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復興路上>特刊報道>探索改革路 探索改革路

在開拓創新中前進——八屆全國政協自身建設綜述

2019年09月21日 08:32 | 作者:唐頌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1995年5月22日,李瑞環主席在人民大會堂與出席中國、韓國、日本佛教友好交流會議的代表合影。  新華社發
1995年5月22日,李瑞環主席在人民大會堂與出席中國、韓國、日本佛教友好交流會議的代表合影。 新華社發

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引下,八屆全國政協在任期的五年中,不斷加強自身建設,著力推進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規范化制度化,推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以及民主法治建設不斷向前發展。

■基本政治制度載入憲法

1993年3月15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載入憲法,為人民政協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依據,使得人民政協事業邁上了新的臺階。

在這之前的一天,3月14日,政協第八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這屆政協由34個界別組成,委員共2039名。李瑞環當選為政協第八屆全國委員會主席。會議要求,人民政協各參加單位、各級組織和全體委員繼續深入學習和貫徹中共十四大精神,以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基本路線為指導,積極支持和協助政府加快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切實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職能,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加強各級政協自身建設,進一步發展政協工作的新局面。

1994年9月21日,慶祝人民政協成立45周年座談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會上,李瑞環主席作了重要講話。他在回顧了45年來人民政協走過的光輝道路和創造的輝煌業績后指出,人民政協已經植根于中國的土壤,融匯于振興中華的宏偉事業之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遠大的前程。

當晚,在21世紀飯店舉辦了紀念人民政協成立45周年文藝晚會《團結頌》。此前,中央電視臺于9月19日播放了由全國政協辦公廳編輯的電視文獻片《光明頌》,系統地介紹了人民政協創立、發展的光輝歷程。

而八屆全國政協也將注定在這光輝的歷程中留下濃墨重彩的篇章。

■修訂章程,政協三大職能確定

1994年3月,政協第八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對政協章程進行了修改,增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同時將“參政議政”作為政協的主要職能寫入章程。

1995年1月,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發出通知,中央同意政協全國委員會黨組提出的《政協全國委員會關于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規定》。《規定》明確提出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內容、形式、方法和步驟,對加強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進一步發揮人民政協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995年4月,李瑞環主席在人民大會堂邀請各民主黨派、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民主人士座談,共商如何貫徹中共中央就《政協全國委員會關于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規定》發出的通知,以推進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規范化、制度化。

參政議政列入政協的主要職能,拓寬了政協工作的渠道和領域,為廣大政協委員及其所聯系的各界人士參與國事、發揮專長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同時也為各級政協切實有效地組織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從題目的選擇、信息的收集、材料的積累、人員的組織等方面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李瑞環主席如此闡述政協“參政議政”的職能。他指出,“參政議政與政治協商、民主監督是一致的。人民政協參政議政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特征就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又不簡單等同于政治協商、民主監督,而是它的拓展和延伸。一般說來,政治協商、民主監督以國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針、重大問題為中心議題,以各級領導機關為具體對象,以會議為主要形式,并依據一定的程序和規則進行。參政議政則不完全受上述條件的局限,對象更加廣泛,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方法更加靈活。”

從協商建國到“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三大職能的確立,人民政協在服務新中國發展和建設中不斷完善,實現了在國家政治體制和政治生活中更好地發揮作用,為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和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作出了重要貢獻。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是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人民政協的職能體現了人民政協的性質和特點,是人民政協區別于外國議會和國內其他政治組織的重要標志。充分履行這些職能,是人民政協的主要工作和基本活動,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是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為了使人民政協事業順利發展,少走彎路,就要于決策之前充分吸納各界的真知灼見,就要對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的工作實行有效的監督,就要在各項工作中爭取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

■反映社情民意成為重要經常性工作

八屆全國政協強化的另外一項工作是反映社情民意。李瑞環主席在全國政協八屆三次會議閉幕會上強調:“政協是以界別為單位組成的機構,政協委員必須與群眾保持密切聯系,傾聽群眾的呼聲,體察群眾的情緒,反映群眾的愿望,維護群眾的利益。”

他指出,“人民政協在反映社情民意方面具有自己的優勢:位置超脫,較少受到部門或地區利益的局限,能夠比較客觀地反映各種情況和問題;人才薈萃,具有各方面的實踐經驗和專業知識,能夠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渠道暢通,下通各界,上達中央,可以及時地使基層同高層決策部門相溝通。把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作為政協和政協委員一項重要的經常性的工作,認真地開展起來,對于提高委員自身素質,增強參政議政能力,對于活躍政協工作,履行政協職能,對于幫助執政黨和政府全面地掌握實際情況,推進決策民主化和科學化,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通過挖掘和發揮政協的獨特優勢,八屆全國政協積極履行職能,就國家發展進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建言獻策,如經濟結構不合理,農業基礎薄弱,數千萬人口尚未脫貧,部分國有企業生產經營困難,下崗失業人員增多等等。這些都是牽動全局、久拖不利但解決起來難度很大的問題,更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重大事項。特別是后來隨著“參政議政”作為主要職能的確定,使得政協反映社情民意的對象更加廣泛,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方法更加靈活,拓寬了政協工作的渠道和領域,為廣大政協委員及其所聯系的各界人士參與國事、發揮專長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同時也為各級政協切實有效地組織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從題目的選擇、信息的收集、材料的積累、人員的組織等方面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談起八屆全國政協的工作,李瑞環主席很欣慰地說,“八屆政協強化了兩個東西:一個是參政議政,一個是社情民意。”1999年12月,在全國政協辦公廳第二次信息工作座談會上,李瑞環主席又強調:“政協反映社情民意,一要力求真實,二要注重質量,三要爭取快速,四要突出特色。”

■增設經濟界,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進入政協

人民政協的界別是參加人民政協的各個黨派、人民團體、各民族和各界人士在人民政協組織中的具體劃分形式,也是政協會議的組織形式,反映了愛國統一戰線的各個組成部分。其設置是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逐步調整和完善的。1993年,全國政協八屆一次會議在對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名單作說明時,專門對“界別設置”問題作了闡釋。此后對歷屆全國政協委員名單的說明中,一直使用“界別”的提法。

八屆全國政協共有34個界別。八屆政協期間,為適應當時我國改革開放的新形勢,特別增設了“經濟界”,同時將“社會福利界”改為“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將原來的“港澳同胞界”分為“香港同胞界”和“澳門同胞界”,自此,在全國政協的平臺上,全國56個民族第一次都有了自己的代表人士,中國五大宗教領袖首次在全國政協的平臺上齊聚,人們在全國政協委員名單里看到了新增的“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名單。

在此背景下,八屆全國政協圍繞團結和民主的兩大主題,服從和服務于國家改革發展穩定大局,進一步鞏固和壯大了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人民政協呈現出深入、扎實、活躍、有序發展的新局面。

■聯誼海內外,講述多黨合作的中國故事

八屆全國政協期間,1993年11月至12月,李瑞環對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進行了正式友好訪問,向三國領導人和有關團體各界人士主動地宣傳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宣傳了我國人民政協的性質、地位、職能和作用,增進了三國對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政協組織的了解,促進了全國政協同三國議會及有關團體的交流與合作,提升了國家地位和人民政協的國際影響力。李瑞環此行是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的首次出訪,在人民政協對外交往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在走出去的同時請進來,1996年9月4日—6日,政協第八屆全國委員會舉辦了展望21世紀論壇,邀請中外知名人士和專家學者研討世紀之交的世界發展大趨勢和人類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增進了解、加深友誼、促進合作。“21世紀論壇”是由全國政協發起并舉辦的國際性論壇,是人民政協開展多邊交往、促進國際合作的舞臺,更是實踐公共外交、展示中國特色民主政治的窗口。從八屆全國政協開始,論壇每五年舉辦一次,受到國內外高度關注。

尾聲:八屆全國政協在李瑞環主席的領導下,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服務了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也大大推動了政協自身的建設。

在全國政協八屆五次會議閉幕會上,李瑞環主席對著全場1773位全國政協委員堅定地指出,“我國實行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符合我國國情的一種新型的民主制度。這種制度既不同于一些國家的議會制和多黨制,也有別于一些國家的一黨制。在這種制度下,人民在通過選舉、表決行使民主權利的同時,還可以就重大問題進行充分協商;在實行法律監督的同時,還可以實行廣泛的民主監督。人民政協所實行的民主協商方式,有助于充分吸納各民主黨派的意見,使共產黨的領導作用和民主黨派的參政議政作用同時得到發揮;有助于拓寬人民群眾發表意見的渠道,做到既尊重多數人的共同意愿又照顧少數人的合理要求;有助于在團結穩定的前提下發揚民主,在發揚民主的過程中鞏固和發展團結穩定的政治局面。這種民主協商方式,是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一大創造,也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的一大特色、一大優勢……”

(本報記者唐頌整理)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级视频 | 亚洲AV福利天堂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九九久久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爱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