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流感流行季來臨 中醫專家教你科學防流感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提示,專家預測,11月中下旬流感活動將開始逐步增強,之后我國也將由北向南陸續進入流感流行季。
1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聯合發布《關于做好今冬明春流行性感冒醫療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提出,在流感醫療救治中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辨證論治,科學應用中醫藥技術方法開展治療,努力提高臨床療效。
“中醫藥在流感的預防與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有非常多有效的經方驗方,用藥較為安全,同時還不會出現菌群失調、耐藥等弊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表示。
流感不是感冒 要正確區分
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官方微信科普,流感全稱為流行性感冒。在生活中,老百姓往往會將流感和感冒混淆,其實二者并不相同,流感可能會引起危及生命的并發癥,需要及時治療,不可疏忽大意。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肺病科主任苗青提出,流感和感冒從癥狀上就可以區分。流感患者多會有39到40攝氏度的高熱寒戰,全身疼痛明顯,常有嚴重的咳嗽,而普通感冒不發熱或輕中度熱沒有寒戰,常有鼻塞和喉嚨痛等癥狀。
劉清泉介紹,流感是人感染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與普通感冒的病因不同。而且流感病毒易變,傳染性較強,要注意預防和早期治療。
“在中醫學中并沒有‘流感’一詞,但早在《周禮》中就提出了‘疫病’的概念,認識到不同于一般的傷風、感冒,是一種具有一定傳染性,容易造成流行,發熱頭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劉清泉稱。
劉清泉提醒,即使是普通感冒,也應引起重視、及時治療,否則將容易招致流感的發生。若出現發燒、頭痛、肌肉和關節痛等癥狀,一定要馬上就醫。
中醫藥防治流感歷史悠久 確有優勢
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印發的《北京市2019年冬季流行性感冒中醫藥防治專家指導意見》提出,流行性感冒建議首選中醫藥治療,病后易發生重癥的高危人群、重癥和危重癥病例建議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
劉清泉認為,中醫藥防治流感在我國歷史悠久,對維護人民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據了解,早在《黃帝內經》時期,流感就以“傷寒”為診斷。《難經五十八難》提出“傷寒”五種分類方法,分別為“中風、傷寒、濕溫、熱病、溫病”。清代葉天士更是建立了衛氣營血辨證,吳鞠通所創造的銀翹散等方劑至今仍在廣泛應用,他們對流感的研究達到了一個頂峰。
近年來,中醫藥防治流感研究更加深入。2009年,甲型H1N1在全球爆發,專家們以治療傷寒的麻杏石甘湯和治療溫病的銀翹散為基礎方,經過6個多月的臨床研究,優選出有效方劑金花清感方,得到了國內外中西醫專家的認可。
中醫治療流感須辨證 不可濫用中成藥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李光熙介紹,因季節不同、氣候不同,中醫對流感有傷寒、濕溫、春溫、冬溫等不同的診斷,防治流感的方法藥物也不同,這些都需要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由醫生準確地判斷病情之后才可使用,百姓不可濫用清熱解毒等功效的中成藥。
“中醫藥治療流感的關鍵在于注重初期和重癥的治療。”劉清泉提出,中醫的治療既不單純針對病因,也不單純針對人體內在因素,而是把握了病因與機體相互作用的規律,依此制定相應的治則治法,比如“傷寒”是因寒邪傷陽氣,要初用辛溫法,后期回陽,而“溫病”是因熱邪傷陰液,要初用辛涼,后期救陰。
劉清泉提醒,若出現發燒癥狀,切不可盲目捂汗、出汗。因為,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流感的發生與正氣虛直接相關,保護好正氣才能更好地抵御疾病,捂汗的方法很可能會損傷正氣。
高危人群防流感 做好早期預防很重要
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官方微信公號提醒,兒童、老人都屬于流感的易感人群。對兒童來說,流感主要的傷害源自并發的肺炎、支氣管炎、腦膜炎等,一般情況下,孩子越小,發病越重,造成的健康風險也越大。而老年人抵抗力較弱,得流感后容易引起心肌炎等并發癥,還會加重原有的慢性病。這兩類人群應格外重視流感的預防。
“兒童同老年人容易體虛多汗的體質不同,其患病的內因主要在于食滯、內熱、上火等,因此對于兒童而言,防治流感的重點是一定要做好早期預防工作。”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中醫科專家閆慧敏建議,冬季要及時調整兒童的飲食結構,多食用清淡好消化的食物,同時也要加強鍛煉、規律作息,并接種流感疫苗。
若出現發熱癥狀,要以物理降溫為主,能用中藥退熱,就盡量不用西藥退熱。《2019-2020年流行季流感防控工作方案》也強調,沒有兒童適應癥的中成藥不宜給兒童使用。
劉清泉提出,老年人在流感的防控中一定要注意生活規律,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能過多熬夜和進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在晨起鍛煉時,不可過度,汗出不可過多,要以身上微微汗出為準則。進入冬季后,老年人一般較為注意保暖,但不可穿得過厚,這樣反而會產生內熱,更容易招致流感。同時,老年人往往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因此在流感流行期間一定要注意慢性病的控制,讓身體保持較為良好的狀態。
此外,李光熙介紹,對于老人和既往有肺部基礎病的患者來說,一次流感可能就意味著長達月余的痛苦過程,尤其表現在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癥狀遷延不愈,服藥效果不佳,這種情況下可以嘗試用中醫外治法進一步治療。
中藥代茶飲可調養體質 增強抵抗力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主任醫師姜良鐸認為,預防流感也可以通過中藥代茶飲,溫和調養體質,來達到增強自身抵抗力的目的。
“中藥代茶飲也需要辨證施方,要區分氣虛、陰虛、痰濕和積熱體質采用不同的泡茶方。” 姜良鐸開出四個防流感中藥茶飲方:
一、 表現為氣短、易出汗、乏力的氣虛人群,可選用黨參3克、蘇葉3克的泡茶方,可適量加入茶葉,南方地區建議加入少許藿香;二、表現為易口唇干燥、易疲勞、易感冒的陰虛人群,可選用百合6克、桑葉3克、菊花(非野菊花或苦菊)3克的泡茶方;三、表現為痰多不喜飲、全身困重、常感胸腹脹的痰濕人群,可選用藿香3克、佩蘭3克、薄荷1克的泡茶方;四、表現為口舌易生瘡、易上火的積熱人群,可選用金蓮花3克、大青葉2克、蘆根6克的泡茶方。
編輯:劉暢
關鍵詞:流感 中醫 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