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中國醫師斬獲“全球神經外科青年醫師獎”
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29日發布消息稱,該醫院神經外科青年醫師王瀧博士,憑借石祥恩教授醫療團隊“頜內動脈搭橋治療大腦中動脈復雜動脈瘤”研究成果,近日榮獲2019年世界神經外科聯合會(WFNS)頒發的“全球神經外科青年醫師獎”。
據介紹,這是中國青年醫師首次在臨床治療研究方面斬獲此項大獎。也標志著中國醫療團隊在腦血管搭橋治療復雜腦動脈瘤及缺血腦血病方面,發出了“中國聲音”。
世界神經外科聯合會(WFNS)成立于1955年,是全球最大神經外科學術組織,WFNS青年神經外科醫師獎每4年評選一次,評選出5名青年醫師(35歲以下)未發表高水平醫學研究文章,給予頒獎。1979年起,世界神經外科聯合會設立的神經外科青年醫師專業最高獎項,以鼓勵世界年神經外科醫生從事臨床專業,提高科研能力。
青年醫師獎是全世界神經外科醫生仰慕的專業大獎。167位來自全球各地神經外科青年醫師參與獎項的角逐。該評審先由青年神經外科醫師辦公人員審核;然后邀請全球各地頂尖神經外科專家,包括北美、歐洲、南美洲和亞洲專家初選出10名候選人;青年獎委員再對10名候選人選出5名提名,最后由委員會主任批準。
王瀧博士參選的醫學研究論文“頜內動脈搭橋治療復雜大腦中動脈瘤”(Internal maxillary artery bypass for the treatment of complex middle cerebral artery aneurysms)今年2月發表在世界著名神經外科聚焦雜志(Nurosurgical Focus)的腦血管重建專刊,并在文章封面刊登他所在的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石祥恩教授醫療團隊新穎創新血管重建影像圖,這也是該雜志首次向世界專業學者展示中國學者血管重建治療顱內復雜動脈瘤的新創方法,得到國際同行認可。
石祥恩醫療團隊的研究成果曾先后在國內和歐洲神經外科專業雜志《Acta Neurochirurgica》(2011;153(8):1649-1655)發表,被認為是“切實創新的有利方法”,是“巧妙的顱內外血流搭橋,解決了臨床的關鍵問題”。
2015年,石祥恩醫療團隊用頜內動脈搭橋治療復雜性顱內動脈瘤的報告《Management of complex intracranial aneurysms with bypass surgery:a technique application and experience in 93 patients》(血管搭橋在治療復雜動脈瘤的技術應用和93例經驗)在國際著名專業雜志《Neurosurgical Review》(8/26/2014)上發表,被美國巴羅神經外科研究所主任M.T.Lawton發表專題評論,“頜內動脈搭橋結果表明,該方法確切實用”。美國教授Linx從67種神經外科專業雜志中選出的最有影響的前10篇文章中,該論文被同行的關注度和檢索排名第5名。
編輯:劉暢
關鍵詞:神經 醫師 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