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創新舉措
太湖淀山湖湖長協作機制建立
人民政協網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 王菡娟)如何在長三角區域開展河湖長制一體化機制創新?如何推進太湖流域跨區域湖泊河流協調聯動、聯保共治?日前,在浙江長興縣召開的太湖淀山湖湖長協作會議上,以上問題得到了充分解答。太湖、淀山湖及主要出入湖河道湖長、河長們共同見證了太湖淀山湖湖長協作機制的建立,這是繼去年建立太湖湖長協作機制后,太湖流域在落實河湖長制方面的又一重大創新舉措。
會議審議通過了《太湖淀山湖湖長協作機制規則》。規則指出,太湖淀山湖湖長協作機制主要任務是加強太湖、淀山湖沿湖地區間、河湖長間的協調聯動,統籌推進太湖、淀山湖以及入湖河道和周邊陸域的綜合治理和管理保護,協調解決跨區域、跨部門的重大問題,確保太湖淀山湖湖長制工作取得更大實效。
根據規則,協作機制成員主要由江蘇、浙江省級太湖湖長,江蘇、上海省(市)級淀山湖湖長;沿太湖蘇州、無錫、常州、湖州市級太湖湖長,沿淀山湖蘇州、青浦市 (區)級淀山湖湖長;主要出入湖河道所在縣(市、區)的縣級河長;太湖局和江蘇、浙江、上海省(市)級河長制辦公室及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有關負責同志,以及蘇州、無錫、常州、湖州、青浦市(區)級河長辦有關負責同志組成。
2018年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后,太湖局迅速響應,商江蘇、浙江兩省建立了我國第一個跨省湖泊湖長高層次議事協調平臺——太湖湖長協作機制,對跨省湖泊湖長協作和協同治理開展了先行探索。一年來的實踐表明,太湖湖長協作機制發揮了重要示范引領作用,以此為標桿,太湖流域各地積極創新深化跨區域河湖治理保護和協調聯動,有力地推動了跨界河湖的聯保共治。
作為太湖流域第二大跨省湖泊的淀山湖,與太湖水系相連互通,長期以來其治理與保護一直是江蘇、上海兩省市的工作重點,但一直缺乏有效的議事協商平臺來凝聚治水合力。今年6月,中央出臺《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總體方案》,提出以淀山湖等湖泊為關鍵節點完善區域水利發展布局,打造環淀山湖區域創新綠核。
在此背景下,太湖局聯合三省市召開太湖淀山湖湖長協作會議,將地處示范區核心區域的淀山湖納入跨省湖泊協商議事范疇,拓展建立太湖淀山湖湖長協作機制,一體推進太湖、淀山湖及出入湖河道的綜合整治與管理保護。
太湖局局長吳文慶表示,按照中央要求,流域管理機構要在河長制工作中充分發揮協調、指導、監督、監測等作用。因此,太湖局將用好太湖淀山湖湖長協作機制這個平臺,不斷探索創新河長制湖長制“見成效”的實現形式,大力推動跨界河湖聯保共治,讓太湖、淀山湖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湖。
全國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在講話中說,當前,太湖流域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正處于全面實現從“有名”向“有實”轉變的關鍵期,要把建設好維護好幸福河湖作為重大政治責任牢牢扛在肩上,以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新成效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支撐和保障。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太湖淀山湖 湖長協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