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新聞分析:從日韓貿易爭端看日本科技產業實力
新聞分析:從日韓貿易爭端看日本科技產業實力
新華社東京9月19日電 新聞分析:從日韓貿易爭端看日本科技產業實力
新華社記者華義
日本8月將韓國移出可享受貿易便利的“白色清單”,這一舉動被視為日本對韓國的一種貿易施壓。作為反擊,韓國18日也正式將日本移出貿易“白色清單”,兩國的貿易爭端不斷升級。
由于韓國半導體產業在氟化氫等原材料上對日本的依賴度很大,有輿論稱現有的日本產氟化氫庫存耗盡之時,可能將成為韓國半導體企業的停工之日。甚至有觀點認為,日本一直在“隱藏”經濟實力和科技創新力,已在科技產業占據產業鏈優勢……言外之意,日本在“下一盤很大的棋”。事實是否如此呢?
事實上,日本科技產業發展在先,例如半導體,20世紀90年代前不僅占據產業鏈的上游,在全產業鏈上都是執牛耳者。1990年,日本半導體企業在全球前10家中占據了6家,包括NEC、東芝、日立、富士通、三菱、松下,日本半導體產業達到鼎盛時期。
本世紀以來,日本半導體產業在美國打壓下和國際競爭中衰落了,世界前十中已難覓日本企業身影。
但是,日本企業丟掉的是產業鏈中下游,并沒有完全退出半導體產業,而是被迫調整了產業發展方向,在原材料、生產裝備、儀器儀表等產業鏈的上游和周邊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有的細分領域份額可能不降反升。這就好比一個運動員原來是“十項全能”,大病一場后回歸賽場還能參加“鐵人三項”。
據韓國媒體報道,日本對韓國采取出口管制的光刻膠、氟聚酰亞胺、高純度氟化氫3種半導體關鍵原材料,韓國企業對日本的依賴度分別高達91.9%、93.7%和43.9%。
日本在此次貿易爭端中將韓國移出“白色清單”,對韓國的半導體產業無異于“釜底抽薪”。不過,在看到日本對韓國“抽薪”能力的同時,也要看到韓國的“造釜”和“找薪”的能力。本世紀初,在日本半導體產業衰退之際,韓國半導體產業趁勢崛起成為支柱產業。根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發布的數據,韓國半導體出口額在總出口額中長期占據約20%的比例,三星、海力士等韓國企業常年名列全球半導體企業十強。
實際上日本利用殘存的技術優勢對韓國發動“精確打擊”,可能進一步加快韓國半導體產業的“去日本化”。韓國《中央日報》報道稱,LG公司在韓國產高純度氟化氫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成功。日本共同社報道稱,韓國有在國內生產氟化氫的動向,中國也在計劃加強生產能力,韓國企業有可能不再依賴日本制造商。
不管是韓國尋求關鍵材料的國產還是另找替代,長期來看對日本自身產業傷害并不小,日本媒體對此已經感到了擔憂。
日本科技產業有著數十年的積淀,并非“武功全廢”。在電子產業上也能看到類似現象,不少日本企業在終端產品上敗落,但在零部件領域依舊擁有較大的市場份額。但這是產業遷移的正常現象,不能代表日本在“隱藏實力”。以此推論日本經濟實力和科技創新力被低估更是一葉障目。
編輯:李澤杰
關鍵詞:日本 韓國 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