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精準要聞 精準要聞
河北:全面提升脫貧質量 有效防止致貧返貧
本報訊(記者潘文靜)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建立健全脫貧防貧長效機制的意見》。意見提出,全省農村仍有貧困人口39.95萬人,貧困村1448個,尚有13個縣未實現脫貧摘帽,剩余的貧困對象都是堅中之堅。同時,脫貧人口比例逐年上升,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致貧返貧任務日益繁重。面對脫貧與防貧壓力雙重疊加的嚴峻形勢,建立脫貧防貧長效機制迫在眉睫。
我省脫貧防貧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是: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堅定信心不動搖,咬定目標不放松,整治問題不手軟,落實責任不松勁,轉變作風不懈怠,確保2019年13個貧困縣、33萬貧困人口脫貧出列;確保2020年剩余6.95萬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高標準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做到“四不摘”,鞏固擴大脫貧成果,建立健全防貧長效機制,夯實貧困地區鄉村振興和長遠發展基礎。
全面提升脫貧質量,夯實脫貧防貧堅實基礎
意見提出,緊盯剩余貧困縣退出和39.95萬貧困人口脫貧目標,采取超常規舉措集中攻堅,全面提升脫貧質量,堅決打贏脫貧攻堅硬仗。
加快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省級教育、衛生健康、醫療保障、住房城鄉建設、水利等部門牽頭,市縣黨委、政府屬地具體負責,在全面摸清底數、建好臺賬的基礎上,制定工作方案,實施專項行動,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從根本上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強力推進控輟保學,強力推進健康扶貧,強力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強力推進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強力推進困難群眾救助,強力推進問題排查處置。
強化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聚焦全省206個深度貧困村,集中資源組織實施一批“雙基”提升項目,年內完工投入使用率達到100%。加強貧困監測,將貧困發生率在7%以上的貧困縣和20%以上的貧困村全部納入監測范圍,發現問題及時預警糾偏。
全力推進貧困人口脫貧。堅持開發式扶貧和保障式扶貧統籌,確保按時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拓寬增收渠道,強化兜底保障,引導社會幫扶。
堅持多措并舉,有效防止致貧返貧
在確保貧困人口高質量脫貧的同時,對存在返貧和致貧風險的重點群體,堅持政府主導、群眾主體、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堅持社會保障政策與扶貧政策相銜接,有針對性地實施多層次、復合式的保障性防貧措施,實現“事前預防、事中救助、事后保障”,防止這一群體成為新的貧困人口。
防貧包括防返貧和防致貧兩個方面。防返貧范圍是非持續穩定脫貧戶,即脫貧成果不穩定、持續穩定增收能力不強的脫貧戶,重點為人均純收入高于脫貧線但低于全省低保指導線的對象。防致貧范圍是農村非建檔立卡低收入戶,即不在建檔立卡范圍內、不享受扶貧政策的農村低收入群體。
落實防貧保障,包括實施重大病生活保障、教育專項救助、民政幫扶救助、防貧保險、產業就業扶持、社會力量防貧。對救助對象由鄉(鎮)或村建立一對一聯系服務制度,定期到救助對象家中了解情況,搞好服務,監測救助進程。致貧因素消失且收入持續穩定后,按照村評定、鄉審核、縣審定的程序,評估退出救助范圍。
有效鞏固脫貧成果,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
統籌銜接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提高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可持續發展能力,切實增強貧困群眾獲得感。
嚴格落實“四不摘”,防止脫貧縣松勁懈怠。穩定脫貧攻堅政策和工作體系,保持摘帽退出貧困縣黨政正職穩定,做到摘帽不摘責任;繼續執行脫貧攻堅主要政策,做到摘帽不摘政策;扶貧工作隊不能撤,做到摘帽不摘幫扶;把防止返貧放在重要位置,做到摘帽不摘監管。
全力抓好產業科技扶貧,提高經營性收入。到2020年,力爭每個貧困縣培育出1-3個特色鮮明、優勢集聚、產業融合、帶貧能力強的扶貧主導產業,形成一縣一特、一鄉一業、一村(多村)一品產業布局。
深入推進就業扶貧,提高工資性收入。突出抓好職業培訓,對有培訓意愿的貧困勞動力,到2020年底前做到“應培盡培,能培盡培”;突出抓好就地安置,突出抓好勞務協作。
盤活集體資產,提高群眾財產性收入。完善集體經濟管理,有序開展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2019年基本完成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發展服務經濟,大力推進集體資源開發。發展物業經濟,建立完善收益分配機制,建立扶貧資產資本監督管理制度。
加快搬遷進度,強化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幫扶。按照以崗定搬、以業定遷原則,加大就業培訓力度,強化后續產業發展和轉移就業工作,確保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愿的貧困搬遷家庭中至少有1個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
強化扶志扶智,激發群眾內生動力。開展扶志教育活動,創辦脫貧攻堅“農民夜?!薄爸v習所”等,加強思想、文化、道德、法律、感恩教育,弘揚自尊、自愛、自強精神,防止政策養懶漢等不良習氣。
關鍵詞:全面提升脫貧質量 有效防止致貧返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