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精準要聞 精準要聞

內蒙古興安盟6年減貧43.2萬人 貧困群眾危房年底清零

2019年08月27日 15:02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從2012年到2018年,我們用6年時間實現減貧43.2萬人,貧困發生率降到了目前的1.8%,下降了39個百分點。”26日,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盟委委員、常務副盟長隋維鈞如是介紹。

興安盟是大興安嶺南麓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也是國家和內蒙古脫貧攻堅的主戰場,過去興安盟的北八鄉和南三蘇木曾經是貧窮落后地區的代名詞。

為了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興安盟實行四級干部包聯責任制,凝聚強大的攻堅合力。同時,對政策落實、產業施策、危房改造等10個方面開展全面摸底排查,找準問題,進行專項推進。

據隋維鈞介紹,興安盟堅持動態管理、精準識別和精準退出,精準鎖定了攻堅對象,實現了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同時增強駐村干部幫扶力量,保證每個嘎查村駐村工作隊有3—5名駐村干部,每個重點貧困村保證至少有1名科級干部。

“在落實產業政策上,采取‘菜單式’‘托管式’‘資產收益式’等模式,對發展優勢特色產業項目的貧困戶給予政策扶持。在強化住房安全上,實施‘一改一遷一安置’政策,累計解決4.05萬戶貧困群眾住房安全問題,今年年底將實現貧困群眾危房清零。在義務教育保障上,做到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零輟學,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在基本醫療保障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健康扶貧政策實現了全覆蓋,減輕了貧困人口就醫負擔。在生活兜底保障上,實施‘三類人定額補’政策,有效解決了困難家庭失能人員的生活保障問題。”隋維鈞說。

與此同時,興安盟還通過建立產業扶貧利益聯結機制、內生動力持續提升機制、扶貧資產管理監督機制、鄉村環境治理激勵機制四項長效機制,調動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發揮群眾脫貧主體作用,保證了穩定脫貧不返貧。

“下一步,我們將通過精準施策,確保2個國貧旗縣脫貧摘帽,確保剩余2.1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隋維鈞說。

【編輯點評:發展優勢特色產業項目、實現貧困群眾危房清零、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實現生活兜底保障“四管齊下”, 大興安嶺南麓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興安盟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關鍵詞:內蒙古興安盟6年減貧43.2萬人 貧困群眾危房年底清零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网a在线播放 | 亚洲成国产人片在线观看88 | 在线鲁鲁视频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女人天堂ab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欧美岛国 | 在线资源AV每日更新不卡 |