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三嘆“減負=制造學渣”
“來啊,一起做學渣啊。”近日,一篇名為《南京家長已瘋》的網文刷屏。作者“描述”江蘇南京正在推進的減負政策的效果,并感慨稱,也許用不了多久,各位的孩子就會成為“一個活潑靈動、熱愛生活、輕松愉悅、心智健康的學渣”。對此,南京市教育局回應,教育部門將及時糾正偏差。“活潑靈動”“熱愛生活”“輕松愉悅”“心智健康”本來是一組陽光的“正數”,乘以“學渣”之后都等于零,甚至是“負數”,可見“學渣”之殺傷力。
“減負=制造學渣”之論,筆者有三嘆:一嘆家長反彈之激烈。為中小學生減負已喊了多年,一直減不下來,其中最大一個阻力源是家長。即使學校頂住壓力,把學生的學業負擔減下去了,家長還是要偷偷地補回來。二嘆教育管理之不易。學生學業負擔過重,社會有意見,并將責任推到教育部門身上;為學生減負吧,家長又不買賬,對教育部門施加巨大壓力。其實,為中小學生減負也不是地方教育部門拍腦袋的決策,而是一項大政策。三嘆公眾對減負之誤解。“減負=制造學渣”是將問題簡單化,減負只是將不科學、不合理的負擔減下來,并不是“一刀切”。減負不減效,其實對教師的課堂教學、學校的教學管理的要求更高。
家長對減負劇烈反彈,可以理解,某種程度上,教育領域已現“劇場效應”——在劇場中,前排的人站起來看戲,沒有人叫他坐下來,后排的人也跟著站起來看戲,結果所有人都站著看完戲——誰也不想先“坐”下來,讓孩子輸掉競賽。地方教育管理部門左右為難,也很正常,因為基礎教育所呈現的問題不是地方可以獨力解決的。在中小學生減負問題上,要有大局觀、系統觀,在更大層面協調、更大系統內調適才行,局部是很難推進的。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減負 減負=制造學渣 家長 學渣 教育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