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會議 會議
堅持在特色工作提質增效上下功夫
——廈門市集美區政協八屆四次會議開幕
人民政協網廈門12月28日電(記者 照寧 實習記者 曾天泰)12月28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廈門市集美區委員會四次會議開幕。委員們聽取并審議了集美區政協主席胡亞才所作的常委會工作報告和集美區政協副主席紀永強所作的提案工作報告。
12月28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廈門市集美區委員會四次會議開幕
1年來,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區政協常委會把準履職定位,追求務實創新,積極有為服務發展大局,扎實有效開展協商議政,為集美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為在更高起點上發揮優勢,助力發展委員展現新作為,區政協以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為契機,廣泛開展助力高素質高顏值跨島發展最美新市區建設“金點子”征集活動,廣大委員秉持集美情懷積極響應,獻計宜居、人文、產業、生態等6個方面147件“金點子”,為集美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政協篇章”。關于知識產權專利方面的建議得到全國政協、中央辦公廳和中央統戰部《零訊》采用,并獲國家領導人批示,實現了更高層次的議政建言。
集美區政協主席胡亞才作常委會工作報告
區政協注重搭建知情明政平臺,建立“1+X”政情通報制度,開展了10個方面、19場次的專項通報。努力改變“建議止于批示”,建立《政協建言資政和社情民意信息區領導批示件跟蹤與反饋制度》,加力詢問促轉化,推動14件區領導批示的建議成果得到有效辦理。同時,區政協圍繞加強城鄉社區建設,召開高校委員季談會,提出針對性、可操作的對策建議12條,其中“將原區計生局辦公樓轉換為紡織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并建立午餐服務點和日間照料中心,拓展該社區服務項目”的具體建議,得到區政府的采納落實。
此外 ,區政協鼓勵和組織委員深入體察民情,及時反映群眾的訴求和愿望,全年共收集社情民意信息200多條,并進一步深化“委員基層行”系列活動,委員們崇德向善,熱心公益彰顯責任,把更暖的關愛、更優的服務送給各界群眾。全年開展社區講堂7次、志愿服務14次、醫療義診服務5次、走訪企業48家,委員捐助公益近百萬元。
區政協加強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人民團體、無黨派人士的經常性聯系,1年來,區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提交大會、常委會發言19份,撰寫集體提案25件,完成課題調研25個;76人次各界別委員參加黨委政府開展的監督評議活動。
集美區政協副主席紀永強作提案工作報告
就如何促進人才引進與經濟貢獻更緊密融合,區政協召開高校委員季談會協商,從引才用才留才3個環節建言獻策,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13條,區委組織部等相關單位及時采納,修訂完善相關政策。為積極發揮港澳委員作用,區政協設立港澳委員專項“公益基金”,結對幫扶貧困家庭和學生,在愛心聯結中交融情感。
為樹牢“委員強則政協強”的理念,強化委員履職本領,錘煉委員隊伍,促進履職提質增效,區政協加強委員學習培訓,堅持落實“2+1”學習培訓機制,即每年2次學習培訓及1次暑期讀書班。
為強化委員履職動態管理,區政協增添了委員履職“隨堂作業”,落實大會履職情況通報制,規范委員履職行為;完善聯系服務機制,全年常態化走訪委員36人次,詳細了解掌握委員工作、學習、履職情況,激勵委員扎實履職;完善激勵機制,以評選優秀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先進個人等形式,激發委員履職熱情。
為深化政協機關隊伍建設,區政協有序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持之以恒改作風正作風,每次政協活動都堅持調研在前、方案先行,以方案的周密性、調研的針對性促進履職的高質量。
提案方面,區政協八屆三次會議以來共收到提案173件,經審查合并立案157件,從提案人反饋的意見看,表示滿意或基本滿意的171件,滿意率達98.84%。1年來,通過專題協商,重點督辦,提案辦理工作有序推進,提案辦理質量明顯提升。
區政協堅持“一主題多形式”的辦理方式。堅持方案先行原則,認真制定重點提案辦理考評及評議部門工作的方案,按照抓早抓小抓細的要求,將提案辦理與部門工作評議分開進行,細化評議內容、評議步驟,對評議工作提出明確的要求。同時區政協開展聯合督辦,提案委與專委會聯合組織對委員提出的“關于加快集美物聯網智慧社區建設的建議”等提案進行現場視察督辦,收集委員意見建議供有關部門決策參考。將往年多名委員集中反映的“加快集美海岸線景觀帶建設的建議”,列入今年政協常委會專題民主監督議題,結合常委會的民主監督,開展提案辦理“回頭看”,推動提案的辦理。
委員以為民履職的情杯,提出了許多改善民生的提案。“關于綜合構建我區中小學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機制的建議”“關于盡快解決我區大批無證幼兒園辦學問題的建議”等,建議政府重視校外補習機構泛濫問題,促進依法依規辦學。“關于健全完善我區養老事業發展的建議”,建議政府部門加強對社會養老機構的監管,完善醫養護一體化發展,加快養老機構建設服務步伐。
廈門市集美區政協委員認真聽取和審議常委會工作報告
城市建設與管理一直是委員關注的一個焦點,“關于加強小區安全管理,防范高空墜物傷人的建議”“關于加強新興住宅小區電動自行車管理的建議”等提案,從安全防范的角度,建議政府加大安全知識宣傳力度,加強監督檢查,及時排查隱患,杜絕事故發生,保護人身財產安全。“關于持續完善垃圾分類管理的建議”,建議政府重視垃圾分類的轉運工作,建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信息化平臺及生活垃圾分類信用監管平臺。
2020年,區政協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自覺在區委的領導下,適應形勢發展,堅守初心使命,強化理論武裝,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協工作會議暨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探索搭建“2+1+N”相對固定的學習平臺,提高學習實效。并重點就提升城鄉發展融合度和品質,加快發展集美夜經濟、農村人居環境治理,以及推進水環境綜合治理等議題展開深度議政建言。
要主動聚焦民生議題多獻策,堅持以“小切口”做“大文章”,發揮3年來對于“高校委員季談會”的探索成果,努力把“高校委員季談會”作為本屆政協的品牌培育好,進一步增添“依托自身優勢,集和眾智助力地方發展”的新成效,通過“再調研、再視察、再協商、再提案”等方式,打好“組合拳”,增強履職疊加效應,探索在“集美政協”微信公眾平臺設立“知情明政”專欄,不斷拓寬信息傳遞方式和途經,有效幫助委員動態掌握黨政機關工作重點。發揮委員年度履職情況大會交流通報、委員履職量化考評、委員“隨堂作業”等現有管理機制,進一步促進委員珍惜榮譽、自覺履職,實行“實地察看+隨堂作業+座談討論”的建言方式,提高委員履職的整體合力,為建設高素質高顏值跨島發展最美新市區揚鞭奮蹄、再立新功。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委員 政協 區政 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