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重讀范迪安《蘇高禮寫生中的創造》 追憶蘇高禮的藝術人生

2019年12月03日 09:05 | 來源:雅昌藝術網
分享到: 

GEqLgzqUdZB5WJhtjLaRZrTEaQDjwTcYdgHXKSA1.jpg

蘇高禮

2019年12月2日,著名油畫家、藝術教育家、中央美院教授蘇高禮逝世,享年82歲。

蘇高禮,著名油畫美術教育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1937年出生于山西省平定縣南陽勝村。1954-1958年就讀于中央美術學院附中,畢業后被保送至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學習。1960-1966年赴蘇聯留學,畢業于列賓美術學院油畫系梅爾尼科夫工作室。回國后任教于中央美術學院,曾任油畫系第二工作室副主任,油畫研修班工作室主任。1997年所主持的油畫研修班的教學獲國家教委頒發的成人教育成果獎。代表作品有《周總理是我們的貼心人》《偉人歸來》《不可磨滅的記憶》《太行山上》等。

HTkqBfmgMrP4VsmWvZbUFG9FeUjoNM9f0mGkoxiF.jpg

蘇高禮《老英雄》 紙板油畫  39x53cm  1977

t3DOnSazQFKWotHMifHAWp6DnODRoNBFWfb2UDrW.jpg

林崗、龐濤、蘇高禮 《周總理是我們的貼心人》 布面油畫

r0QwG5ahRZeDDllitBkumR9ebO9fACEP91XAoEa6.jpg

杜鍵、高亞光、蘇高禮 《偉人歸來》布面油畫

在藝術創作上,蘇高禮以他特有的“寫生”方式,感悟自然、感受生活,體驗生命。蘇高禮的作品主題明確、結構概括洗練、色調明快飽滿,從對普通人物、場景的描繪表現中,彰顯出他對畫面自信從容的駕馭能力和不凡的藝術品格。蘇高禮一生投入教與學,是當之無愧的教育家。在年輕時候,蘇高禮的速寫與素描就已顯示出大家跡象,畫面概括,用筆老到,品位極高。

5xUDSIObJS3J5ulh3fhfXlW5nXtLZm4b53n4ahLG.jpg

2017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八十抒懷”蘇高禮新作展展覽現場

2017年6月,在蘇高禮先生八十歲之際,中央美術學院為蘇高禮先生舉辦“八十抒懷”蘇高禮新作展,展出了蘇高禮先生本人根據70至80年代在家鄉和太行山地區的寫生重新創作的新作,呈現蘇高禮先生對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深入理解,以及今生對家鄉難舍之情感,體現了藝術家在這個時代特有的追求。在展覽舉辦之時,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曾經撰文《蘇高禮寫生中的創造》深度剖析蘇高禮先生的藝術創作,在此重新發布以作悼念。

范迪安:蘇高禮寫生中的創造

油畫系為從教學崗位上退下來的教授辦個展將成定制,蘇高禮先生是第一位,這也是蘇先生的第一次個人展覽。在看到蘇先生的展覽之前,我很難想象展覽的面貌,因為大凡個展,總要陳列出自己的創作作品并輔以許多介紹文字。從請柬到招貼,從布置到開幕式,都有一套趨向排場的“通例”。但走進蘇先生的個展,卻發現展覽完全是別一番樸素的景象。他的這個個展出示的全部是寫生作品,干干凈凈沒有累贅的說明,作品卻滿滿當當地占據了美院美術館三個樓層的展廳。在看慣了各種有著“通例”的個展之后走入這樣的空間,頓時覺得滿目清爽,連空氣都是清新的。當然,在清新的空氣中,還可以嗅到那從作品中散發出來的泥土的芬芳。

rrnv7lvrCcvQ4tvdE0iPeyohnOEPvTWL8yFllyET.png

蘇高禮 《玉米圖》布面油畫 90x80cm

vJqCyyoUQKA4ljT0SIFLhCJfhjlx0hhEAMlvcEif.png

蘇高禮 《雨中糯黑村寨》紙板油畫 38.5x54.7cm

MFHU57zfuU9zPqB7mDk0sScz5n3ue0sNWrey9qWT.png

5vWEkBFq0aZU61NLLVmQcNWkyVufTIaLFKaJer4V.png

蘇高禮 《家鄉窯洞》布面油畫 80x100cm

d2c4NVA7VerEOGOWb0ikcQKWUlGm1LigEsO8x9ft.png

蘇高禮 《修大寨田》紙板水粉 32x55.5cm

p1oE3P1Wa1ATIvz67zYvVdPgg0JHiL4DUcNjDGql.png

蘇高禮 《厚生》紙板油畫 50x40cm

蘇高禮先生是一位好教師。在美院油畫系執教幾十年中,他的認真負責是出了名的。不僅教的認真、有法,而且待學生如親子,循循善誘,親切許人。近十多年來,他主持油畫系助教進修班的教學所取得的成績,已為美院教學工作中的一個典范。他把個人的展覽辦成寫生作品展,讓我們首先看到了他的為師風范;展覽本身就是一個具體直接的教學空間,可以讓同道欣賞、評點,更能使藝術學子們獲得直接的教益。蘇先生這樣表示出自己是教師身份的展覽,讓人頓生感激之情。另一方面,展覽還讓人鮮明地看到了蘇先生的藝術生涯,沒有幾十年的積累,何來整個展覽的寫生之作?展出的作品是他從寫生的庫存中選出來的,他的實際作品量還要多。寫生之路是許多油畫家走過的,但顯然,蘇先生走的更加堅定、更寬遠,寫生之路已成為他教學之外常走的路。

CwYAy7cWfe10QOF2SNuDgdnIhdWi0dAhnE5DzHfc.jpg

蘇高禮與蘇聯同學在阿魯布卡外光寫生

rikytfi5kJO0n1MAbpWJuGsyawiXVdGNguZE40LX.jpg

蘇高禮《靜物》 紙本鉛筆 42.3cm×33.7cm 1955年

在蘇先生的寫生展中,我首先看到了歷史。這就是他在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早期,也就是“四人幫”被粉碎到改革開放初期這段時間的作品。我們經常說改革時代帶來中國油畫的歷史性轉折,在1980年以后,新的藝術主題和新的風格成為時代變化的特征。這當然沒有錯,問題是我們在較多研究80年代前后畫壇面貌激變的時候,幾乎忽視了一個可以說頗為重要的現象,那就是畫家們如何在繪畫感覺上拉開了與“文革”美術的距離。“文革”美術除了在樣式上形成對思想的禁錮之外,同時在感覺上統一了畫家的口味,這幾乎是更根本的。所以不少畫家后來在談到美術上的“撥亂反正”時,都說到“文革”結束后的當務之急是“恢復”油畫的感覺。那個時期油畫家們不約而同地離開城市,“走向鄉土”,有的走到遠地的邊疆,在理論上則贊同“鄉土寫實主義”這樣一種思潮的概括,就是這種心理的表征。到邊疆和農村去畫寫生,在那個時期并不簡單地逃離城市,而是通過“尋找失落的世界”去尋找心理的代償,通過寫生來恢復“文革”中遭受壓抑和被破壞的藝術感覺。畫風的轉變不是在一夜之間完成的。可以說,“寫生”這種最普遍的藝術實踐成為當時油畫家的共同意識。蘇高禮和他的同時代畫家在這個時期人值中年,這種迫切地尋求真實感覺的心情本身就是十分真實的,那一批畫家在那個時期都有過在寫生中恢復活力的經歷。因此,那個時期的寫生作品,或者說那么一段集中寫生時期,是80年代以后中國油畫猛然大變的前奏和準備,理所當然地應該歸到藝術史的篇章中去。只有這樣,才能看出中國油畫轉折和轉型的邏輯。

0beo12bIeNoQyX9W6Sknavv0BfP5wJjPkkvYn8S6.jpg

蘇高禮《放學歸來》  紙板油畫  39x55cm  1985年

TLCDZOdBfLw9sdRKvt8DuYyVe7wBxLj1bE4fNJpi.png

蘇高禮 《陽光》布面油畫

6H8pTqpLUfxHqIClQ5YYv0up2RUUwZViiTZKQLJh.png

蘇高禮 《叢樹》紙板油畫 39.4x54cm

蘇高禮的油畫寫生與眾相同又與眾不同。不同的是他的畫特別明顯地表現出完整作品的面貌。這首先是由作品結構上的完整性構成的。在他的畫前,我驚異于他面對自然景色取舍有度、似得神助的能力,就像用感覺過濾自然一樣,把畫面空間營造成張弛跌宕的藝術空間,既概括又有豐富的細節,在色彩的塑造中形成黑白灰的層次和節奏。古人說作詩做到順手拈來皆是詩時,“處處山川怕見君”,怕落到詩人眼中成為好詩。在蘇高禮那里,幾乎、也是“處處山川怕見君”,怕落在他的眼中成為好畫了。再進一步說,蘇高禮寫生作品的完整性還表現在他下筆即有“主題”的特點上。他的許多畫不僅傳達了“此情此景”的新鮮感受,而且還容納了充沛的“思想性”。這方面,以他1977年在山西寫生的《種麥忙》、1978年在黑龍江寫生的《開墾處女地》和《黑土地》、1985年在云南寫生的《紅土地》等“大幅”風景為典型,這里的“大幅”不是指尺寸的大,而是指的是結構上的大方和景域上的闊大。美國60年代興起的“紐約學派”中有“色域派”一個分支,講求的是利用色彩在畫布上暈化的效果,實現視覺上超逸實際所畫的面積的彌漫感覺。在蘇高禮這里,則有以畫面空間的節奏造成景色上的超逸,聊以“景域”稱之。在《黑土地》中,前景在大片向右方發展的沃土和從中景向遠方發展的原野形成“之”字型延伸,把人的視野引向遼闊的天際。在《開墾處女地》中,從近處向遠處連接的黑色土壤一氣呵成,黃色的枯草間雜其中,順而遠去,如一犁破開,掀起芬芳的浪花,讓人感到舒暢與痛快,從而可以領略畫家作畫時的澎湃感興。蘇高禮風景在80年代前后這樣盡情地描繪了田園風光,又這樣抒情地表現出大自然的勃發生機,聯系那個時期整個中國農村的變化和發展,不也是一段歷史的寫照么。

當然,除了投身自然的努力外,畫家的風格也與學術上的淵源有關。蘇高禮是“文革”前到前蘇聯留學的最后一批學生之一。那時候前蘇聯的藝術已經經過解凍,原先統一的“蘇派”有了多樣化的轉變,他又在列賓美術學院中思維活躍、畫風闊略的梅爾尼科夫壁畫工作室學習,養成的是雄健一格的藝術追求,對大畫的結構多有從容的把握。回國之后,他將梅派擅長畫大畫的能力用在風景寫生中,就自然而然地顯示出出手不凡的意境。

pSe7bjyF67lZj3d1BJvsHSfjC8GrX0zkQdJS098S.jpg

蘇高禮《花墻》 布面油彩  39.5cm×54.3cm 1986

qqI9RqOgFZkRY0d3cLGTmV8KpB9L6AuNIW3nyApR.jpg

蘇高禮《這里有個春舫書屋》 布面油彩  40cm×55.5cm 2010年

H8vUbCYgRxSo4t3OTLdbPDVEDuvLsabFQbMlocAi.jpg

蘇高禮 父親 紙板油畫 51.5cm×36.5cm 1964年

vKhQYJxvcYqOnUOv4JphCoOoexQIslmIO9Y3x6aJ.jpg

撒尼大嬸  紙板油畫  55x39cm  1985

還可以具體一點分析,蘇高禮的油畫在三個方面的特點是非常明顯的。第一是他畫中的“真”氣。他的寫生是真正面向自然、面向生活的會心之作。我們說老一輩畫家都有這種精神,都有這種傳統,那就是真誠地走近大自然,不是去做一種姿態,找一點小情調,而是放下自己作為精神貴族的架子,真正去和自然貼近,在一種與自然沒有阻礙的、沒有間隔的貼近中,喚起藝術的感覺。戴士和在座談會上說:“在看畫時,我都能感受到蘇老師坐在田埂邊、坐在樹底下、坐在村角里,他在畫畫時,一筆一筆,下筆時,他的那種精神狀態、他的心情、他追求的那種東西。”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真誠,他的畫才有激動人的魅力,也正是這種真誠和他的能力基礎結合在一起,他的畫才能既完整又動人。第二是他畫中的“生”氣。寫生貴在“寫”和寫的是“生”之物,但是,畫家眼前的“生”之物貌并不見得都是物之本質,這里就需要取舍,捕捉最能體現自然生機的要素。依我之見,蘇高禮的油畫,一是突出地感受和傳達了自然景色下的光,用色彩塑造和強調出生動的光感,于是畫面有了極響亮、極明快的性格,也有了大自然的蓬勃生機。二是在色彩上貼近風景的地域屬性,特別是到了80年代中期以后,他在河北、山西等山地的寫生,找到了一種與華北山區黃土地、黃泥房的感覺十分接近、但又在色澤上十分滋潤的暖黃色調,畫出的景色毫無造作之感。正是這種由現實獲得的“生”氣,使他的作品透露出自然的生命儀態。第三,他的畫有一種剛毅的“骨”氣。這種“骨”氣體現在他畫面方正的結構上,體現在用平實的筆觸造型的形象體量上,還體現在他經常用濃重的線條提神式地強調了形象的輪廓上,總之是一路剛健有力的畫風。這種美學趣味的后面,是藝術家的人格精神,是蘇先生保持住的勞動人民之子的本色。

難得有蘇先生這樣的畫家,教了大半輩子書,畫了大半輩的寫生,而今依然面對自然作為自己的藝術目標。他的寫生之路正是一條人生之路。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范迪安

2017年6月

編輯:楊嵐

關鍵詞:蘇高 高禮 寫生 油畫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午夜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日本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区 | 午夜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飘花国产午夜理论片不卡 | 日本免费一区小泽玛利亚视频 | 久久精品免视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