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看點 看點

云南麗江創新制度、嚴格措施 發展促保護 保護促發展

2019年12月23日 09:54 | 來源:經濟日報
分享到: 

云南麗江創新制度、嚴格措施

發展促保護 保護促發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曹 松

近年來,云南省麗江市持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尤其是2018年6月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以來,麗江啟動最嚴格整改措施,不僅拉市海環保督察整改工作成效顯著,還創新制度措施,引導當地群眾將保護環境化為生產生活自覺,走上了以發展促保護,以保護促發展的道路。

緊扣“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體,近年來麗江市把自身的發展放到全省、全國的大局中,強化對重要生態功能區的生態保護和環境建設,開展實施一系列以防治污染改善生態環境、以修復生態擴大環境容量、以環境保護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為主要內容的重大實踐。

推進環保督察整改

麗江市拉市海高原濕地波光瀲滟、碧波如洗,站在岸邊遠眺,成群候鳥戲水覓食,與青山碧水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生態畫卷。

然而,過去的拉市海,岸邊馬場、客棧擁擠不堪;水中各種戲水項目攪渾了碧水……

2016年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開展以來,麗江生態環境“大體檢”暴露出一大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拉市海就在其中。

“那不是拉市海原本的樣子。”麗江市拉市海景區管理局常務副局長、拉市鎮黨委書記李江濤說,拉市海高原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作為1998年云南省批準建立的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自然保護區,2004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其生態服務功能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無可取代,然而無序的旅游發展雖然富了當地百姓,卻嚴重威脅到拉市海的生態環境。

2018年10月8日起,麗江全面取締拉市海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季節性核心區的旅游活動,全面禁止拉市海水上旅游活動,收繳船只及附屬設施1.3萬件;規范騎馬旅游活動,取締馬場36個;堅決拆除違章建筑,累計拆除核心區和季節性核心區違章建筑9萬多平方米。

“經過整治,水變清了,候鳥又飛回來了。”李江濤說,數據顯示,保護區鳥類由1997年的57個種類2.5萬只增加到2019年的235個種類12萬余只。

截至目前,麗江市已經完成整改中央環保督查組反饋問題22項,剩余5項任務正在有序推進。

保護環境成為自覺

乘坐纜車登上海拔3100米的老君山國家公園,只見原始森林綿延起伏,丹霞地貌層錯交替……這里地處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黎明傈僳族鄉,是世界自然遺產地“三江并流”核心區,森林覆蓋率達90%,生物多樣性豐富。

“小時候河里到處都是魚,可后來樹越砍越少,環境越來越差,村里吃水都困難!”黎明鄉黎光村黨總支書記蜂金龍說。

黎光村有1300多名村民,坐吃山空的道理大家都明白。盡管各級各部門加大了對老君山森林資源的執法保護力度,可是長期在溫飽線上徘徊的村民還是會打山林的算盤。

“環境保護不能讓大家餓肚子。”蜂金龍表示,要讓村民們保護好他們所生存的這片大山,就要讓村民們吃飽穿暖,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

2015年,在麗江健康與環境研究中心的支持下,黎光村嘗試了“村寨銀行”與生態保護聯動項目探索:村民以小組為單位,每家拿出1000元入股,公益組織按1∶1配比提供公益金組成本金,每年發放給村小組內三分之一的農戶用于生產生活,1年后連本帶息還款,并由下一批農戶進行借貸,以此方式滾動借貸。與此同時,參加村寨銀行的農戶必須做出承諾保護環境,破壞生態的人入股本金將作為罰款,貸款機會也將喪失。

村寨銀行的模式把環境保護變成村民的一種生活自覺。近幾年,村民們不再砍樹,種起了核桃、花椒等,生態環境的改善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慕名來到老君山,村民們建客棧、開餐館、做導游,腰包鼓了起來。2019年1月至10月,老君山黎明景區接待游客5.4萬人,實現旅游收入647.41萬元,同比增長20.34%。目前黎光村村寨銀行總資金達到46.5萬元,272戶加入其中并受益,全村保護森林面積達11.57萬畝。

放下斧頭吃生態飯

來到玉龍縣魯甸鄉海拔2000多米的深山中,一片中藥材基地出現在眼前。

“這里種植的都是滇重樓,因為低緯度高海拔的地理環境,種出來的品質特別好。”麗江云鑫綠色生物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和云告訴記者。而在20多年前,他的身份是當地有名的木材老板。

作為滇西北最大的林區,在木材大開發的年代,魯甸鄉有58個木材加工廠,270多輛運輸汽車。

“砍了一片山,富了一小部分人。”和云說。1998年,國家禁伐天然林,魯甸經濟一落千丈,農民收入驟減,此時的魯甸人一片迷茫。

一些木材老板紛紛離開,和云卻留下來,想在自己的家鄉走出一條新路。不讓砍樹,大山里還有豐富的藥材資源。經過多次學習嘗試,和云掌握了重樓的生長習性,經過近十年的努力,在魯甸鄉建成了1600畝的滇重樓栽培示范基地,年生產滇重樓種子達2500公斤以上,培育種苗1500多萬株,成為我國最大的滇重樓種植基地。

放下斧頭,魯甸鄉的林農們紛紛轉身為藥農。

“藥材的種植條件要求高,需要農家肥,好的生態環境種植出來的藥材價值更高。”在魯甸鄉黨委書記張鳳超眼里,發展中藥產業讓村民們更加明白了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也讓魯甸走上了以發展促保護,以保護促發展的道路。

如今,魯甸鄉90%的農民種植藥材,種植面積超過6萬多畝,產值突破3.5億元,成為遠近聞名的“云藥之鄉”。當地農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森林資源也得到有效保護。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核心思想,作為長江上游的重要生態屏障,麗江市已經凝聚起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強大共識。”麗江市委書記崔茂虎說。

數據顯示,2019年1月至10月,麗江市中心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在100%,連續多年位居云南第一、全國前列;瀘沽湖水質保持一類,為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中水質最好的湖泊;拉市海水質保持三類,金沙江干流水質保持二類;全市河流水質達標率為87.0%。

編輯:李澤杰

關鍵詞:保護 發展 生態 麗江 拉市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 久久久久国产视频 | 日本最新免费新一二三区 | 日本最新免费二区 | 在线视频网站色秀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