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悅·生活悅·生活
葉揚:努埃爾與司湯達的《紅與黑》
電影《紅與黑》(1954)海報
法國作家司湯達的長篇小說《紅與黑》,從上世紀四十年代至今,大陸港臺華語世界里,已經有了三十來部不同的中文譯本。此書出版于1830年,一共分為兩卷,全稱為《紅與黑:十九世紀紀事》,副標題又作《1830年紀事》。
在司湯達之前的法國小說,人物性格的塑造大多通過對話、情節和“全知”的敘事手段,而司湯達在這部小說里,卻通過大量的細節和日常瑣事來描摹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甚至使用了內心獨白,開了日后“心理小說”以至“意識流小說”的先河。
這部小說里有很多不同因素的混合,它的問世被視作法國文學史上自浪漫主義至現實主義的重大轉折點,因為其中既有前者對激情的描述,又有后者的“反諷”手法和冷靜分析。作品一方面沿襲了流浪漢體小說的傳統,讓主人公于連在地理、社會層面上周游,另一方面又可以在其中見到“教育成長小說”的蹤跡:在一連串的生活事件中,于連不斷對自己和社會有嶄新的認識。
司湯達自己曾經預言,“到1880年前后,我將獲得成功。”上個世紀初的法國小說家紀德也認為《紅與黑》具有一種超前的時代感,是為二十世紀的讀者寫的。紀德將司湯達視為法國史上最偉大的小說家,不過他聲稱自己在考慮再三之后,將另一部小說《帕爾瑪修道院》定為壓卷之作,置諸《紅與黑》之上。
不過即使在司湯達生前,他對同輩的作家已經有相當影響,在巴爾扎克和梅里美的作品里都可以窺見。此外,就風格而論,司湯達與同輩的法國作家如雨果等人迥然不同,他的文字重歸十八世紀啟蒙時期法國散文那種沉著、均衡、收斂、低調的優雅。作家曾聲稱,拿破侖親自主持、參與而制定的所謂《拿破侖法典》,是他的文體典范。這部小說里常常出現一種欲言又止、支離突兀的斷句,紀德指出這種語言具有 “垂直地表達事實或理念” 的效果。凡此種種,在文字上是很大的挑戰,所以中英文譯本里,真正成功者都不是很多。
這部小說曾被多次搬上大小銀幕。比較有意思的是,最早根據小說改編的,是默片時代1928年的德國電影,隨后是1947年的意大利黑白片;1976年,蘇聯著名導演格拉西莫夫(1906-1985)也執導過一部。法國人自己到1954年總算拍了一部,由著名演員錢拉·菲利浦主演,獲得許多獎項,曾經在中國上映。此后,英國廣播公司(BBC)曾經在1965年和1993年兩度將之改編為電視連續劇播出。
這幀插圖,是法國畫家努埃爾(Pierre No?l, 1903-1981)為這部小說1946年巴黎出版的一部兩卷大開本所作的八十幅木刻畫之一,限量發行,一共只印了七百部。努埃爾從小喜歡繪畫,年甫弱冠,離家去巴黎美術學院習藝,后來一度投筆從戎,二戰初期曾經參戰,日后曾被冊封為法國海軍的專職畫家。他是位多面手,素描、油畫、木刻、封面設計、裝飾藝術均有所涉獵,不過他主要以文學插圖為業,一生曾為一百多部文學作品作畫,其中包括巴爾扎克和福樓拜的小說。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司湯達 紅與黑 法國 努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