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脫貧者說 脫貧者說
我愿做他們的一盞明燈,哪里有貧窮就在哪里發光發熱
“在群眾的脫貧路上,我愿做他們的一盞明燈,哪里有貧窮就在哪里發光發熱!”
今年48歲的聶應菊,是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硯山縣維摩鄉長嶺街村委會主任和硯山縣應菊山羊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她帶領村民們發展山羊養殖、核桃和中藥材種植等,成為了村里的致富帶頭人。為如期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聶應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貧困群眾探索出了一條脫貧路,開創了“石漠化”地區發展生態農業的一片廣闊天地。
在1988年,聶應菊從文山麻栗坡縣嫁入硯山縣長嶺街村委會三尖山村小組,全家人僅靠種地過日子,生活過得十分貧苦。到了2006年,由于家里種植的辣椒賣了好價錢,于是她和丈夫商量后購買31只山羊進行飼養。連續幾年下來,聶應菊家的生活有了好轉,養殖的規模越來越大。“自己富不算富,要帶著大家一起富起來。”正是堅守這樣的初心,聶應菊于2015年2月注冊成立了硯山縣應菊山羊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
經過幾年的發展,如今該合作社已有社員165戶,涉及建檔立卡貧困戶117戶。“我們合作社主要采取集中養殖點繁育,在對小羊進行免疫處理后發放給社員和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養殖,期間我們還將進行統一的疫病防治、養殖技術指導等,最后再由合作社進行銷售。”聶應菊介紹。在脫貧攻堅戰打響后,該合作社得到了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的大力扶持,2018年前9個月實現了銷售額達380萬元。
其中,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于2017年注入扶持資金35萬元,依托合作社發放貧困戶每戶8只山羊和5000元圈舍改造款,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20戶;到了2018年,省林業和草原局又注入扶持資金70萬元,依托合作社發放貧困戶每戶8只山羊和5000元圈舍改造款,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40戶。
在聶應菊的帶領下,目前合作社帶動117戶貧困戶發展山羊養殖3800多只、肉牛380頭,社員種植牧草400畝、核桃1000余畝等,貧困戶實現年收入20000元以上。
為做到脫貧路上不落下一戶貧困戶,作為村委會主任的聶應菊把老百姓當作兄弟姐妹,動真心用真情,為貧困群眾想辦法、出主意。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黃加明家的實際困難,聶應菊毫不猶豫地送給他家10只能繁母山羊,到2018年已發展到54只,基本實現了養殖脫貧的目標;在2018年4月,當得知村里一低保戶家的孩子因貧困輟學在家,聶應菊便號召全村黨員和村民們為孩子捐款,助其順利完成了學業。
如今,長嶺街村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掛鉤單位的幫扶下,在聶應菊等致富帶頭人的引領下,產業發展欣欣向榮,村民的生產生活水平逐年提高、錢包也變得越來越鼓了。而聶應菊,也因在基層服務和脫貧攻堅工作中的突出表現,在2013年被維摩鄉黨委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2017年被文山州婦聯評為“農村女致富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編輯點評:從貧困戶到村委會主任、專業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聶應菊的角色在不斷變化,但有一個身份一直沒變——群眾的致富帶頭人。】
關鍵詞:哪里有貧窮就在哪里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