容審慎監管

12月19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以下簡稱教育APP)備案名單。此次有1321家企業提交了2279個教育APP核驗申請,通過了152個教育APP。

為引導教育APP有序健康發展,教育部等多部門發布了我國首個全面規范教育APP的政策文件。

教育APP要按照“國家統一標準、各省分頭實施、企業屬地備案”的原則開展。教育部制定教育APP備案管理辦法,明確備案主體、備案時間、備案內容和備案流程;以省為單位推動備案,“一省備案,全國有效”;而教育APP提供者為學校的,則要按照隸屬關系到所屬教育行政部門備案。

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雷朝滋表示,根據國家“放管服”改革精神,對教育APP實施包容審慎監管,不設置準入許可、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在嚴守底線的前提下為新業態發展留足空間。

他強調,教育APP采集個人信息應遵循最小化原則,大范圍采集個人信息應經領導班子集體決策同意,第三方APP采集個人信息應與學校簽訂數據安全協議。不得向用戶重復采取個人信息,嚴格限制采集個人生物識別信息。

新課本“上崗”

統編教材讓學生都有中國心

臨近年底,北京、上海等6省(市)的高中生們,已經使用了一個學期的新課本了,不知道感覺如何?

根據中央要求,2017年教育部啟動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語文和歷史教材的統編工作,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教材編審工作已經全部完成。“三科教材意識形態屬性強,是國家意志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集中體現,具有特殊重要的育人作用。”教育部教材局局長田慧生介紹,2022年之前,統編版三科教材將在全國投入使用。

為什么要統編教材?因為,教材建設是國家事權,體現國家意志。

三科統編教材和以前的教材相比,變化都不小。就拿語文教材來說,創新了教材體例設計,以人文主題和學習任務群雙線組織單元;強化了語文實踐活動,注意整合學習情境、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促進語文教與學方式的轉變。

田慧生說,三科統編教材以普通高中課程標準為依據,充分體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讓學生都有一顆中國心,都有滿滿的中國情,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教育 高校 學生 學術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高清 | 亚洲人曰屄在线视频 | 色色中文字幕色色亚洲 | 婷婷久久五月综合色国产 | 肉体暴力强奷在线播放 | 一本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