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 建議
金秋時節品中國經濟—
基礎科目達標 加分項不少
金秋十月,華夏大地,處處洋溢著收獲的喜悅。往那大片農田里看看,在全國夏糧早稻合計收獲1.68億噸、同比增加60.6萬噸的基礎上,秋糧生產有望再獲豐收、實現增產。
基礎科目過關,中國經濟結構優化,也片刻未停。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69779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2%。
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長6.4%,二季度增長6.2%,三季度增長6.0%。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3005億元,增長2.9%;第二產業增加值277869億元,增長5.6%;第三產業增加值376925億元,增長7.0%。
工業生產持續發展,高技術制造業比重提高。其中幾個數據讓人振奮: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4%,增速快于規模以上工業2.8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7%,增速快于規模以上工業3.1個百分點;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14.1%,比上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太陽能電池和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分別增長25.1%和21.4%。
第二產業結構的優化,也為第三產業創造出更多的加分項。
今年1月到8月,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5%,增速比1-7月份放緩0.1個百分點。其中,戰略性新興服務業、高技術服務業和科技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2.1%、11.9%和11.6%,增速分別快于全部規模以上服務業2.6、2.4和2.1個百分點,保持較快增長。
值得一說的是,在一組組數據背后,黨中央、國務院圍繞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戰略布局,與企業家對于中國經濟結構優化的實操,正在驚艷全球。
今年9月12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首批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和開工,作為當天生物醫藥產業的落戶代表,華彬集團華東總部籌備工作組組長朱華友說,選擇臨港發展是因為臨港有“三寶”,戰略地位、政策環境和“店小二”精神。
全國政協委員、華彬集團董事長嚴彬對此分析認為,在國家對于區域經濟的戰略部署下,企業要精準發力,將目標瞄準年輕一代消費人群:“作為企業家,我們需要提前布局。”
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葉青向記者透露,今年8月全國工商聯一項調查顯示,民企總體回暖明顯,企業營業收入、境內外投資、訂單量等指標增速加快,企業成本壓力也得到了有效釋放。
但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鐘瑛表示,今年第三季度,在“六穩”季評宏觀數據政策和一系列逆周期調節政策的提振作用下,我國經濟有效抵御各種沖擊,韌性不斷增加。特別是在金融監管政策方面,我們實現了“助實體”與“嚴監管”并舉。今后一段時間,監管政策仍將嚴字當頭,在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的同時,進一步出臺相關激勵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投放力度。
全國政協委員、山西省工商聯副主席昝寶石表示,未來的經濟政策會更加注重投資與消費對經濟的促進作用,貨幣政策會更加注重逆周期調節的力度和節奏,注重對制造業、民營和小微企業的定向滴灌。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增長 基礎 科目 增加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