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復興路上>實時新聞 實時新聞
“人民大會堂”特展重現大國工匠智慧 六大主題還原建設歷程
昨天,“新中國大工匠智慧——人民大會堂”特展在市規劃展覽館開幕。(北京日報記者 方非攝)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人民大會堂也迎來了建成60周年的重要紀念。昨天上午,“新中國大工匠智慧——人民大會堂”特展在市規劃展覽館開幕。展覽以設計者的視角回溯人民大會堂設計建設中的經典瞬間,還原這一偉大建筑背后締造者們的傳奇故事。
曾經的人民大會堂工程建筑裝飾設計師、今年已88歲的常沙娜先生,風塵仆仆從敦煌趕來現場。當年那個28歲青年設計師的激情與青澀,宛如昨日,歷歷在目。
六大主題還原建設歷程
60年前,新中國成立10周年之際,莊嚴宏偉的人民大會堂在首都北京落成。
“建設者們在全國人民支援下,十個多月就完成了這項北京目前最宏偉的建筑。”1959年9月25日本報頭版《人民大會堂以空前高速度建成》一文,清晰地記錄下這一建筑奇跡。
展覽分為軸線安排、柱廊搬家、水天一色、十月奮戰、迎賓序列和史詩東方紅六大主題,將人民大會堂復雜建設過程中的精華萃取出來,用新穎鮮活的方式展示給觀眾。
穿過時光隧道走入展廳,耳畔響起“東方紅,太陽升”的樂曲,兩側屏幕上播放著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沉浸式的布展讓觀眾瞬間“穿越”回那個激情澎湃的年代。展臺上,精心設計的軸線空間、柱廊刻度等建筑模型一字排開,形象地展示人民大會堂的建設細節。
“5000人的大宴會廳到底是什么體量?很多人光看這個數字可能并沒有概念。”策展人之一、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建筑師米俊仁講解道,展廳中的模型以1比60的比例概念性展示了500張餐桌的宴會場景。“大宴會廳的規模幾乎等同于一個足球場的大小,對氣氛掌控、廚房配套和服務流程都是極大考驗。”
工匠展臺再現精湛技藝
展廳現場設置人民大會堂建設時間軸、12組大工匠展示臺等史實再現模塊,詳解人民大會堂的誕生過程,展示傳奇人物的雄心與智慧。同時,參觀者還可以透過萬花筒觀看人民大會堂主題紋樣,駐足檔案墻欣賞整體的設計手稿,走進傳統木作工坊感受非遺傳人的手作技藝。
大到建筑立面,小到燈口大樣,無數工程細節在一張張手稿上細致呈現,臻于完美。
人民大會堂總設計師、已故著名建筑師沈勃在《人民大會堂建設紀實》中寫到,經過了前7稿方案的探討,專家組共做出84個平面圖、189個立面圖,之后又請清華大學、北京市建筑設計院和北京市規劃局分別組織少數有經驗的建筑師,在8個方案的基礎上各做一個綜合方案,最后采用了北京市規劃局的設計方案。
據沈勃生前回憶,周恩來總理在國慶10周年時,對這項建設給予了高度評價:“北京的人民大會堂這樣大的建筑只用了十個多月的時間就建成,它的精美程度,不但遠遠超過我國原有同類建筑的水平,在世界上也是屬于第一流。”
設計師追憶幕后故事
面對自己60年前親筆繪制的手稿,常沙娜先生憶起諸多往事。
“周總理提出,人民大會堂的設計應該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在確立其藝術風格的時候,還提了一個宗旨:古為今用、洋為中用。這幾句話,影響我的一生。”剛看到展覽序廳部分,常沙娜記憶的閘門便打開了。
在看到人民大會堂大宴會廳天花板的裝飾時,常沙娜說起了鮮為人知的故事。當時,她負責為天花板設計裝飾紋樣,由于自幼熟諳敦煌藝術,她從中得到靈感,設計了蓮花形狀的裝飾圖,但沒想到這個方案一下子就被人民大會堂的總建筑師張镈否決了。“你這個通風口沒有解決,照明沒有解決,沒法用。”常沙娜說,張镈告訴她,設計必須與功能、與建筑、與材料相結合,尤其在宴會廳,一定要考慮功能性。
張镈現場指揮,要求把通風口和照明都融入裝飾中。常沙娜于是連夜重新設計方案。新的圖紙中,深顏色裝飾圖案其實就是通風口所在的位置,材料定為銅。可這連夜趕制的新方案仍然沒有獲得張镈批準。“說目前的照明還不夠,還得擴大。”常沙娜回憶,后來,蓮花的外圍又多了一圈小燈,它們看起來與蓮花并不違和,頗具美感。最終的大宴會廳天花板,總體效果明亮,但又不乏深色裝飾細節,這個方案獲得了總設計師以及周總理的批準。“設計,無論好看與否,都要跟功能、材料相結合,這成了我一輩子追求和遵循的設計宗旨。”常沙娜說。
展覽展出了常沙娜為大宴會廳做設計時手繪圖紙的復制品。這位88歲的老人看著當年力透紙背的鉛筆筆跡,不由自主揮起手臂劃出一個大大的圓。“當年沒有電腦,我們都是手繪設計圖。先畫1比50的,再畫1比1的圖紙,必須畫出1比1的,交出去施工。”當年畫出的紋樣圖紙,今天看來件件堪稱藝術品,其中一部分還在北京國際設計周主展覽所在地、中華世紀壇展出。“因為紋樣設計稿都要和工匠們合作,在鉛筆稿之上,再制作瀝粉貼金的圖樣出來。”常沙娜回憶。
上世紀90年代,人民大會堂內部裝飾曾經歷過一次修改,其中北大廳墻面上的浮雕裝飾也出自常沙娜的設計。“遠看四面墻是白墻,但是近看,它們分別以牡丹、蓮花、菊花和梅花浮雕,代表春夏秋冬。”常沙娜說,如今也常常可以在國家領導人接見外賓的電視畫面中,看到這些浮雕墻面作為背景出現。
人民大會堂竣工后,建設者們曾相聚5000人大宴會廳參加慶功宴。當時,周總理一桌一桌來敬酒。“大家都掉眼淚了,感動,這是一座人民的大會堂。”常沙娜憶起這些往事,心情仍難以平靜。(記者 李洋 陳雪檸)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