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人物對話 人物對話
“老土地”綻開“新花樣”
新華社石家莊9月18日電(記者李繼偉、鞏志宏)“以前種地,一沒點子、二沒銷路,愁!”河北省邢臺市清河縣孝義屯農業合作社會員田國安談起種地變化,喜上眉梢:“自打有了合作社,鄉親們‘抱團’干,種地不犯愁、銷路有保證,大家伙兒的菜還沒出地頭,就入了批發商的案頭。”
田國安告訴記者,今年秋收,他和鄉親們種植的60多棚小香瓜,出了大棚便隨著訂單成功打入天津、石家莊等地蔬果大市場。
“老百姓種地往往是今年種啥行情好,來年就一窩蜂種啥,等一上市才發現滿大街的‘大路貨’,土里刨金?難!”種了半輩子地,日子依然緊巴巴的田國安和村民們在政府相關部門指導下,加入合作社,琢磨在“老土地”上種出“新花樣”。
鄉親們多次到北京、天津等地農貿市場考察,與批發商洽談合作。按市場需求和訂單,他們試種了10棚七彩西紅柿,沒想到當年一個大棚獲利6萬余元,很快全村發展起79個大棚,種植起18種瓜果蔬菜新品類。
“訂單在手,種地不愁。去年我家種了一棚西紅柿收入近8萬元。等拔了西紅柿,又種一茬甜瓜,每棚又可收入近6萬元。”村民宋玉鎖說,日子越來越帶勁兒,家里蓋了新房,買了輛汽車。
在合作社帶動下,村民們不僅在種上找到出路,還在收上找起“竅門”。
村民們采摘的韭菜花過去以每斤3元錢賣給天津一家醬菜加工廠,他們發現韭菜籽比賣韭菜花收入高好幾倍,于是大家研究后,合作社上馬了韭菜籽粉加工新項目,天津等地客商主動找來簽訂了常年供銷合同,40克小包裝可賣15元。僅此一項,每棚韭菜籽就可收入4萬多元。
“讓土地生金,關鍵看農民種什么,怎么種。”清河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王景君說,清河縣近年來積極推行“公司+合作社+園區+農戶”等新模式,成立了630余家農業專業合作社,42家新型農場,幫助引進新型種植品類,先后有3萬余名農民從中受益。
編輯:曾珂
關鍵詞:“老土地”綻開“新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