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人物對話 人物對話
“考不倒”的張教授
張明軍的車還沒有開到邊昭村,村口就已經有四五位村民在等他,剛下車就被團團圍住。
“張教授,我家有幾只羊光吃不上膘,你給看看唄。”“張教授,我家羊偷吃了塑料布,可咋辦?”
張明軍是吉林大學動物科學學院的教授,也是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邊昭村的科技特派員。
2017年剛來村子時,張明軍帶著改變當地傳統養殖產業結構的想法,但村民卻有自己的“小九九”。
“城里來的教授都是‘花架子’,真到了羊舍能會啥?”“吉林大學教授還會養羊?”“一會問幾個問題考倒他。”張百順和當地幾個村民“合計”。
幾次“過招”后,張百順等人發現,張明軍不是“花架子”,是真的帶著科學養殖經驗和幫助他們脫貧的決心來村里的。于是,他們開始認真向張明軍介紹養殖情況。
當地主要養小尾寒羊,該品種繁殖能力強,肉質差,市場價格偏低。詳細調研后,張明軍與縣畜牧局合作啟動了肉羊肉質改良項目。通過引進優質種羊,利用高效快繁技術,擴大優質種羊養殖規模,再利用優質種羊與廣泛養殖的小尾寒羊雜交,改良肉質,提高肉羊單產效益。
經過多方論證,張明軍確定了選擇杜泊綿羊和德國肉用美利奴羊為供體,將當地小尾寒羊作為受體,利用超數排卵、腹腔鏡輸精、胚胎移植等多項技術,使優質種羊快速擴繁。
看到小尾寒羊生產出與母體完全不同的杜泊綿羊時,村民們開了眼。讓他們更高興的是,新生產的優質種羊單價可提高三倍。
當地村民徹底服氣了,家家戶戶的養殖問題都來找張明軍解決,就連養雞、養鴨、養豬專業戶也從隔壁村跑來向他請教。
關鍵詞:“考不倒”的張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