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啥狀況提醒你已變老?教您健康長壽"四字經"
編者按:在衰老面前,人們無能為力,但,60、70、80……幾歲才算“老”?除了白發、皺紋和老花眼,哪些狀況提醒你開始變老?又有哪些疾病常被誤認是變老的正常現象?今天人民健康網與你聊聊“變老”那些事。
哪些狀況提醒你開始變老?
眼睛容易疲勞。常眼睛干,一到晚上就看不清楚,對強光比較敏感等。
吃東西狀況多。因為腮腺分泌的唾液減少,易口干。由于吞咽、咀嚼能力變差、面部肌肉松弛,吃東西容易嗆到,進食速度慢,或抱怨食物煮太硬,咀嚼時常不小心咬到臉頰內側的肉等。
口味比以前重。人老后味蕾減少、嗅覺細胞退化,食物吃起來變得較無味。尤其對甜、咸感覺不敏感,煮菜容易煮得較咸,對甜食的接受度變高。
血壓比以往高。年齡增加后,動脈趨于硬化、狹窄且彈性較差,血壓會比過去高。加上腎功能隨年齡自然退化,影響排鈉的能力,血壓更容易因吃鹽霧而升高。
身高變矮、體重變輕。人老后椎間盤萎縮、骨密度變低,加上肌肉流失速度變快、細胞水分減少等,老人的身高、體重會逐漸比以往下降一些。
生病后,復原較慢。免疫功能會隨老化變差,受傷時,傷口愈合會比以前慢,感冒也需要較多天才會復原。
上廁所比以前久、次數變頻繁。因腸道肌肉較無力加上腸道神經老化,人老后腸道蠕動減少,就容易有便秘、解便困難的狀況。此外,人變老后膀胱容量會稍微變少,且調控尿液的激素分泌變少,導致排尿頻繁,尤其夜間起來上廁所的次數變多。
睡眠習慣改變。包括比以往難入睡,睡眠時間比以前少(通常是起得較早),晚上容易醒,白天又需要補覺等。
常不小心跌倒或差一點跌倒。因骨骼退化、肌力衰退、腳踝關節活動度變小,走路時就會不自覺拖著腳跟,不小心踢到物品或被絆倒。
走路速度變慢。因心肺功能下降,加上肌力萎縮、關節活動度變低,步伐會比以前小,快走時容易喘不上氣,或覺得累,想停下來休息。
這些狀況常被誤認為衰老
1. 輕微手抖。人老后神經功能會輕度退化。研究統計,55歲以上的人,有40%會出現手抖癥狀。但95%以上并不會嚴重到影響日常生活。不過,有些手抖有可能是帕金森。一般來說,帕金森除手抖之外,通常還有四肢與表情僵硬、步伐緩慢、平衡感不佳的癥狀,身體看起來有點駝背,且手抖的狀況在靜止或活動時都會發生。
2. 記憶力變差、反應遲鈍。年紀大后,因腦神經傳導物質的減少,反應力會比以前稍慢,注意力較不集中,或偶爾忘記一些事。但大多數時候,記憶力不會變得比較差。如果發現長輩記性明顯變差,如常常才講過的事情又重復交代、忘記前一兩天發生過的事、忘記過去一向熟悉的事,且有情緒暴躁、奇怪舉動等表現,就要注意可能是老年癡呆。
3. 經常跌倒。雖然因為肌力不足、關節活動度變小、反應變慢等,都會使老人不小心跌倒或絆倒。但步伐不穩也可能是由腦部神經系統出現問題導致,像是腦中風、老年癡呆等,都有可能會造成手腳的不協調而跌倒。因此,當長輩跌倒,得確認跌倒時是否有頭暈、頭痛、肌肉突然無力、神經麻痹的狀況。
4. 容易疲勞、喘。人老后體力、心肺功能變差,有些老人從事以往習慣的活動,如買菜、爬樓梯、逛街等,會比較容易疲勞或氣喘吁吁。但喘與疲勞也是心臟病的癥狀之一,要提高警覺。尤其是女性,據統計,急性心肌梗塞的女性中,有超過七成曾出現氣喘、疲倦感、失眠、消化不良、焦慮的情況,反而沒有胸痛感。因此,若老人出現氣喘或疲勞的情況,不是在身體活動一陣子后才出現,且有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無力感、胸悶的癥狀,最好還是去老年醫學科或心內科做檢查。
健康長壽“四字經”
知足常樂。中醫認為,“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好心態是健康長壽的靈丹妙藥。老人不要有太多“貪”念,比如貪戀財富權位、貪心子女陪伴、過分追求完美等。人老了要學會放下,對發生的生活事件看淡一點,順其自然。馬克思曾說過,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藥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憊和痛楚。
飲食勿變。老人飲食應低脂高能量,少量多餐,遵循雜色、雜食、雜糧的原則。在此基礎上,盡量選擇自己愛吃的食物。如果沒有明顯的健康壞處,別為了所謂的健康而突然改變保持數十年的生活習慣。當然,吸煙、酗酒等壞習慣必須戒除。
聊天會友。研究發現,社交活動頻繁的人,長壽可能性高50%。歲數再大也別斷了與親友的來往,還要結交新朋友。下棋、聊天、回憶往昔都是很好的社交內容。
適度運動。75歲以上的老人,運動要量力而行,不建議做劇烈運動。高齡老人以散步、打太極拳為宜,保持閑暇自如的狀態,走走停停,以達身心安寧。
回歸社會。老年人要培養興趣愛好,如書法、攝影、旅游等,從中找到生活樂趣。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多幫助別人,做一些志愿活動、社區服務等,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快樂自己。
晚年處世五大智慧
情緒穩定。人到晚年,精神狀態容易脆弱敏感,整體的心理防御機制和應變能力都在減退,情緒的穩定性大不如從前。特別是慢病纏身、剛剛退休的老人,缺乏對疾病和自身狀況的正確認識,會出現厭煩、埋怨等負面情緒。還有些老人天生脾氣暴躁、無理取鬧,像刺猬一樣,甚至耍小孩子脾氣,讓身邊的人敬而遠之。如果不能及時自省,很容易被家人冷落,成為“孤家寡人”,情緒就會越來越低落,焦慮、抑郁、心臟病、糖尿病等情緒敏感性的軀體疾病就會主動找上門。
人永遠需要一種能力,那就是維持穩定的情緒。慈眉善目的老人總能聚攏一大群人圍在身邊,孫輩喜歡他的睿智,兒女能感受到他的無私,老伴依戀他的愛,老朋友們愿意與他談天說地。這樣的老人與身邊的圈子形成良性互動,身心健康水平更高。其實,老人一生經歷風雨,本該看淡一切。情緒暴躁無非是因為放不下名利、錢財、情感等身外之物。倒不如放平心態,多關注自己的身心感受,四處轉轉,寄情山水,練練瑜伽,問禪修心。
決心。有些老人過日子總有一種“得過且過”的心態。比如,想出去旅游卻難以邁出第一步,總是擔心“萬一走不動咋辦”“也沒人陪我去”等;本想做一頓紅燒肉,卻琢磨“就我們兩口子吃,不值當”,便湊合吃剩飯;身體不適已久,卻總心存僥幸,認為自己沒啥大病。下不了決心做一件事,是因為尚未意識到事情的重要性。等到真的走不動、嚼不爛一塊肉、小病拖成大病的那一天,悔之已晚。
老年人最需要學會下決心,在有限的時間里活得健康、活得精彩,不留下任何人生遺憾。美國心理學專家史蒂夫·帕弗利納曾說,下決心的關鍵一步就是采取行動。不找借口,不去爭論,不做冗長分析,不對過程的艱辛發牢騷,不擔心他人的任何想法,也不懦弱地推遲耽擱。不妨列一張愿望清單,按照向往程度排序,馬上著手去做第一件事。
掌控力。很多時候,挫敗感來源于一些細碎的失控感。比如,想要睡個好覺卻總是胡思亂想,想跟子女好好聊聊卻得不到回應,想出門走走卻掌控不了身體。從心理學角度看,人在挫折中不斷成長,也在潛意識里留下了“習得性無助”的失控感。年齡越大,身體狀況不好了,子女翅膀硬了,這種失控的感覺就越發強烈。
其實,只要老人們選擇去改變,就能找回對生活的掌控力。首先,承認掌控感的缺失,并相信通過努力能獲得部分掌控權。其次,興趣愛好不能丟,給生活設定一些細化的目標,比如花3個月學習園藝,用一年時間走遍五岳等。再次,喊上老伴兒、老朋友一起改變,互相監督。最后,掌控情緒,時常反思。經常反思,遇到情緒焦躁或消沉的時候,把當時腦海里想說的話寫下來,罵人的話也好,消極的話也罷,都記錄下來,每個月都回頭看看,從中找到管理情緒的關鍵點。
樂觀。國內外研究表明,樂觀是長壽老人的唯一共性,性格樂觀的老人適應能力更強,心臟更健康,大腦更靈活,罹患認知障礙的風險較低。人老了難免會有些小病小痛,有些老人能夠心態樂觀,笑對人生,但也有一些老人悲觀擔憂,吃不好、睡不著。面對身邊親人患病或離世,有的老人就如鯁在喉,談癌色變。但這樣長期處于憂慮狀態,身體機能和內分泌系統會失衡,結果沒病自己“找上了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心態樂觀一些,反而能得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事實上,老人本該是一個樂觀的群體。在美國加州大學圣克魯茲分校心理學家馬拉·馬瑟看來,人老時,得失心更淡薄,容易變得樂觀。但如今社會浮躁,也將老年人裹挾其中,使得當代老人的得失心反而越來越重。老人不妨發揮自己的大智慧,多讀書看報,多一些自我思考,凡事往好的方向看,做個樂天派老人。
責任心。美國斯坦福大學一項長達8年的追蹤調查顯示,做人謹慎細心、做事有耐心,責任心強的老人最長壽。熱播劇《人民的名義》里,老檢察長陳巖石八旬高齡還在為大風廠工人維權,正是這份責任心讓他活出了精氣神,給生命注入了新動力。
老人最需要把責任心用在自己的身體和家庭上。身體不舒服,既不要過分擔憂,也不能放任自流,要及時到醫院咨詢。老人有責任保護好自己的身心健康,有責任不拖累兒女,有責任為老伴兒留一個晚年依靠。退休老人更應把責任心放在家庭,而不是拋下老伴兒,自己出去打牌、工作、游山玩水。對家人盡責,才能享受幸福晚年。
退休老人7種生活狀況 哪種最長壽
熱愛工作型。醫生、教師、科研人員、文字工作者等職業“越老越吃香”。從這些行業退休的人,不乏熱愛工作、希望發揮余熱者。與年輕人相比,他們經驗豐富、技術扎實、心態成熟,對自己鐘愛的事業充滿眷戀。如果完全離開工作,不僅自己一時難以適應,也是社會的損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娟研究員指出,對工作投入越多的人,越難接受退休后的生活。特別是上述行業的從業者,退休后更容易出現各種心理障礙,男性比女性更易出現心理落差。這是因為,男性的生活重心更偏向于事業,投入在工作上的時間和精力更多,突然離開干了半輩子的崗位,很容易失去人生目標和成就感,從而產生失落感。這類人退休后可以通過兼職、返聘、當顧問等形式回到工作當中,繼續在本行業發光發熱。例如,中國航空發動機之父吳大觀,八旬高齡仍活躍在科研一線;前面提到的程書鈞院士、著名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教授、南方醫院傳染病學泰斗駱抗先教授等醫學大家,也堅持在臨床、科研戰線上。由于自我價值得以實現,生活更加充實,這些老者都是精神矍鑠、身體硬朗。專家提醒,重回工作崗位的老人要秉持“綠葉襯紅花”的原則,多提攜年輕人,多給建議和幫助,盡量少做決策,少干涉具體事務。
熱心腸型。有些人天生有副熱心腸,愛熱鬧,愛張羅事,喜歡組織活動,樂于伸出援手,人緣一級棒。離開單位后,身邊突然冷清下來,就像一場熱鬧的戲劇戛然而止,心里空落落的。“人是社會性動物,離不開群體。”中國社會科學院老年科學研究會會長熊必俊指出,熱心腸的老人不能悶在家里,不妨去社區做志愿者,為鄰里忙活。陜西西安就有一位93歲的老人,退休后在小區里組建“快樂大本營”,組織同齡人打橋牌、拉家常、曬太陽養生等,還親手制作板凳、桌子,提供茶水。如今,每次活動都有四五十人參加,老人的身心狀況都很好,順帶讓老伙伴們也踏上“健康快車”。身體狀況好的老人還可以去慈善機構、社區康復中心等地方做義工。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樂于助人的老人幸福感更強,壽命更長。
歸隱田園型。人越老越容易想家,這個“家”就是故鄉。盡管歲數大了,腦子不太靈活了,但兒時爬過的山、下過的河、熟悉的鄉音依然歷歷在目。李娟說,中國人歷來有歸隱田園的文化傳統。東晉文學家陶淵明描述的“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鄉村生活,蘊含著遠離塵世、清靜無為的自然哲學,能讓漂泊多年的長者找到靈魂的歸宿。養雞、種菜等簡單的農活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體質,清醒頭腦,為長壽打下良好的基礎。很多人會念叨,等我退休了就回老家,但往往等來等去也沒有實現。因此,如果早已有了退休回老家的計劃,不妨提早置備住所和田地,同時定期檢查身體,找到能相互照應的親友。
夢想未了型。年輕時,孩子太小、錢太少、休假太短、工作離不開……上了歲數的人總喜歡回頭看,他們會發現,因為上面種種理由,讓自己攢下很多未了的心愿。大津秀一是日本的一名臨終關懷從業者,他傾聽了1000多名患者的“臨終前遺憾”,很多都是年輕時未完成的小事,比如“沒有去想去的地方旅行”、“沒做自己想做的事”、“沒有享受過美食”等。人生就像個旅行團,已經加入了,不走完全程很可惜。如果很想試著去實現夢想,身體狀況也還不錯,就勇敢地去做,不要給人生留下遺憾。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系教授艾倫·朗格曾在接受《生命時報》采訪時指出,我們對自己身心健康的掌控力遠比你感覺得要多,積極把握對自己生命的控制力,去發現那些年輕的“可能”,身體完全能接受這些挑戰。專家提醒,老人一旦下決心實現未完成的夢想,要就把心愿變成目標,并加一個“截止日期”,才更容易實現。
學無止境型。對于老一輩人來說,年輕時條件有限,學習是很“奢侈”的事。“一些老人求知欲強,喜歡學習新東西,愿意了解新事物,這非常好。”熊必俊說,國外的研究發現,有好奇心的老人更長壽。學習能延緩智力衰退,還能創造更多興趣愛好,幫老人加強人際交往,增強幸福感和價值感。退休后有了大把時間,老人不妨有計劃地學習電腦、攝影、書法、繪畫等比較復雜且需要動腦子的技能,也可參加老年大學。好強的老人要避免攀比,能學到知識就好,沒必要追求比他人學得更多、更好。
依賴子女型。許多老人跟子女難舍難分,要么同住,幫著帶娃、做家務,要么時不時去子女家“視察”。熊必俊指出,許多長壽老人都與子女共同生活,晚輩恪盡兒孫本分,悉心照料老人,老人也盡力輔助兒孫。不過,從心理學角度看,父母和子女要學會“分離”,保持適度的距離。如果用“親情臍帶”始終捆綁到一起,老人還經常有意無意干涉子女的婚姻生活,就很容易出現家庭矛盾。
內向好靜型。有些人生性好靜,不愛與人過多接觸,就希望退休后能清清靜靜安享晚年。李娟說,喜歡安靜不等于離群索居,無所事事。活著,絕不僅僅是壽命的一個數字,而是你活的質量。如果覺得帶孩子、養寵物等“鬧騰”,不妨在家種花養草,或學習書法、烹飪等,看看大自然的樣子,感受季節的變化,聆聽藝術的召喚。長時間居家生活,很容易作息混亂,電視一看就是一天,飯也湊合“糊弄”。建議好靜的老人列出生活作息表,把起床、睡覺、三餐、鍛煉、讀書、散步等都包含進去,精確到幾點幾分,并嚴格執行,才能把清凈日子過得充實。
編輯:劉暢
關鍵詞:老人 狀況 退休 身體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