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秦文君:爬格子的意義
作者:秦文君
我投身兒童文學事業時間不算長,40年左右,比起一些前輩差很多。為何能堅持40年,是因為兒童文學是孩子尋找美、尋找幸福的百科全書。何況,兒童文學作家這個職業大有樂趣——忠于獨創,能夠寫出東方情懷和有意思的文本,并且看著出版社將它們變成活潑的書。不過,更有一種無形的責任,以及對文學的癡迷和熱愛,推動我在文學藝術上不斷超越自我。努力在兒童文學創作領域跋山涉水的、向往寫出精品力作的作家,往往都是扎扎實實爬格子的人,而不是跳格子。
從1982年起,我出版了70多本書,獲各種獎也有80余次,雖然現在寫作主要用電腦了,但在我心里,還是愿意把寫作叫“爬格子”。我最向往的生活是爬一輩子格子,所擁有的是筆、深度的眼鏡、清貧的生活、一屋子書,以及對于寫作的愛和勇氣。
近年來,中國兒童文學市場向好,不少作家脫貧了。但是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社會風氣也有些功利化。這時候,作家自身的堅守就顯得很重要,要呵護美好的姿態,維護獨有的價值,在多元文化時代的選擇中,保持高雅的追求和內心的寧靜。
關于兒童文學是兒童重要還是文學重要,這個爭論從來沒有結束過。我想,其實兩者都舉足輕重。一個作家的造化不是單一的,取決于作家對藝術的態度,取決于心靈家園是否豐富,藝術的造詣能否進步。而作為兒童文學作家,除了要具備種種文學的創造能力、敘事能力、價值判斷、美感、語言魅力等,還要有對兒童敘說的舉重若輕的能力,要有一個大有難度的綜合能力。我希望因為內心強烈的創作沖動而去爬格子,我在今年出版的《云三彩》就是這樣一部慢慢積累而成的兒童文學作品。
20多年前,我就已對“外來的女孩”這一題材產生濃厚興趣,我想要表達的最核心的問題其實是城鎮化對于女性的解放。因此,《云三彩》的故事著重展現小女孩李三彩的個人解放和心靈開放。城鎮化的過程必然涉及人的遷徙,從鄉土中國的熟人社會遷徙到充滿隔膜和距離感的都市空間,鄉村社會結構和生活環境,比如多數農村的“男耕女織”“男主外,女主內”的生活方式,實際上對于女性的身體和心靈,在觀念上都有著一定的束縛,而城鎮化的遷徙對于女性來說,就像是從潘多拉魔盒里被釋放出來一樣。
書寫兒童,要根植于兒童的心靈世界,視角和審美更要根植于社會、人性,探討無限的可能性。《云三彩》里的小女孩李三彩初到上海時,在學校里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朋友,而在家庭中,她的父母將一腔熱忱都傾注在了弟弟身上,她缺少父母之愛和朋友之愛。在上海這個形形色色、你來我往的都市空間中,三彩與爸爸、媽媽和弟弟之間的隔膜,與同學、老師和社會的隔膜,促使她的內心世界產生了質的變化。在以小農經濟為主導的農村社會空間中,三彩帶有“女俠”的個性和特質,有著對于自我身份的明晰認定,但她在上海作為一個外來者,面對社會的轉型,城市中的現代生活,現代服務業的興起,必須要融入城市、理解城市,因此三彩進入城市空間以后需要做出許多改變。
上海到底是什么?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花了較多的功夫,我曾經在面對每一位采訪對象時拋出這樣一個問題:“第一次從家鄉來到上海,什么感受讓你最為深刻?”我記得很多人不約而同地談到了飲食,有人到上海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吃傳說中的豆漿、油條,有人說第一次到上海吃的是進口的橡皮糖,也有人說在上海第一次吃蛋黃不燒熟、可以用吸管吸食的煎蛋,感覺自己很有成就感,生活方式突然間變得洋氣了。我還曾經到過一位在上海生活了十幾年的女性家中采訪,從外表上看,這已經是一個非常上海化的東北女性,無論是她的上海話,還是做事、穿著都是地地道道的上海風格。直到吃飯的時候,我發現她在家做了一盆“亂燉”,突然意識到她雖然想融入上海,但是內在的基因還是更喜歡自己家鄉的飯菜。人不可能完全脫胎換骨,也不需要脫胎換骨,一樣也可以融入這個城市,這就是上海。
我曾收到過一位讀者的來信,這位從外地到上海上大學的男孩子剛到上海的時候,就覺得自己對上海很熟悉,原因是他當年看過我寫的“賈里”系列里面的一本書《小鬼魯智勝》,這本書里雖然沒有刻意去描述上海的風土人情,卻讓他從中感受到了上海的風情和社會各方面。
回想起來,圖畫書文本《我是花木蘭》也是根植于童年,顯現社會新形態和傳統文化力量共存的社會。它講述了一個女孩成長的故事,這種東方審美的作品此前被很多人詮釋過,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挑戰。為了精準把握當代兒童的審美視角和語言敘述,其間,我找了100個孩子,請他們說說心目中的花木蘭。在我選擇用什么藝術形式表現花木蘭的時候,一個新鮮的念頭冒出來,能不能讓1000多年前的花木蘭和現在的孩子對話,用新穎的雙重視角,雙線敘事。
有了當代兒童的視角和審美,還必須有歷史視角、文學陳述和藝術造詣,要忠于當年的社會風情和文化關聯。為此,我去了荒漠、古戰場、山川,體驗花木蘭上戰場的感受。去甘肅、河南的一些地方,從不斷挖掘出來的鐵甲、兵刀、長矛中,推斷出古戰場當時的場景。在那無限空曠的地方,看飛鳥的影子、浮動的云彩,并將這一切升華為文化想象。
北魏時期的民風是比較開放和彪悍的,花木蘭家鄉的婦女都會騎馬、射獵。為了探索花木蘭的特質和天性,我還嘗試從富有特色的地方戲著手。公認的花木蘭故里——河南商丘虞城縣一帶所唱的豫劇和常香玉老師唱的豫劇不同,是豫東調,吸收了大量的山東梆子唱腔加以融合。聽著豫東派馬金鳳老師的演唱,行腔洗練、輕盈明快、俏麗活潑、字多腔少,在其代表劇目《花槍緣》中有顯著表現。我從這些聲音里推想出花木蘭的面貌,還有干練的口音和嗓音。
《我是花木蘭》用了一個雙重的構架,既有古老故事的敘述,也有當代女孩的心語。文本最后的一些文字是文本的魂:一起從軍的鐵哥們兒來看她,花木蘭悄悄避開,囑咐弟弟陪他們玩。鐵哥們兒未必知道,久戰沙場,軍功累累的“木蘭兄弟”,是個女孩。而在另一條線,當代的小女孩對性別又有不同的認定,從中感悟時代的變遷和進步。
最近得知,《我是花木蘭》即將在美國、日本、英國出版,我感到自豪。
作品的寫作過程是心靈開放的過程。爬格子是忠于獨創的,嚴謹而艱難,也是堅持自我、探索寫作的無限可能性的過程,讓一種勃勃燃燒的精神內力永遠不會改變。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上海 花木蘭 兒童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