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精準要聞 精準要聞
廣西:扶貧拔窮根,就業是造血“干細胞”
10月17日,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就業助脫貧工作新聞發布會。據《廣西日報》報道,我區不斷加大就業創業扶貧力度,切實幫助一批貧困勞動力提升就業創業能力,增加了勞務性收入。據統計,脫貧攻堅以來,全區已有223.61萬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發揮了“造血式”扶貧在打贏全區脫貧攻堅戰中的關鍵作用。
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貧困人口脫貧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標,直接關系到脫貧攻堅質量。
貧困群眾穩定實現不愁吃不愁穿,最直接地涉及扶貧就業及貧困人口的后續發展問題,必須在扶貧攻堅整個過程中,統籌考慮、合理布局、協調各方。
把扶貧就業作為拔窮根的造血“干細胞”,借力借助當前產業結構的調整、發展方式的轉變、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綠色消費的升級、健康養生理念的實踐等,把扶貧就業工作融合嵌入其中,互通有無,扶貧脫貧的基礎才會更牢靠,貧困群眾脫貧之后邁向未來的步履,才會更有信心,有底氣有力量。
事實上,廣西已基本建成了“區、市、縣、鄉鎮、村”五級聯通的公共就業社保服務體系。截至今年8月,全區共有11.6萬余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參加了各級各部門組織的職業技能培訓;全區易地扶貧搬遷16萬余戶、勞動力41.9萬人,已實現就業27.41萬人;各級人社部門建設認定的“就業扶貧車間”達2794家,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19.14萬人;為萬余名2019屆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高校畢業生發放1738萬元求職創業補貼,支持困難畢業生就業創業……
僅就廣西目前綜合經濟發展水平來講,扶貧就業確已做了大量工作,能取得這樣的扶貧就業成績非常不易。
然而,從國務院扶貧辦反饋的我區2018年脫貧攻堅成效考核情況來看,扶貧就業還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比如:后續幫扶缺乏針對性,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產業、就業配套功能不足;又比如,產業扶貧有待加強,一些地方產業扶貧項目推進慢,產業支撐不足、產業鏈條較短、抗風險能力不強;再比如,部分地區技術培訓中政府引導不夠,產業發展存在盲目跟風現象,與貧困戶得益聯結不夠緊密,等等。
扶貧就業工作中存在的這些問題,自然是今后需要加力推進解決的。脫貧攻堅諸項任務中,扶貧就業是讓貧困群眾獲得持續穩定的生活收入、墊實發展生產的生活基礎、增強創業信心勇氣的關鍵。實現就業,家有“余糧”,心里不慌,才談得上家庭遠景的規劃,比如支持孩子上學接受教育等,也才會認真對待扶貧職業技能培訓。如此持續造血,逐漸開闊視野,慢慢增強信心,立志拔除窮根,積極謀劃生產,自信邁步小康。脫貧群眾實現后續更好發展,我們的扶貧減貧大業,才能有底氣再向前。
一人就業,可實現全家脫貧,增加就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脫貧方式。拔窮根“造血”的關鍵,當以扶貧就業為重。我區貧困地區多數都是工業較不發達地區,交通環境相對滯后,但自然環境受現代工業生產污染少,當地農副土特產品雖然產量少、生產分散,卻勝在其綠色、有機、康養的聲名,正契合了新常態下的消費升級需求,其原生態的自然、人文生活狀態,也正是綠色旅游的發展熱點。
轉換思維,變革觀念,尋找扶的切入角度和著力點,我們就能夠拿穩撬動貧與困的那根杠桿,加速扶貧就業拔除窮根,共赴小康。
關鍵詞:扶貧拔窮根,就業是造血“干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